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一活动目的:
让幼儿学会6可以分成几和几。
二活动准备:
6的各种动物卡,1——6的数卡
三活动过程:
1、导入:老师讲述
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个运动会,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要来参加,我们一起来侃侃而谈都来了那些小动物?
2、过程:
老师用表演的`方式(如小兔跳,小鸟飞等)把小动物请出来,排成一排。
我们一起来数数每种小动物都来了几只?(幼儿复习6的点数)
老师讲述:因为今天要参加运动会所以每种小动物都派了6个小运动员来,我们一起来看小兔子队先请出几个运动员出场(1),留下几个还在休息(5)得出6可以分1和5、同样方法分其它动物得出6还可以分成2和4,6还可以分成3和3。
幼儿活动:我请6位小朋友来当兔子队的运动员,再请6位当小鸟队的运动员,我们让他们来参加运动会看谁能拿第一。
师生互动:老师出示数字卡6,请幼儿上黑板来摆出可以分成几和几?
3、结束
老师口述请幼儿写出分解式,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口述一遍分解式加深幼儿印象。
大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认识地图,掌握用尺测量的基本方法,对测量活动有初步的兴趣。
2、对自己的家乡有初步的了解。喜欢自己的家乡,以自己的.家乡为荣。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图片、照片、土特产、风景录像等)
2、三张地图(黄浦区、上海、中国)、尺和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我住在上海
——说说你的家庭地址是什么?出示上海黄浦区行政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出自己家的位置。
——为什么xxx小朋友的家在黄浦区地图上找不到?
——找找你知道的上海有名风景点。
——我们住在上海,可是我们许多小朋友的家乡却不在上海,你的家乡在哪里?
——这是什么地图?你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上海吗?找到你的家乡吗?
——还有谁的家乡也是xx省的?让我们一起对来自同一省份的幼儿人数做一个统计
——用测量工具量一量家乡到上海的距离,小组成员间统计一下测量结果,然后比较出谁的家乡最远,谁的家乡最近。
——你们小组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距离是多少?我们班级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
3、创设“家乡风情展”和“各地土特产展览”。
——通过幼儿的相互观摩和介绍,进一步感知家乡的美、中国是个好地方。
大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变化,体验成长的自豪感和乐趣。
2、熟悉歌曲旋律,掌握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准备部分: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有趣的'歌声》
要求:吐字清楚,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2、新授歌曲
(1)感受歌曲旋律
A:听老师弹奏音乐旋律,说说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B:再次欣赏歌曲旋律,尝试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如拍一下手,拍两下腿;拍一下手,叉两下腰等。
C:用啦、噜、、崃等象声词哼唱旋律,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2)学唱歌曲
A:听录音完整欣赏歌曲一遍,说说听到了什么。
B:老师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幼儿说说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教师单独范唱这一句,幼儿全体跟学。
C:妈妈的嘱咐是什么?听了妈妈的嘱咐有什么感受?
D:爸爸的嘱咐是什么?能做到吗?
E:幼儿跟着录音完整地演唱歌曲2-3遍。
大班教案 篇4活动内容 制作标志
重点领域 美术
相关领域 社会
1、大胆设想、积极尝试为班级和幼儿园制作标志。
2、会采用常用标志的模式来进行绘画。
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标志的作用并尝试制作标志。
2、 难点:用绘画形式创作标志,如:红色圆形加杠表示禁止标志。
活动准备
1、 安全出口标志图一张。
2、 挂图:各种各样的`标志。
3、 图画纸、油画棒、剪刀等材料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安全出口”标志引起回忆。
1、教师:“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告诉我们什么?”
2、教师:“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样的标志?”“标志有什么用?”
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标志,有了标志我们会感到十分方便,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二、讨论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并尝试设计。
1、教师:“想想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制作标志?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楼梯、台阶、滑梯、转弯处等考虑)
2、教师:“可以设计、制作一些怎样的标志?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标记?”
3、教师:“幼儿自由结伴商量、交流。”建议每个幼儿设计 1~2个标志。
三、幼儿自己创作绘画标志。
重点引导幼儿从安全方面考虑并进行设计,设计的图案要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清楚。
四、交流自己设计的标志。
1、教师:“你设计了什么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你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标志?”“这个标志该贴在哪里?”
2、教师和幼儿一起有针对地选择一些可行标志,并把它们贴到合适的地方。
五、延伸活动:
寻找幼儿园需要张贴标志的地方,并一起商讨制作标志。
大班教案 篇5活动来源:
在翻阅《歌唱活动》一书时,我看到了“摘草莓”这个活动,歌曲旋律很轻快、活泼;歌曲内容也有些情节性,易于孩子理解,很适合孩子来演唱。但是,这个活动的第二声部设计得比较难把握。于是,我针对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开展了此活动,应该说活动选材的灵感完全来源于学习,来源于书本。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 ……此处隐藏1454个字……。(如凉拌、包饺子等)
3、体验自己动手用野菜制作食品的愉快情绪。
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来完成。
目标2、3让幼儿自己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掌握烹调方法。
整个活动重在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活动的结果。
三、活动准备的提供极其依据。
1、物质准备
每组一份拌好的马兰、调味品、空碗、筷子、切好的马兰、拌好的荠菜馅、饺皮。野菊花、枸杞头、马兰、荠菜,《郊游》的音乐磁带。
2、对野菜有过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
食物马兰、荠菜的提供是为了让幼儿有感性经验,幼儿通过摸摸、看看,掌握它们的特征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1。准备的餐具、调料、馅等,是为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到劳动的快乐,掌握烹调方法,完成目标2、3。
四、教学程序
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活动的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对马兰、荠菜分类——动手操作——活动延伸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让幼儿品尝马兰开始,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我给大一班的小朋友带来一道菜,请小朋友尝一尝,然后猜一猜是什么菜。”(幼儿尝桌子上拌好的马兰)“猜一
猜你刚才吃的是什么菜?”
(二)自由探索
采用观察法,让幼儿把盘子中的马兰、荠菜进行观察、比较,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了解它们的特征,比较出异同。在这一
环节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在幼儿探索后,教师要讲解、总结,让幼儿获得对马兰和荠菜的感性认识,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可结合实物进行,避免了空洞性,强调了直观性。在这一
环节中完成目标1。
(三)对马兰、荠菜分类。
这一环节是对前一环节的巩固,幼儿在事先布置好的野地里找到马兰和荠菜,是对特征掌握的巩固。
(四)动手操作
这一环节是让幼儿分工合作烹调食品。让幼儿讲一讲马兰和荠菜的吃法,然后动手操作,一组幼儿动手包饺子、一
组幼儿凉拌马兰头。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成功感、自豪感,保证幼儿的主体性地位,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这一环节重在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五)活动的延伸
品尝饺子可放在活动延伸中。
大班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在反复哼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
2.能通过变化歌曲的快慢速度用快乐的情绪演唱,体验歌曲节奏的变化和集体游戏的有趣,体验歌曲旋律的流畅和接龙形式的有趣。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学习填词哼唱。
教学准备:
1.两个人物手偶(汤米、杰西卡)、伴奏音乐。
2.幼儿每人一张名字卡(贴胸前)。
教学过程:
一、律动《你真牛》进场。
1、听旋律跟老师拍节奏。
2.互动游戏:介绍自己的名字。
三、分段熟悉旋律和歌词
1.熟悉A段旋律和歌词
(1)教师出示手偶(汤米)并演唱A段歌曲,提问:他叫什么名字?你觉得歌里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这个字藏在名字的什么地方?
(2)教师再次演唱A段歌曲,提问:汤米在唱的时候,像在做游戏,你觉得他像在做什么游戏!
2.熟悉B段旋律和歌词
教师出示手偶(杰西卡)并演唱B段歌曲,提问:汤米的妹妹叫什么名字?她是怎么介绍的?(在回答问题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名字两个字与名字三个字的不同唱法)
3.辨别A、B段旋律不同的地方(通过听辨、模唱,掌握旋律中的难点并唱好音准)
四、学习完整演唱,初步学习接唱
1.幼儿完整学唱。
2.幼儿分角色进行接唱。
五、学习填词演唱
1.把握填词演唱的要点
a.想一想,自己的名字是几个字的?两个字该怎么唱?三个字该怎么唱?
b.再想想,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字?(再次帮助幼儿掌握名字两个字与名字三个字的不同唱法)
2.在琴声的.伴奏下,请幼儿轻声填词哼唱自己的名字。(让幼儿自由尝试,自主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3.教师示范填词演唱自己的名字为幼儿做了示范。
4.请个别会唱的幼儿(两个字、三个字名字的小朋友)上台填词演唱自己的名字。
5.请两名(或四名)幼儿以接唱的形式填词演唱自己的名字
六、自豪地演唱自己的名字
以接龙演唱的形式全体幼儿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一一介绍给大家。
七、延伸环节
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物品等唱出来
附歌曲:
《把我的名字唱出来》
1=C 2/4
2 4 3 2 | 1 5 2 3 | 1 — || 1 1 | 2 4 3 2 | 5 5 | 5 6 3 4 |
来来 我是汤米 汤 米 米米米米
2 2 | 2 4 3 2 | 1ⅰ 7 6 | 5 4 3 2 | 1 0 | 1 1 | 2 4 3 2 |
米米米米米米 米米 米米 米米米米 米。 来来 我是杰西
5 5 | 5 6 3 4 | 2 2 | 2 4 3 2 | 1 5 2 3 | 1 — ||
卡呀 卡卡卡卡 卡卡 卡卡卡卡 卡卡卡卡 卡。
大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学习会推赶球。
2、要求幼儿掌握推赶球的动作要领。
3、培养幼儿对玩球的兴趣。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大皮球(检查皮球有没有充好气)、录音机、磁带等。
2、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整理队形,听音乐跟老师一起做热身运动。
2、每人从球筐里拿一个皮球。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的玩皮球,自抛自接球,双人交替滚球,双手接球。
2、教师讲解示范推赶球的方法及要领:将球放于场地上,用手或脚在地面上推动球,让球向前滚动。手或脚不能离开球使球停下来,赶着球向前滚动要有连贯性,眼与手要协调,尽量控制球速。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3、教师讲解玩球的注意事项。
(1)幼儿推球时要排成队,向同一个方向滚动,不能互相干扰,以免球与球互相碰撞。
(2)注意滚动的'速度不能太快,以误伤其他小朋友。
4、教师和幼儿一同练习推赶球,同时教师注意指导。
小百科:球是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也叫做球体(solid 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