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安全教育教案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教育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教育教案 篇1交通安全
汽车是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交通事故带来的困扰。车祸,现在已成为人类第一杀手。一百多年来,全世界葬身于车轮之下的人数已达4000万,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人数,而且每年还在以40万人的速度递增,因此,人们称交通事故是马路上的战争。
在城市交通事故中,绝大多数是机动车撞着骑车人和行人,从而导致骑车人和行人死亡。因此在交通行车、行人过程中,同汽车、机动车相比较,骑自行车人、行人总是处于交通弱者的地位。学生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交通事故的困扰。
所以,避免交通事故,维护交通安全,不仅仅是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每一个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乘车人都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行车、行路,确保交通安全。
例一,某高校研究生谭某(男,22岁)到同学处玩,在返回本校途中,某建筑公司解放牌大货车带挂车由后面驶来,驾驶员鸣笛示意超越。由于前方道路右侧堆放大量木料占据路边,骑车人听到鸣号后未予理会,继续行驶并发生摇晃,当自行车与汽车齐头时,前轮偏转与汽车右前轮发生刮擦,骑车人倒入汽车与挂车之间,被挂车右前轮碾压头部,当场死亡。
分析:机动车在其正确行驶路线上比非机动车有“先行权”,自行车在遇前方路障需要绕行占道时,一定要主动避让机动车,那种“反正你不敢轧我”的侥幸心理和故意不让车,与机动车争道抢行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不良的交通习惯
1. 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
2. 不走人行横道、天桥,随意横穿马路。
3. 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不服从交通管理。
4. 在车行道、桥梁、隧道上追逐、玩耍、打闹。
5. 穿越、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
6. 在铁路道轨上行走,玩耍。
7. 横穿铁路和钻火车。
8. 不听从铁道口管理和信号管理。
(二)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问题
1.未满12岁的儿童独自骑车。
2.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骑车,逆行骑车。
3.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与机动车抢道。
4.转弯不减速,不打手势。
5.在路口闯信号。
6.骑车双手离把。
7.追逐打闹,三五并行。
8.手攀机动车行驶,紧跟机动车行驶。
(三)中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1.缺乏交通安全意识。
2.缺乏交通安全知识。
3.缺乏交通安全责任感。
4.存在麻痹思想。
5.存在侥幸心理。
(四)正常的行路常识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右边行走。
(2)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准追逐、猛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3)列队通行道路时,每横列不准超过二人。须紧靠车行道右边行进。
(4)列队横过行车道时,须从人行横道迅速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
(五)正常的骑自行车常识
(1)转弯前必须减速慢行,向后观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2)超越前车时,不准妨碍被超车的行驶;
(3)通过陡坡、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途中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下车前须伸手上下摆动示意,不准妨碍后面车辆行驶;
(4)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5)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
(6)不准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7)大中城市市区不准骑自行车带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还规定:“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在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非机动车、残疾人专用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在没有划分中心线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机动车在中间行驶,非机动车靠右边行驶”。在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或交通标志控制的交叉道口时,“支路车让干路车先行”;“支、干道不分的,非机动车让机动车先行”。上述这些规定,是骑车人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定,也是骑车的安全保障,不遵守这些规定就有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六)乘车人交通安全
《条例》规定,乘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和长途汽车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2)不准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3)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和长途汽车:
(4)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准跳车;
(5)乘坐货运机动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坐在车厢栏板上。
有下列情况不应乘车,以免发生危险:
第一,发现车辆破损,声音异常时;发现驾驶员精神状态不佳、酒后驾车时;发现车辆不正常运行、客货混载、违章超载时;发现客车有其他违反操作规程时。第二,恶劣天气如大风、大雨、大雾、大雪不坐汽车长途跋涉。第三,病中无人陪伴不要乘车。
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教育的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火灾是指凡失去控制,对财产和生命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威胁。大兴安岭的森林火灾、洛阳某娱乐城的火灾、新疆克拉玛依火灾、唐山某商场火灾、河南焦作放映厅火灾、吉林百货商厦火灾等都震动全国,损失十分惊人。
(一) 中学生的消防知识
发生火灾的原因:
1. 用火不慎发生火灾。
蜡烛照明、蚊烟香、用电器、液化气灶
2. 用电不慎发生火灾。
电线老化、乱拉乱接、铜线当保险丝、电热毯、电炉故障
3. 用油不慎发生火灾。
油加热温度过高、容器滴漏
4. 燃放烟花爆竹。
5. 吸烟乱扔烟头。
6. 玩火。
(二)火灾的预防:
1. 家庭防火:
① 安全使用炉火。
② 安全使用液化器。
③ 安全用电。
……此处隐藏3101个字……今天我们认识的只是其中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3、过渡: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以上这些必要的交通措施外。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1)出示图片
说出图片上行为的对与错,为什么?
(2)说说你在出行中,看到人们是怎样遵守交通法规的?
(用具体事例、自画画或图片说明,可以把图片、自画画粘贴在黑板上)
(3)请你对着图上的内容,说一句赞扬或警示的话。
(4)怎样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交通标志和交通法规让更多的人都知道?
老师提意:用我们搜集的材料制作一期《注意交通安全》的黑板报,向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宣传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1、说说你记住了哪几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2、学习了交通法规和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后,检查自己,并写一条警示句。
安全教育教案 篇8这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使关系社会、学校、家庭和谐稳定的一件大事。因此我对安全教育总结以下方面: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让一年级孩子了解危险的存在;知道躲避危险和求生、求助的简单方法、技能;强调个人安全,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二、教育重点
1、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2、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4、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5、在上下学路上和在校园活动时的安全常识。
三、具体措施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上学、放学不准在学校和路途中逗留、玩耍,并要求家长按时接送学生。告诉孩子乘车时要先看清乘车车次和方向,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在车上不要来回奔跑。在校内外,不允许学生做危险的游戏。如;互相追打、奔跑等。
2、教育孩子不要将火柴、打火机和刀具等物品装在身上;不要将鞭炮、火药等易爆当作玩具带进校园。
3、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卫生,不在学校门口等摊点上购买任何不符合卫生规范的小食品,防止食物中毒。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4、教育学生不践踏学校的草坪,不损坏学校的`花草树木。不爬墙,不爬树。
5、教育学生在校园内做到“轻声慢步”,课间不追打皮闹;看懂教材图画的内容。
6、上学、放学自觉排队,有秩序地进、出校门;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施工期间,一定要注意避让车辆。
7、利用班会课强调日常安全事项:
①、教育学生课间活动时不在校园内、教室内追逐哄闹;
②、不自行攀高、坐窗、爬护栏等,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③、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不无故滞留校园或在路上玩耍;
④、养成离校关窗、锁门的习惯。
8、教育孩子在与陌生人的交往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要学会向陌生人说“不”。
9、在上体育课时,要严格按照体育老师的,做到运动前热身,运动后不立刻和冷水。
总之,我将安全责任意识当作工作的重心,爱校爱生,尤其是在本学期班级管理更要认真负责,从细微处入手,狠抓常规,做到升降旗跟班、早读跟班、课间跟班、上操跟班,平安快乐地度过这个学期的学习生活。
安全教育教案 篇9教育目的:
1、利用泥石流山体滑坡的网络新闻资料,对学生进行灾情图片和视频宣传。
2、让学生了解泥石流山体滑坡发生的原理,使学生懂得尊重生命,感恩社会。
3、加强学生的爱国尽责、生命感恩、爱心互助及掌握安全自救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遭遇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逃生方法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
二、介绍泥石流发生的原理及种类:
泥石流发生是在暴雨或淫雨使沙土石达到水饱和并达到液化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液化的泥沙石向低洼处流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山体滑坡是暴雨或淫雨使山体不堪重负,由山体薄弱地带断开,整体下滑,造成山体滑坡可以是第四纪残坡积物,也可以是风化的基岩。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3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
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二类:
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
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以上分类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三、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时的逃生方法:
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
4、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5、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6、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半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7、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四、布置作业:
思考“从泥石流山体滑坡中我看到的、我想到的;我能为身边的人做什么?我能为自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