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大班教案集合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一、游戏综述
中国民间故事《马兰花》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和花草不同的个性,让勤劳和善良战胜懒惰和邪恶。故事中人物特点鲜明,表演色彩浓郁,正面形象的代表有马郎、小兰、小鸟,反面形象的代表有大兰、老猫、狼,两组形象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和明确的教育意义。幼儿同情小兰的悲惨遭遇,憎恨大兰的懒惰和老猫与狼的贪婪,特别是对“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这句经典的台词不仅是朗朗上口,而且对其中所表达的勇敢、善良、勤劳等内涵铭记在心。
幼儿经过小班和中班的多次表演学习,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础,对表演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幼儿听过《马兰花》这个故事以后,立刻被故事内容和情节深深地感染了,他们跃跃欲试,产生了表演的冲动,于是我们排演了儿童剧《马兰花》。
二、游戏网络
三、游戏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幼儿会复述故事《马兰花》,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2.幼儿会唱黄梅戏《对花》和表演舞蹈《欢庆》、《美丽的家园》,为儿童剧表演做准备。
3.了解各种动物的典型特征,学习通过特定的动作来表现不同角色的特点。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树林。
(2)道具:马兰花、竹篓1个、树枝若干。
2.选配音乐。
(1)《美丽的家园>(选自小天鹅幼儿园大型歌舞剧《绿色家园》):用于第一、五场“花”和“草”上场。
(2)“凶狠、狡猾”的重金属音乐:用于老猫等第二、四、六场上场。
(3)黄梅戏《对花》:用于第三场小兰和马郎的对唱。
(4)《欢庆》中国风格的民乐):用于第六场结束。
(三)家庭与社区
1.家长为幼儿提供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书,帮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丰富直观经验。
2.家长为幼儿的表演游戏提供废旧材料和半成品,并与幼儿共同设计和制作道具。
四、游戏提示
1、到了大班,由于表演情节的增加,表演剧情之间的衔接变成了重点,如果衔接不好,就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表演的氛围。因此,在场与场的衔接环节,教师都会根据剧情播放相应的音乐,一方面提示相关的幼儿上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师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因幼儿的个体差异造成其表现也各不相同。能力强的幼儿表演的欲望和表现力都比较强,但个别胆小的幼儿却缺乏单独表演的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让胆小的幼儿进行群体表演。比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群小鸟,让他们在群体表演中大胆地说出台词,做出动作,这样在满足幼儿表演欲望的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已了3
3、在游戏中出现了反面角色,有的幼儿不愿尝试,总认为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生活中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尊重幼儿的选择,对大胆表演艟赫篇瞄;儿童剧表演
反面角色的幼儿进行鼓励表扬,让幼儿在评价的时候谈自己的感受,并介绍一些我国因扮演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优秀表演艺术家的故事,同时请家长帮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幼儿逐渐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和接受,愿意表演反面的角色。
音乐活动设计:懒惰虫和勤快人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唱歌曲,感受和表现歌唱中的弱起节奏。
2、借助歌唱,动作表演和人际交流,体验和表现歌曲中的幽默。
3、大胆仿编歌词,产生对“懒惰虫”的否定情绪,知道要做勤劳的孩子。
活动准备:歌曲的图谱、一些幼儿劳动的图片若干、歌名
活动重点:能用诙谐有趣的的情绪、动作表现歌曲
活动难点:根据歌词内容能用不同情绪、节奏等表现歌曲。
活动过程:
一、进场律动《赶小鸟》——入座律动
二、创设情境,引出懒惰虫的.形象。(布置好乱糟糟的场景)
师:这是怎么了?伸出我们勤快的小手,来整理一下吧!
这里刚才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了呢?一定有个懒惰虫,让我来找找吧!
二、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师清唱二遍,边唱边逐个指点幼儿,点到最后一幼儿问:“你是不是懒惰虫?”
2、引出歌曲的图谱。
师:看来这个懒惰虫不是你们,那是谁呢?她藏在哪里呢?……哦,找到了,原来在这里呢!
三、看图谱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清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歌声回应)
2、我再来唱一遍,你们仔细听一听,然后告诉我听了这首歌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用肢体语言,边唱边表演有趣的动作)
提问:谁来告诉我你听了这歌,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有点滑稽、好笑、幽默、有趣)
3、幼儿看图谱学唱
4、看谱慢速唱一遍(懒惰虫很懒,我们唱懒惰虫的时候应该快些还是慢些呢)
5、边表演边唱,选择幼儿自己创造的动作来演(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这个懒惰虫吧!)
四、学习创编歌词:
1、提问:你是懒惰虫吗?那你在家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2、尝试创编第二段:我是勤快人
(教师选择幼儿的一种回答,出示图谱)
看图谱跟唱:
师:刚才×××说,她会洗手帕,我觉得她是个勤快的人,我要来唱唱最这个勤快人。
×××小朋友还会扫地,我们也来唱一唱会扫地的勤快人吧。
边动作边唱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做一做这些勤快人吧。
3、幼儿创编、表演
师:除了洗衣服、扫地,你还会做些什么?让幼儿尝试把说的唱进歌曲里。
●选一名幼儿尝试:我会擦桌子,我会擦桌子,我把桌子擦干净。(我会自己擦桌子)
●你还会做什么能干的事,直接把它唱出来吧(个别幼儿——集体跟学——上来表演)
五、完整歌唱,用不同情绪、动作表现歌曲。
1、大家可真能干,本来这首歌是唱懒惰虫的,我们又给它编了第二段“勤快人”,那我们就把这首歌取个《懒惰虫和勤快人》的名字吧(出示歌名)
2、一起把两段连起来唱一唱,随琴声完整唱一遍。
懒惰虫和勤快人是完全不同的人,我们怎么样唱才能表现出他们的不一样呢?(懒惰虫:唱的慢一些,懒散一些、滑稽一些;勤快人:唱 ……此处隐藏2969个字……儿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将幼儿带入一个充满关爱的童话世界。为了便于幼儿理解,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童话分段讲述的方法,并设置问题引导幼儿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体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静态的画面变得形象生动,更深深地感染了幼儿。
参观展览这一形式,既能体现动静交替,又能让幼儿自由讲述,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丰富的照片和挂图能帮助幼儿回忆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与同伴积极交流的愿望。
颁发“爱心”奖章活动和表演手语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能强化幼儿的良好情感和行为,但爱心的培养、互爱情感的激发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形成的,它更需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境进行随机教育。
附:老爷爷的帽子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天气很冷。有一只小鸟真可怜,它在树枝上冷得直发抖。
一位老爷爷走来,看见了小鸟,心想:“这只小鸟多可怜呀,这么冷的天,它一定会冻死的。”小鸟对老爷爷说:“风把我们的窝吹走了,我们没有家了。”老爷爷说:“我来帮你们想办法。”老爷爷就用自己的帽子给小鸟做鸟窝,帽子真暖和。
小鸟想到树林里还有许多怕冷的小鸟,就把它们都叫来,一起飞进了老爷爷的帽子。它们非常感谢老爷爷。以后老爷爷天天来看小鸟,小鸟们每次都唱歌给老爷爷听。
有一天老爷爷没有来,原来他病了。小鸟想:一定是老爷爷把帽子给了我们,自己着凉生病了,我们赶快给老爷爷做顶帽子。小鸟们就用自己的羽毛做了一顶帽子送给老爷爷。老爷爷非常感谢小鸟,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冬冬摔倒了
冬冬摔倒了,红红看见了,她想:冬冬一定很疼,我来帮帮他。红红扶起冬冬说:“你还疼吗?让我帮你揉揉。”冬冬说:“谢谢你,红红!”红红说:“不用谢,下次走路要小心。”
大班教案 篇6活动要求:
1,了解人有开心和悲伤两种不同的情绪,懂得一些让自己的心情快乐的方法。
2,制作开心罐头,围绕“我最快乐的……”主题开展装饰绘画活动,体验制作的快乐。
3,能用流畅的语言将自己开心罐头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活动准备:
开心,悲伤娃娃各一个。
师自己制作的开心罐头一个
幼儿人手一个罐头,各色颜料及棉签。
活动过程:
一,快乐和悲伤
师:看,班里来了谁?(娃娃)
师:呀,小娃娃怎么了?(观察娃娃的表情了解开心和悲伤两种情绪)可能发生什么事了?(猜测)
师:你什么时候也会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情?(鼓励幼儿回忆讲述)
师:当心里很难过甚至想哭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变好?(幼儿可讨论后回答)
二.我的开心罐头
师: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你们看,这是一个开心罐头,里面藏着许多开心的.故事,每当我不高兴的时候,只要拿它出来,看这上面的许多开心的故事,所有的伤心和难过都会赶走了。(让幼儿观察开心罐头上的画面)
师:猜猜我的开心罐头上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三.制作自己的开心罐头。
师讲解制作要求:给开心罐头装上底,在罐头表面画上自己最开心的事情。
幼儿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鼓励其丰富画面内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鼓励其绘画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
四.开心罐头的故事。
师:小朋友的开心罐头上的开心事可真多,谁愿意来把你的开心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师:让我们把
自己最高兴的事都画下来或请爸爸妈妈帮我们记录下来,把他们都放到罐头里,让自己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好吗?
活动延伸:让幼儿将自己的开心关头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大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中蜘蛛先生的表情变化理解故事的内容。
2、感知故事中的问答式结构。
3、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改变生活,创造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蜘蛛先生要搬家》、图片四张、蜘蛛一只。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角,交代故事名称,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我们一起去小舞台看演出,小姑娘和小男孩要给我们讲故事(PPT1),故事的主角是谁呢?瞧,主角出场了,是谁?(PPT2)
2、请你猜猜它是先生还是位小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官帽、胡子、八只脚穿了四双不同颜色的鞋子。)这只蜘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和我们以前看到的蜘蛛有什么不同?
3、蜘蛛先生的故事开始了:你说谁呀,我说蜘蛛先生呀。
二、由故事引出,讲述故事情节。
1、翻开第二页,引出故事情节。
PPT3:蜘蛛先生怎么啦?(引导幼儿观察蜘蛛先生的表情是忧虑、担心,引导幼儿观察蜘蛛网破了)
它的家破了,蜘蛛先生就决定要搬家。
2、PPT4:蛛蛛先生为什么要搬家呢?
(引导幼儿观察和扫把小姐的裙子缠在了一起,及观察为什么说是位小姐,及其蜘蛛先生的表情痛苦)
3、PPT5:刚才蜘蛛先生很痛苦,那现在蜘蛛先生的表情呢?(开心)
你来猜猜他为什么这么开心?(他决定要搬家了)
蜘蛛先生是什么时候搬家的?为什么?
4、了解蜘蛛先生搬家的路线。
(1)后来他有没有找到家?那蜘蛛先生搬家经过了哪些地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P11、13、15、17页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画面(屋顶、电线杆、树枝上、玩具屋顶、墙角边)
(3)具体蜘蛛先生是怎么搬家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演示:用线拉着蜘蛛
①蜘蛛先生是怎么搬的?用八只脚,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地爬到屋顶。
②爬到屋顶以后呢?它是怎么到过去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动词?(荡)。
③最后呢?(最后就荡到了玩具店的屋顶上)
④蜘蛛先生找到盖房子的地方了吗?那在哪里找到的?
5、PPT6:蜘蛛先生用什么盖房子的?那他吐出的丝是什么样的?
那他现在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很开心呢?(让幼儿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是最开心的`。)
6、PPT8:蜘蛛先生的房子漂亮吗?你来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说。
三、通过PPT画面和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1、鼓励幼儿想想你们讲的和老师讲的是不是一样?
2、那这个故事和我们以前的故事有什么不同?(一问一答的形式)
四、幼儿和老师结伴,再次完整讲述故事。
老师问,老师带着幼儿回答,一问一答讲述故事。(允许幼儿讲的和书上有差别)
五、幼儿续编故事。
PPT9:蜘蛛先生以后还会不会再搬家呢?为什么?(鼓励幼儿以后续编故事情节,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