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精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合集9篇

时间:2023-05-02 12:06:56 收藏本文
【精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合集9篇

【精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合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特殊材料带来的乐趣,激发孩子对美术的兴趣。

2、学会正确连接魔法玉米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

3、通过粘贴创作立体作品,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人手一份。

2、图片。

3、湿毛布。

4、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魔术表演《魔法玉米》:教师展示一些魔法玉米,湿毛布(幼儿不知道是湿的),拿魔法玉米粒在湿毛布上按一下,连接魔法玉米粒,随意做成一个造型)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认识材料,探讨连接方法。

师跟幼儿探索魔法玉米的魔法之处:

师:“刚才魔术师用的是魔法玉米,是用玉米粒磨粉做成的,由于加了色素,所以不能食用。”

师:“毛巾上有水,魔法玉米因为蘸了水,所以能连接。”请幼儿摸摸毛巾,并试着连接魔法玉米。

2、欣赏图片作品《魔法玉米树》。

3、教师示范创作《魔法玉米树》。

师提醒幼儿先做树干底盘、接着树干、树枝、最后树叶。

4、幼儿分组制作立体树,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按照树的'结构进行拼接制作。

(2)提醒幼儿用点力让魔法玉米连接牢固。

5、欣赏作品,师幼共同来布置大森林。

教师:“你们看过光头强的动画片吗?森林里的树木都被光头强砍光了,让我们小朋友的树熊大熊二布置一个大森林吧。”

三、结束部分:

教师:熊大熊二是森林的守护者,我们要像他们学习,爱护树木,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去森林散散步吧。

带幼儿跟随音乐围绕作品欣赏“大森林”,结束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利用点线的变化,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2、欣赏大师的作品,感受点线变化带来的美感。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黑色、红色、蓝色、黄色油画棒;白色水粉。

2、牛皮纸、ppt、米罗的作品(复制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朋友和你们一起玩游戏,你们欢不欢迎呀?

2、出示画好的点点,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二、欣赏大师作品

1、教师示范点线拉手。

——这么多的点点在这里聚会真热闹呀,接下来又有一位朋友要加入你们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我们一起欢迎它吧!(出示一根线)

——这根线像什么?

——今天这根线要和点点来跳舞,你看,线绕着点点来跳舞,一会儿跳到外

面,一会儿跳到里面。

2、引导幼儿观察,拉手后的图形像什么。

——你看,点点和线拉手还会变成一个图形呢,你觉得这个图形像什么呢?

3、欣赏各种星座连线的图片,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其实线和点点拉手跳舞,可以变化出好多的图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欣赏米罗作品《星空》

——有一位著名的画家米罗爷爷,他也很喜欢玩点和线拉手的游戏,今天他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画,这幅画上都是点点和线,所以米罗爷爷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星空》。

——米罗爷爷的这幅抽象画里藏了许多秘密,隐藏了许多的朋友,谁发现了?发现了什么呢?

5、要求幼儿画出不同造型的线条和点点手拉手跳舞。

——我们也像米罗爷爷一样,让我们的小点点跟线手拉手跳舞吧!

三、幼儿进行添加想象

1、找秘密,说发现。

——请小朋友从你们的画里找一找,看看你们的画里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有哪些有趣的朋友?

小结:原来我们也可以把点点和线变成许多动物,也可以让它们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

2、幼儿进行想象,添加五官。

——请小朋友用魔法笔给你的发现添上眼睛、鼻子、嘴巴,让这些有趣的东西变得更加清楚。

——还可以像米罗爷爷一样,用一些漂亮的颜色打扮一下,让我们的画变得更加有意思。

3、添画背景。

四、讲述自己的作品,共同起名字

教学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不外乎导入、指导、评价三个部分。为了让整个活动生动起来,我创设了点点和线条举行舞会的情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将点线随意的进行连接,一整卷白纸上赫然跳出了一支支动人的“点线之舞。”所有的孩子们在一整卷的白纸上自由的绘画,有的还和别人的点线相互连接,这样的一种氛围是十分自由而快乐的,孩子们也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圆、三角形进行简单组合,表现出猪的主要外形特征。

2、初步学会自己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

3、乐意在绘画过程中思考、克服困难、逐步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蜡笔,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小猪,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胖胖的小动物,你们猜:它是谁呀?

2、引导幼儿观察猪,并观看教师的演示,进一步了解、认识大肥猪的外形特征。

(1)大肥猪是什么样子的?

(2)圆圆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3)身体像什么形状?

(4)身体的后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3、启发幼儿想象添画充实画面的背景。

4、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猪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

6、音乐活动:小猪睡觉。

重点:学习用圆、三角形进行简单组合,表现出猪的主要外形特征。

难点:初步学会自己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们都非常感兴趣,有了上一次制作纸版画《熊猫》的经验,这一次小朋友们在剪贴的过程都比较的'熟练,能够很快地剪出大小不一的圆形和三角形,并边剪边贴,避免了上一次剪好后又找不到剪的东西的麻烦。但是,我发现许多剪的作品比例不够协调 ……此处隐藏2787个字……>

二、线条舞(音乐)

过渡:播放音乐

1、师:点点跳起了舞,看看跳了什么舞?(直线舞)还可以跳什么舞呢?

2、说到一个舞,请幼儿徒手练习。

3、幼儿操作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颜料,毛笔,让幼儿帮点点手拉手跳跳舞,一个点可以找很多点点跳舞的呢。

三、刷刷舞(音乐)

过渡:师还会跳刷刷舞呢 !

1、边念儿歌边示范唰:洗刷刷、洗刷刷,从上往下刷、从右往左唰、换个颜色再来唰!

2、请幼儿也来跳刷刷舞吧!要求:每块都刷到,不留小白点哦!

四、展示幼儿作品,感受成功合作带来的快乐!

师:我们的舞蹈也跳完了,看看我们变出了什么?(一副美丽的画)再看看这幅画中藏了什么秘密?幼儿自由陈述-个别说.带着画去讲给好朋友听结束活动.

五、让我们也跟音乐来跳跳舞吧。

中班美术活动——救生圈

活动名称:救生圈

活动目标:尝试用绘画或粘贴的方法装饰救生圈。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粘贴材料、蜡笔、各色颜料。像救生圈形状的作画纸。

活动室布置:收集各种款式的救生圈

活动过程:

一、欣赏

夏天里,天气很热,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幼儿泛讲)

欣赏活动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救生圈上的各种图案花纹。

向幼儿介绍: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凉快,但不能一个人去游泳,必须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并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时也要文明游泳。

二、制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讨论制作方法:

1)用蜡笔在救生圈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与图案。

2)找自己喜欢的手工纸,剪出各种形状进行粘贴。

3)用颜料粉刷救生圈的颜色。

三、请幼儿说说自己救生圈的价格

让幼儿根据救生圈上的花纹或者图案,进行封闭式数数,数出的总数就是救生圈的价格。找找价格最贵的是哪一只救生圈。

四、延伸

“动手角”里有许多的材料,明天我们还可以继续做出各种款式的救生圈来。

中班美术教案 篇8

一、 教学目的:

1、 继续学习用团点的方法画出梅花的花朵,并初步学习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2、 巩固幼儿的正确握笔姿势,让幼儿熟悉毛笔和颜色的使用,以及常规训练。

3、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 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二、 教学准备:

(1)幼儿作彩色画的用品; (2)不同的姿势的红梅数枝。

三、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复固团点的技法

出示数幅幼儿画的.梅花朵的作品,巩固团点的方法,接着老师出示一幅画好花枝的画,请个别幼儿画上花朵。

2、 讲解示范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1)让幼儿通过观察知道画花枝的方法与画花朵的方法不一样,是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的,因为花枝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弯曲,有的直(同时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所以用笔的轻重,笔的转动都要有变化。

(2)演示勾线方法。笔杆握直,由下端往上画,用笔时先重后轻,这样花枝才能由粗变细,同时用笔转动使花枝曲直变化。

(3)示范画一枝梅花。请二个幼儿可以先画花后添枝,也可以先画枝再画花。

3、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检查握笔并指导蘸色、用笔方法。

4、 讲评作品,重点讲评用笔用色的优缺点以及表扬在洗笔蘸色、搁笔等常规方面表现的好的地方。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通过谈话,引起了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在欣赏梅花的图片及课件中,了解了梅花的特点:颜色、形状还有花瓣的数量等。多数幼儿对古诗的内容非常熟悉,所以在教师引导下,大多数幼儿朗诵的较熟练,并且还能够用“梅花”说出一句完整的话。通过朗诵,使幼儿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挠的品格。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征,在延伸活动中还预设了吹画、手指点画等操作活动,不仅增加幼儿对梅花的印象,还会使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中班美术教案 篇9

——美丽的彩虹

课题:美丽的彩虹

课型:新授课

试讲人:张玲娟

学时:1学时

备课时间: 20xx-6-15

授课时间: 20xx-6-2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幼儿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能力目标:让幼儿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创作。学习用七种颜色画出彩虹

3、德育目标:利用观察法、操作法等来引导幼儿学习。教学重点:

1、幼儿通过学习,能够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

2、通过观察,幼儿可以了解到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教学难点:

1、幼儿能够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创作,并且学习用七种颜色画出彩虹 。

教学方法:

1、观察法2、示范法3、提问法4、操作法等。

教学准备:

1、水彩笔、白纸(学生自备)

2、若干彩虹图片

教学过程:

1、引题

教师:“小朋友们,夏天是不是一个爱下雨的季节呀?那夏天的雨和其他季节的雨有什么不同呢?”(师生互动)

教师:“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是不是夏天下雨都会打雷,那打雷之后下的雨叫什么雨呢?”(师生互动)

教师:“哦,原来这个叫雷阵雨呀!那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下完雷阵雨过后,天上就会多出什么呢?那个就叫做彩虹,对不对呀?下面,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看彩虹的图片,好不好呀?”

2、看一看,画一画

教师:“小朋友们,这个就叫做彩虹,它是不是夏天下过雷阵雨之后才会出现的呀?嗯,那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它有几种颜色呀?又分别是哪些颜色呢?”(师生互动)

教师:“对啦,小朋友们真棒,彩虹一共有7种颜色呢,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也试一试画出美丽的彩虹呀?下面就拿出大家带的纸和笔,动一动小手吧!”

教师:“小朋友们,注意哦,不要弄伤自己的小手。小朋友们,大家在画的'时候,可以发挥你们的想想象,想一想彩虹旁边还可以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呢?”(学生自己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都画的不错哦,都知道彩虹的颜色呢!那好,今天的课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馈:

1、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图片展示等方式来指导幼儿进行学习,这样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和吸收所学知识。

2、本次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小朋友们知道了彩虹产生的原因以及彩虹的颜色。

《【精华】中班美术教案模板合集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