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时间:2023-05-04 12:06:02 收藏本文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3.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优选策略教学。

教学重点:

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请学生说说学校的教学大楼有几层?每层有几间教室?数一数,我们教室有几张桌子?你是怎么数的?

2.学生反馈。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第层有多少张桌子?一共有几个教室?一共有几张桌子?)

4.教师指出:前两个问题非常简单,大家都能解决,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3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研讨新课。

1.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组织汇报交流。

2.让不同做法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列综合算式,完成例题板书。

4.小结:求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答。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图书馆问题。

有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放了40本?

2.提问:根据这些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3.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五、作业

作业本p17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到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是学生认识减法的现实意义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学伊始,先安排一个“摆一摆”的游戏,引导学生重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在比较多少时的优越性,从而自觉地接受并掌握这种方法,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2.注重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表示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与“已知整体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一样,都要用减法计算。从而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形纸片 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1.摆一摆,说一说。

师:第一行摆5个圆形纸片,第二行摆和第一行同样多的三角形纸片。边摆边想:怎样摆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我一眼就看出这位同学摆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不用数就看出来了,能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吗?

预设

生:我是一一对应着摆的。

师(演示课件):是这样摆的.吗?大家觉得这种摆法怎么样?

师:请大家按照刚才的摆法再摆一摆,摆的三角形纸片要比圆形纸片多4个。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是怎样摆的)

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摆,能很清楚地发现谁多谁少。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量的多少,体会一一对应方法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21页例6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请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预设

生1:同学们在玩套圈游戏。

生2:已知小雪套中了7个,小华套中了12个。

生3: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2.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理解题意。

①摆一摆:用圆形纸片将小雪、小华套中的个数分别摆一摆。

②分一分:将小华的圆形纸片分成两部分,看看小华比小雪多多少。

③说一说:图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师:你们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

生:12-7=5(个)。

师:谁能说说算式中的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

生:“12”表示小华套中的个数,“7”表示小雪套中的个数,“5”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

(3)明确比的过程和方法。

思考:如果没有小雪套中的7个,能确定小华套中的被分成了哪两部分吗?

小结:把小华套中的12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样多的7个,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5个,所以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用减法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利用6-9的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到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让思维敏捷的学生能拓展应用知识,培养学习初步的数学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运用乘除法的综合知识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除法的综合知识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情景导入:

师:如果今天我们去游乐场,你们最想玩什么?

(让学生“玩”,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兴趣)

生:小火车、碰碰车、游船、青蛙跳、卡丁车……

师:如果去玩,你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伴随兴趣,引发学生对“玩”的.思考,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以利于学生独立编题,如何坐人——评出“小领袖”,如何花钱——评出“小管家”)

生:小火车4人/节、碰碰车2人/辆、……(如何坐人)……此处隐藏1813个字……述的应用题也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2.掌握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能正确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会口述答话.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读懂题意,正确地分析解答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投影片.

学生准备10个圆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 8+3= 9-7= 8+5= 10-8= 10+5=

9+4= 10-7= 7+7= 7-4= 10-5=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以表格的形式出示例4的内容.

指名读题.引导学生分析,这道题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

引导学生分析解答,这道题有2个已知条件,一个是草地上有8只羊,另一个是又来了3只羊,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羊?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草地上的8只羊和又来的3只羊合起来,8和3合起来用加法算,算式是8+3=11.

教师把表格去掉,把条件和问题连接起来成为例4.同时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板书:应用题)

2.教学例4.

(1)引导学生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

这道题告诉我们几个已知条件?分别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这道题也有2个已知条件,一个是草地上有8只羊,另一个是又来了3只羊,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羊?

(2)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应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回答,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草地上的8只羊和又来的3只羊合起来,也就是把8和3合起来,用加法算,列式为 8+3=11.(教师板书)

(3)学写单位名称并口述答话.

算式中的8、3和11分别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8表示草地上有8只羊,3表示又来了3只羊,11表示一共有11只羊.

教师说明,为了看清楚算出的是羊的只数,我们要在得数11的后边写上只字并且把只字用括号括起来,表示求出的一共有11只羊.这个只字叫做单位名称.(教师板书)

题中问我们一共有多少只羊,我们要给予回答.我们求出的共有11只羊,我们就回答:一共有11只羊.这叫答话,答话时要把我们算出的得数说出来.现在我们做完题后先不用写答话,说出来就可以了.

请同学们一起口述答话,

(4)请同学们读一读例4的算式,说出单位名称,并且口述答话.

3.反馈学习.

山上有8只猴,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题,读懂之后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让学生写到练习本上,提醒学生写出单位名称并且口述答话.

4.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校里有9个足球,借走7个,还剩多少个?

引导学生读题,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引导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是学校有9个足球,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借走了7个足球,问题是还剩多少个足球.

(2)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想一想,要求还剩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得出,求还剩多少个,就是从9个足球中去掉借走的7个足球,从9里面去掉7用减法算,列式为9-7=2

若学生列式计算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足球摆一摆,先摆9个圆片,从9个圆片中拿走7个,表示借走了7个,还剩2个,然后再让学生列式计算.

(3)引导学生写出单位名称和答话.

算式中的9、7、2各表示什么?单位名称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9表示有9个足球,7表示借走了7个足球,得数2表示还剩下2个足球,单位名称是个.(板书:个)

指定2~3名同学口述答话.

5.反馈练习.

小华有10本练习本,用了8本,还剩多少本?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写上单位名称,并且口述答话.

6.阅读教科书例4、例5.

引导学生归纳,例4、例5是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它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如果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面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注意得数的后面要写上单位名称,还要口述答话.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做这样的`题要认真读题,看清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再列式计算,最后写上单位名称,口述答话.

四、随堂练习.

1.按要求填空.

(1)教室里有8个小朋友,又进来4个,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

这道题求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把教室里的小朋友和又进来的小朋友合起来,列式为□○□=□( ),答:现在教室里有______个小朋友.

(2)教室里有8个小朋友,出去了4个小朋友,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

这道题求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从教室里的小朋友里面去掉出去的小朋友,列式为□○□=□( ),答,现在教室里有______个小朋友.

2.(1)小云有9个纸飞机,又做了4个,现在有多少个?

(2)学校有10只兔子,卖了7只,现在有多少只?

先让学生读懂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再列式计算.

3.选择正确答案.

从树上飞走9只小鸟,又飞走了4只小鸟,两次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

小云这样做 9+4=13

小明这样做 9-4=5

小华这样做 9+4=13(只)

小林这样做 9-4=5(只)

他们4个人中谁做得对?为什么?

4.让学生自己编题练习.

五、布置作业.

1.爸爸买了8个苹果,妈妈买了7个,一共买了多少个?

2.小丽家里有10个桃,吃了7个,还剩几个?

板书设计

应用题

④草地上有8只 又来了3只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8+3=11(只)

答:一共有11只羊.

⑤学校里有9个 ,借走7个,还剩多少个?

9-7=2(个)

答:还剩2个.

探究活动

找朋友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7加几的计算.

活动准备

写有算式和答案的卡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将卡片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

2.教师说得数,持有等于该得数算式的学生起立,同时高举卡片,让全班学生判断是否等于教师手中的得数.

3.教师说算式,持有该算式得数的学生起立,同时高举卡片,让全班学生判断是否为教师手中算式的得数.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