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关于大班安全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时间:2023-04-30 00:10:17 收藏本文
关于大班安全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关于大班安全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安全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哪些是危险的事,懂得要远离它。

2、积细安全生活的经验,增过自我保护的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安全Flash、图片、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

师:什么是运动安全?

2、播放安全flash,并讨论:在户外时,我们要注意哪些运动安全?

(1)户外活动时及时让幼儿知道哪些是危险的事,并学习远离危险的方法:如奔跑时应学会躲闪,否则相互碰撞容易发生危险。活动中,如发现鞋带散了,应有时系好。

(2)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砸伤、摔伤等事故发生。

(3)所有幼儿的活动均应在教师视线范围内,对于玩攀爬等大型玩具的幼儿,带班教师距幼儿不得超过2米,对特别调皮好动的幼儿,教师要格外关注,及时干预其具有潜在危险的举动。

(4)户外活动以有组织的`集体游戏为主,注意动静交替,教师既要参与其中又要关注全体,时刻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避免幼儿之间冲突及其它意外发生。

3、请幼儿表演正确的户外运动作法。

4、带班教师要教会幼儿各类玩具的正确玩法,避免因玩法不当造成意外事故。并请幼儿上来演示正确的作法,如幼儿操作不当,教师应告知正确作法。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反思

这堂课,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校的运动安全而设计的,因为体育课是学生事故的“多发地带”,这堂课对学生今后运动及上课要注意到细节都作了详细的解读,不足之处就是还不够有趣味,今后我会继续改进。部、伤害脊柱或者大脑。

小百科:运动,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且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行为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没有不运动的物件,也没有能离开物件的运动。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认识厨房中的各种器具及功能。

2阅读幼儿用书,了解厨房中各种器具的危害性,知道不能随便触碰。

  活动准备

1 教师自备厨房一角场景图,并贴上可以反复粘贴的厨房用具图片。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出示厨房一角场景图,贴有厨房用具的图片,玩游戏“图片藏猫猫”。

(1)教师:小朋友,我们来玩一个“图片藏猫猫”的游戏吧!这是哪里?厨房里有什么?请小朋友看清楚,有哪些东西?

(2)教师隐藏厨房场景图,取下一张厨房用具图片,再次向幼儿展示厨房场景图。

教师:找找看,什么不见了?它是做什么用的?

(3)游戏3-4次。

  2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教师:(1)开水瓶、烧开的水壶里面装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能随便碰它们?

(2)打火机、火柴是用来干什么的?能不能随便玩?如果随便玩会发生什么情况?

(3)微波炉是做什么用的呢?微波炉好像没有火,也没有煤气,里面也没有开水,我们小朋友可以用吗?(它虽然没有火,还是不能随便使用哦,因为它是带电使用的',电老虎很厉害,我们可别去惹它哦。)

(4)煤气灶、煤气罐有什么用?如果随便开煤气灶,里面煤气会怎么样?(煤气是有毒的,我们会中毒昏倒,还会引起爆炸,所以不能随便开。)

3 引导幼儿在幼儿用书上进行操作活动。

教师:(1)请小朋友看看这个厨房里有什么,哪些东西有危险?

(2)请小朋友用笔把他们圈出来。

  4幼儿交流各自操作结果,结束活动。

(1) 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认为什么东西有危险,为什么?

(2)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家里的厨房里面有这么多有趣的器具,可是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小朋友不能随便碰厨房里的用具哦。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知道寄生虫的名称,了解寄生虫病的一些症状。

2、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讨论等形式,了解寄生虫病产生的原因;通过竞赛游戏,知道预防寄生虫的简单方法。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有关寄生虫病的竞赛题目、蛔虫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蛔虫的图片,知道蛔虫是寄生虫的一种。

⑴ 师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⑵ 启发幼儿讨论:你知道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2、教师讲述故事,使幼儿了解蛔虫是怎样产生的,以及蛔虫的危害。

⑴ 教师讲故事,并提问:

① 小胖瘦了,为什么会瘦?他得了什么病?

② 医生从小胖的大便里查出来什么?

③ 蛔虫是怎么跑到小胖的肚子里去的?

④ 蛔虫在人的肚子里干什么?

⑤ 肚子里有了蛔虫怎么办?

⑵ 教师小结: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它寄生在我们的肠子里,吸收我们吃进去的营养,所以有了蛔虫的`小朋友,因为缺乏营养,个子长不高,脸色也不好看,还会常常生病。

3、讨论:怎样才能预防蛔虫病

⑴ 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

⑵ 不喝生水。

⑶ 吃瓜果一定要削皮或用自来水洗干净。

⑷ 不把脏手或脏东西放在嘴巴里。

⑸ 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

4、了解其他寄生虫的名称及危害。

⑴ 你们还知道哪些寄生虫病?它们有什么症状?

⑵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观察,向幼儿介绍一些相应的常识。

5、进行竞赛抢答,了解一些预防寄生虫病的卫生知识。

⑴ 蛔虫、蛲虫、钩虫都属于寄生在人体的寄生虫,对吗?

⑵ 蛔虫的虫卵常附在手上和指甲缝里,所以经常洗手是预防蛔虫病的好办法,对吗?

⑶ 吃东西时,如果使用筷子等餐具,就可以不用洗手,对吗?

⑷ 大量的蛔虫寄生,会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偏食,对吗?

⑸ 洗手时,用盆里的水多洗几次,不要开着水龙头,这样洗手能洗干净吗?

⑹ 大便之后,要用肥皂把手搓洗干净,对吗?

⑺ 蛲虫的成虫会在夜间,从肛门跑出来产卵,并通过手、衣物、床具等传播,对吗?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此处隐藏2753个字……不注意,偷偷地溜出了幼儿园门口。

皮皮:哈哈,溜出幼儿园真开心!可是车这么多,那路这么宽,我怎么过去呢?人贩子(在旁边观察了皮皮好一会儿):小朋友,我带你过马路去一个好玩儿的地方吧!(皮皮不假思索地跟着人贩子过了马路。人贩子给了皮皮一颗糖,皮皮吃了之后晕倒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

②教师:皮皮溜出幼儿园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3、活动展开:讨论私自离园的危险性。

(1)讨论:如果私自离园,还会有那些危险?

①教师:除了可能碰到的坏人,私自离园还可能产生哪些危险?

②教师小结:小朋友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可能会遇到紧急情况,又没有人知道,时分成未见得,比如有可能被车撞伤、被人贩子拐卖或者迷路等。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 不能私自离开幼儿园。

(2)讨论:如果私自离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样?

①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偷偷地离开幼儿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么想,会怎么办?

②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会亲人和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以及自己走丢后他们的心情。

③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好。如果你从幼儿园跑丢了,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会非常着急,会非常担心你的安全,会非常伤心,会报警,或者到处找你,没有办法安心工作,老师就顾不上班里的其他小朋友。总之,会产生很大的混乱。

4、活动总结:不应私自离园。

(1)教师: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应不应该私自离开?(通过讨论:引发幼儿的安全意识)

5、活动延伸:表演情景剧。

请幼儿分组讲述幼儿用书上的故事内容,然后分角色进行进行情景表演。

教学反思:

虽然幼儿园外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但也有很多非常危险地事情。小朋友在幼儿园有事要跟老师说,不能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不然会让关心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非常担心和伤心的。

大班安全教案 篇8

幼儿在现阶段对火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对火的探究,何不让我们带领着他们认识火呢,顺便了解下火的危害,以免在日后发生不必要的“火”事。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火的一些知识,懂得火对人们的好处和危害。

2、了解防火的简单方法,培养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火柴、蜡烛,大小不同的三个玻璃杯,防火、灭火挂图。

三、活动重点 了解火的用途,掌握简单的防火措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红光光,大大篷,见风它就更逞凶;无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风。

2、出示挂图,了解火的发展。 导语:火是怎么来的呢?

最早是钻木取火,后来从打火石发明了火柴,科学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打火机,现在我们能用电子打火。

3、通过实验了解火的特点。

a、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火苗的颜色(蓝色、黄色、红色),并通过观察说出火能发光。

b、点燃蜡烛,让幼儿用手靠近火,感受火能发热。

c、了解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点燃三支蜡烛,把大小不同的三个烧杯盖上。结果,最小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少,火熄灭最快,最大的杯子因为里面空气最多,火熄灭的最慢。

d、了解火怕水的特点。 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火会灭。

4、通过故事《火苗弟弟》,引导幼儿讨论火的用途与危害。

幼儿听完故事后,

教师引导幼儿回答:

a、火有哪些用途?(照明、取暖、煮饭烧水、发电……)

b、火有哪些危害?(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会烧伤人,烧毁房屋和树木,引起火灾)

5、让幼儿观看防火、灭火挂图,了解简单的防火方法。 火的危害虽然很大,但是我们不用怕它,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识。

a、平时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烟花爆竹。

b、如果不慎烧了东西,立即报告大人或用水扑灭,火势太大要拨打火警电话119,求得消防员帮助,并立即离开;如果身上着了火,就在地上打滚,压灭火焰;如有浓烟就用湿布

掩着鼻子,冲向门外;如果被大伙围困,应尽力呼救,并想办法逃出。

6、游戏:着火了。 教师说出一种着火的情况,幼儿做出相应的应对动作及模仿措施。

7、小结:总结活动内容,教育幼儿要学会自我保护。安全急救网

五、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参观消防员演习或请消防员给大家讲解防火知识和故事。

大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有关知识。

2、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识,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了解自防自救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事例,寻找一些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暑假快来了,那么你觉得什么运动适合炎热的夏天呢?"

2、教师:"你们喜欢游泳吗?会游吗?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收集来的图片资料请幼儿观察讨论。

2、讲述案例《水库摸鱼,深水桑命》请幼儿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

3、引导幼儿了解水库的危险性,自己游泳技术不佳时千万不可逞强下水。

4、教师谈谈事例《深水玩耍,水草缠身而亡》这个悲剧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

(1)、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3)、教育幼儿知道深水中经常有高大水草或大石块,若有水草缠身或被大石块夹住脚就会有生命危险。

5、教师向幼儿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我们还小,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朋友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等,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三、活动结束

1教师:"听了那么多,你懂得了什么?"

2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四、延伸

1、教师:"要是碰到有人溺水被抬上来,这时候120没赶来,你该怎么救人?"

2、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出示图示请幼儿观察讨论

4、教师讲解救人步骤

5、教师示范救人步骤,幼儿观察。

6、请个别幼儿尝试

《关于大班安全教案范文汇编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