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汇编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游戏目标:
1.训练运用走、跑、蹲和站等动作技能,增强腿部、腰腹和手的力量。
2.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游戏准备:
1、大皮球(每人一个)
2、平整、无障碍的空地。
游戏规则:
1听口令行动,不可以自己随意行动。
2.滚球时要用手推,不得用脚踢,皮球不能离开地面。
3.幼儿追球时要追回自己的球,不可以去抢他人的球。
游戏玩法:
1.边走边滚球,幼儿每人1个球站在操场的一端,皮球放在自己的脚下,弯腰半蹲手扶球。当听到“向前滚球”的口令时,幼儿边弯腰边走推球向前,慢慢的走向场地的另一边。
2.滚球接球,幼儿两两结伴,只拿1个皮球,面对面相距3米蹲下,一名幼儿手扶皮球。当听到滚球的口令时,手扶皮球的幼儿就将手上的球滚向对面的同伴。对面的同伴接到球则等待老师的'口令。以此类推进行。
注意事项:
1.重点指导幼儿如何把握滚动的方向。
2幼儿在场地上追球时,提醒他们不要跑的太快,以免摔倒或碰他人。
3.根据幼儿的能力配对,能力好的拉长距离,能力差的则缩短距离。
游戏反思:
滚球这个游戏孩子比较喜欢,因为大班的孩子对球特别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让孩子对游戏产生兴趣才能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大班教案 篇2设计意图:环境问题已变成全球性问题,每个人都在关心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培养他们关注周围环境质量,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综合活动《报纸的烦恼》来源于大班教材。活动中,我利用报纸导入课题,结合故事,启发幼儿整合已有生活经验,进行一定的概括表述,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猜想与倾听巧妙结合,抓住主要问题,进行灵活的引导,帮助幼儿分析旧报纸发现再利用的价值。整个活动,涉及多个领域:社会、语言、科学等,体现综合活动的特点。
活动目标:
1、了解报纸与人们的生活关系,知道报纸有再次利用的价值。
2、积极与同伴讨论、交流,能想出各种让废旧报纸“变宝”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受活动的乐趣,增强爱惜报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报纸的烦恼》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旧报纸每人半张,剪刀每人一把、胶带每桌一卷。
3、知识准备:幼儿已有有读报、剪报的经验。
活动重点: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以及了解故事中废旧报纸的可再利用性;
活动难点:
对报纸制作产生兴趣,想方设法再利用废旧报纸进行有趣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让幼儿初步感受报纸的用途
1、老师拿出报纸,与幼儿讨论、交流有关的经验。
2、为什么周围有那么多人喜欢看报纸?
师总结:小朋友真聪明,报纸有很大的用途,它能让人们知道许多新闻,能让人们了解许多没有见到的事情。
二、看动画,听故事,知道报纸有再利用的价值。
1、教师:报纸真好,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好处,可报纸也有自己烦恼的事,报纸到底有什么烦恼呢,我们仔细听一听,它是怎么说的?
2、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报纸的烦恼》。
3、提问:
1)报纸有什么烦恼呀?(因为园园将报纸扔掉)
2)报纸喜欢谁来拿它?(奶奶)为什么?(因为奶奶看完报纸后总是将报纸做成剪报)
3)报纸不喜欢谁来拿它?为什么?你觉得园园怎么做报纸会变得开心呢?
那你们该向谁学习?为什么?
小结:看过的旧报纸我们可不能乱扔,它有很多的用处:可以做剪报、做剪贴画、可以送到废品收购站重新加工成一张张白纸,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
4、幼儿讨论、交流,想出各种利用旧报纸的方法。
(1)除了故事中讲到的方法,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种办法,让旧报纸变成宝贝。小朋友如果你手里有一张旧报纸你可以用它来干什么?你拿在手里想干什么?
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如:用来绘画、做手工折飞机、可以铺在桌子上、做小朋友时装表演等等)
老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让报纸变成宝贝的方法。报纸的本领真大,我们可不能看完了就把旧报纸扔掉,要爱护它,好好利用它,可以用它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对吧?
三、课件演示,拓展视野,积累经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用旧报纸做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旧报纸都做成了什么?
2、课件演示(配乐)人们生活中对旧报纸的利用。{用报纸做的裙子、布置的教室、幼儿用报纸做的各种玩具……等等}
小结:小朋友你们看不用的报纸它的`用处可真大呀。这下我想报纸的烦恼该解决了吧,大人们能用它来做许多的事情,它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我们小朋友还可以用它来做各种玩具。
四、操作尝试,体会活动的快乐。
1、教师:好,我们今天就拿看过的旧报纸来玩玩。玩什么呢?
2、你们觉得有没有可能让长边和长边连起来?回去试试。
3、整理纸屑,让孩子们整理桌上的纸屑时,插入了一个小游戏:把纸屑团成纸团,练习投准(将纸球投入小筐内),让孩子养成手工活动后整理好物品的良好习惯,认识到废旧物品也是很有用处的。
4、延伸:活动结束时,老师又让孩子们回去探索:把一张报纸贴在胸前,不借助任何东西让它不掉下来,孩子们报纸的探索又开始了新的一步。
附:故事
《报纸的烦恼》
我的名字叫报纸,每天邮递员叔叔都要把我和我的许许许多多同伴送到千家万户。今天,我又被邮递员叔叔投进了一栋楼房的302室信箱里,我静静地等待着信箱的主人来把我取走。
今天是谁来取我呢?要是那位老奶奶来拿我就好了。老奶奶可喜欢我啦!总是把我的内容仔仔细细地都看过,然后,再把其中一些重要的新闻剪下来,贴在一本本子里,那是她的剪报簿。有时老奶奶会把漂亮的插图做成剪贴画,剩下的呢,就折得整整齐齐堆放在茶几下。最后,奶 ……此处隐藏1145个字……时候的领导人?
加一条小规则:除了自己说还要听别人说,下面所有的字都不能说。
——阅兵式
幼:解放军;师:是什么人,是解放军在干的。
幼:国庆节的时候;师:时间告诉你了,是国庆时干的。
幼:他们举着枪;师:告诉你他们身上的装备。
幼:在很整齐地走路;——阅兵式
师:提供了时间、装备、谁在干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感谢给你提供正确信息的人,去跟他们握握手。
——脸谱
幼:……;师:看看图片都和什么有关?都往那边想。
幼:是一个面具;师:是什么东西告诉你了。
幼:涂上颜色的。——脸谱
师:第一个信息很重要,去感谢一下。
——兵马俑
幼:和皇帝有关;
幼:有很多的兵和马;师:有谁?
幼:有车;师:有什么?
幼:用泥土做的;师:材料,用什么做的?——兵马俑
师:在哪里?还可以有什么信息?谁发现的?谁把它挖掘出来?跟哪个皇帝有关?
——牡丹(链接音乐:牡丹之歌)
幼:一朵紫色的花;师:是什么告诉你了。
幼:玫瑰;牡丹
师:牡丹是什么?中国的什么花?来听一首歌“牡丹之歌”,有没有听过?我们的国花是什么?
——中国国家馆
幼:一个场馆;——中国馆
师:正确的名字叫什么?这幢房子的特征还有什么?
——(影星)成龙
师:这两个字一个都不能露出来
幼:演广告片的;是一个演员;功夫很好的;——李小龙
师:让他和李小龙区别开来;幼:名字只有2个字;
师:他和李小龙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什么?——成龙。
◎教师对幼儿的及时关注与不断追随:每个人对每个事物的理解、认识都是有差异的,教师允许幼儿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师对幼儿的回应非常到位:始终把握本次活动的重点,随时提醒幼儿围绕“提供有用的信息”来表述自己的认识;对不同幼儿的不同回答都有不同的`反馈,并潜在地将幼儿的思考引向进一步的深入;
◎幼儿有着丰富的前期学习经验的积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幼儿普遍对活动涉及的众多知识点的非常熟悉,更可喜的是孩子们在学习时的热情与投入;
◎课程设计上对上海时代特征把握——现代与多元:阅兵式、世博会是最新信息的传递,体现的是幼儿学习与社会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音乐TV的链接,呈现的是教师对幼儿学习的多元关注。
3.查看记分牌,为胜利的一队颁奖。
说说你们是怎么胜利的,胜利队的幼儿相互拥抱。
(通过对成功原因的追问,让幼儿懂得成功是一次团队集体合作的成果;同时体现了对成功幼儿的赞许。)
(四)唤发对祖国的热爱。
师:前段时间成龙唱了一首歌“国家”,讲了中国的许多地方。
来看一看有些什么地方是你认识的?
(播放歌曲“国家”MTV+游戏中猜过的所有图片)
幼:天安门;长城;天坛,……
师:歌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我心中……
(本次活动的点睛之笔,升华与提升在此一举。既是对本次活动的一个回顾与小结,更巧妙地运用了音乐与画面给人的那种情感的渲染,一改爱国情感教育的说教形式,让在座的每一位从心底升腾起一种为祖国自豪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是一次游戏化的集体教学活动,从激发大班幼儿的好胜心与集体荣誉感出发,创设了一个你说我猜、抢答抢猜的游戏情境;选择猜猜的每一件事物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凝聚了中国元素的精华,在巧妙设置其次第出现的前后顺序中,蕴含的是对幼儿前期学习经验的唤起与挑战;活动环节的层层深入却始终围绕以“提供有用信息”为线索让幼儿来学习正确表述自己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与理解,结合了对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合作理解沟通意识的培养;虽然教师是借班上课,但现场的师幼互动非常融洽,体现在教师对幼儿的兴趣激发、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也体现在每一位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伴间在游戏中的默契配合;整个活动过程,呈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是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有效,值得我们学习。
大班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让幼儿探索和发掘身体造型、动作的可能性。
2、让幼儿在即兴创作中培养幼儿稳定的节奏感觉。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幼儿已经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1、开火车进场,围圆坐下。
师:快乐小火车出发喽。
2、复习歌曲:火车司机引导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小司机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怎么样?
教师起音。
3、听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风格。
教师唱前面的部分。
师:我这里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你们想不想听一下?
幼儿欣赏乐曲。
师:这是一首英文歌曲,说的就是火车司机的'故事,也就是我教你们唱的那首歌。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几名幼儿配合示范。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个游戏,怎么玩呢?我要请几个小朋友配合一下。
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教师指导他们示范。
提问:你们觉得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师幼共同评价。
4、请几名幼儿来示范。
师:刚才看明白了没有?那我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下。
5、幼儿自由组合,进行练习。
6、听音乐,完整练习。
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进行。
指出不足。
7、组成新的火车再次练习。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的设计与备课过程中,我反复针对幼儿依赖性强,怕生,不合群, 做事没有信心的个性,不断调整活动方案。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由于个人的表现要溶于整个集体,所以特别注意个人行为,遵守活动规则,在互动活动中,引导他们发挥个人的特长,通过游戏,我逐个了解各个幼儿的动手能力、团结精神和个性特点并及时调整以下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这次活动我自己认为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发展了幼儿的自我动手能力,培养了幼儿积极主动的心态,增强自信心。经过对整个活动过程分析,我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要求,积极鼓励方面做得较好。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来感染孩子、鼓舞孩子。自然大方的表情给孩子创建了一个较为轻松的心理环境。并在活动过程中适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如果给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加强在互动活动中的个人游戏项目,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参与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