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儿子教案合集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个儿子教案 篇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理念:
1、本文内容浅显易懂,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按“阅读欣赏的形式”来学习本文,培养学生听读欣赏的能力。
2、不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进行读书讨论。
3、严格参照我校“四·三四·二”主动参与式语文教学备课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4分钟);二、活动流程(34分钟);三、课堂小结(2分钟)。(详见下面的“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说的话的意思,懂得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难点:理解老爷爷话的含义,升华情感,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析目标(4分钟)。
1、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广告的`作用真大央视经典的洗脚公益广告。
2、引题揭题,板书课题。
3、复习生字新词。
二、活动流程(34分钟)。
活动一:初读全文,整体感知(8分钟)。
1、欣赏课文,听完了讲一讲:这篇课文一共讲到了几人?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在课本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了这个自然段老爷爷的话后你有什么疑问?活动二:研读赏析,说写训练(12分钟)。
1、研读赏析第二 ── 六自然段:
(1)找到并读出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
(2)三位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时语气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前两位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时,心情怎样?
(3)在小组内读一读、比一比,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2、研读赏析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八自然段: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怎样读好第八自然段?
(3)在小组内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三位妈妈提水的辛苦。
3、研读赏析第九——十一自然段:
(1)找到并读出三个儿子见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是怎么做的?
(2)说一说:你比较喜欢那一个儿子,为什么?
(3)填一填,填完后再说一说:现在你喜欢哪一个儿子,为什么?
活动三:交流展示,拓展延伸(10分钟)。
1、交流展示
(1)观看图片:玉树地震母子情深与鸟儿哺育图。小组内讨论:看到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男生、女生分别举手,你是谁的儿子(女儿)?你的爸爸妈妈爱你吗?你爱你的爸爸妈妈吗?
(2)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组内讨论交流: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提示:老爷爷看到的是第几个儿子?他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3)小组内讨论交流:第三个儿子真的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他特别在什么地方?小结:第三位妈妈更应该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儿子而感到骄傲。
2、拓展延伸:学习三字经:为人子——所当执。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活动四:体验反思,巩固深化(4分钟)。
1、孝敬父母就是一桶水这么简单,你会孝敬父母了吗?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课堂小结(2分钟)。
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孝敬父母
真正的儿子
三个儿子教案 篇2教学目标:
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的话,并从中得到启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题:
明明是,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呢?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根据预习题目):
读课文,通过预习你认识、学会了哪些生字词(小组展示汇报),结合课文说说词义。
嗓:嗓子、嗓音
胳膊: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
酸:因疲劳或疾病引起微痛或无力的感觉。
甸(沉甸甸):形容沉重的样子。
晃荡:摇动、摆动,向两边摆动。
三、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后小组讨论。
1、找出课文中三个妈妈讨论自己儿子的部分和的不同表现及老爷爷的话。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通过讨论汇报理清课文的脉络,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了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在旁边休息;接着写了三个妈妈议论自己的儿子;最后写了的不同表现让老爷爷感到自己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3、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或讨论你是妈妈的儿子吗?说说你的理由)
(1)读后思考,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2)汇报发言。
四、理解句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的话是根据迎面跑过来的.的表现说的。两个被妈妈引以为豪的儿子都只是表现自己的才能,对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视而不见。而只有那位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妈妈的孩子懂得爱妈妈,他接过妈妈手中的水桶跟着走了。老爷爷认为,心中有妈妈,知道怎样爱妈妈的儿子才是妈妈的儿子。
五、读完课文后同学们想到了些什么,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通过讨论让大家懂得只有关心妈妈、懂事明理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并要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六、朗读课文
七、积累好词佳句
附:板书:
妈妈比儿子——儿子对妈妈——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教案 篇3学习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 ……此处隐藏8367个字……>师:在前两位妈妈的追问下,这位妈妈说了些什么?
生:这位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师小结:下面由我来做旁白,咱们来分角色来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师:难道第三位妈妈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带着这个疑问咱们接着学下文。
5.师:三个妈妈打完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他们后边慢慢的走着。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妈妈很辛苦。
生:我觉得妈妈太累了,我真想上去帮一把。
师:你们真是懂事的孩子!(师很感动)
三个儿子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与朗读。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自主识字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2、师:昨天,同学们都已经把课文预习过了。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到底预习得怎样。
3、小黑板出示六个带注音的生字词:
师:这六个词语同学们会认吗?
(指名读)
4、师:去掉拼音,还会认吗?
(指名读)
5、师:你真了不起!我们全班开火车读读吧。
6、师:现在我想跟大家来做个游──听听、想想,找找。听老师说一句话,同学们边想边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卡片对着老师读两遍。如,一种打水的工具──桶。
过渡:
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识字的本领,可真棒!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识字大王。下面,同学们想不想展示一下听读的本领呢?
二、听读欣赏,初步感悟内容
1、师:我们先来听一段课文录音,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想一想,这三个儿子在他们妈妈的眼里分别是怎样的。大家边听边用横线画出三个妈妈分别说自己儿子的话。
(师播放课文录音)
2、师: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呀?
(指名说)
3、请同学们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来练一练,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交流一:
利用小黑板出示第一个妈妈说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1、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一名学生读)
⑴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时,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⑵ 生回答。
2、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指一名学生读)
⑴ 采访:
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时,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⑵ 学生自由表达。
3、交流提高。
师:我也为你的儿子感到骄傲。同学们,让我们用骄傲的语气一齐读读这句吧!
交流二:
小黑板出示第二个妈妈说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儿子的`?
(指一名学生说)
2、你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样?
(评价再读)
3、谁能带着表情,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4、演得真棒!我们一块来学学吧!
(齐读这句)
交流三:
小黑板出示第三个妈妈说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
前两个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呢?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3、你能通过朗读把妈妈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
(真不错,我们再把这三句话一齐来读读,边读边体会三个妈妈说话的不同语气。)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师:瞧,(出示挂图妈妈提水回家情景图)三个妈妈打完了水,正走回家去。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第7、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
师:读了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水很重,妈妈提水辛苦?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3、师:此时此刻,三个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对了,是别人的帮助。这时,迎面跑来了三个孩子,同学们仔细看看,(小黑板出示三个孩子活动的画面)这三个孩子分别是怎么做的?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的内心想法
1、师:你能用文中的三个句子来说说三个孩子的表现吗?
2、(小黑板出示三个孩子表现的句子)请同学们一齐把这段话读一读,边读边想:看到三个儿子不同的表现,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3、把自己的体会和想法跟你的同桌交流。
过渡:
刚才,同桌之间交流得很热烈。下面,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把自己体会到的和想说的话跟大家交流一下,同学们愿意吗?
4、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师: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同学们看到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
(指名两个小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
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中心: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4、拓展练习:
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出示小黑板拓展练习内容)
七、真诚面对,畅谈感想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2、你认为该怎样孝敬父母呢?说说你是怎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3、师:同学们说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们个个都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八、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师:这节课,同学们收获真不少,既认了字,又读了课文,还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最后,我们再来展示一下写字的本领好吗?
2、出示小黑板生字:
学生齐读生字。
3、指导写字:
桶、拎、甸
⑴ 同学们仔细看了这三个字,说说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些什么?
⑵ 教师范写、讲解。
⑶ 学生仿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⑷ 学生作业展评。
九、课堂总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