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合集10篇

时间:2023-04-29 00:13:19 收藏本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合集10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合集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本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

2、学习本文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解说事理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本文精巧的构思和灵活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说明的顺序。

四、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式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展示图片,导语: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共同来探求这个奥秘。(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知识回顾(1分钟)

提问:学习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明确:对象、特征、顺序、结构、说明方法及语言。

三、自主学习(20分钟)

1、在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先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

读准字音(见大屏),方式:指名朗读

2、问题引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是一句歌词,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明确:设问)那么,“红”是什么意思呢?(明确:指花儿万紫千红的色彩)

3、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课文,思考: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依据是什么?(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

(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来进行说明的?

4、分组学习,讨论并整理。

5、小组汇报交流。

6、教师总结归纳(见大屏)

四、探究学习(10分钟)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分析。

明确: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和分类说明(见大屏)

2、本文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明确:生动、准确、严密(见大屏)

五、小结(2分钟)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运用逻辑顺序,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对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对说明文的阅读,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它的对象、特征、顺序、结构、说明方法及语言。

六、课堂练习(见大屏:有关“花”的古诗词名句积累)

(3分钟)(如果时间不够,则作为课外训练)

七、拓展训练(见大屏)(3分钟)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清说明顺序,感悟说明文中运用文学语言和方法的妙处。

2、 通过查寻资料和做实验让学生理解课文知识。

教学重点

理清说明顺序,感悟说明文中运用文学语言和方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

如何找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方法 主要教具 实验材料

学法指导

探究合作式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物理基础 物理学原理 生理需要 进化观点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课后反思

时间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展示学生所知,引起对课文知识的兴趣。

2、理清说明顺序,感悟说明文中运用文学语言和方法的妙处。

3、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力、表达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1、 导入:(1)自然界中美丽娇艳的鲜花万紫千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色彩的花朵呢?(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像一把钥匙,为我们解开了这个奥秘。

2、朗读课文,说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明确:花红的原因有很多,课文从六个方面进行说明。即"物理基础""化学和物理学""植物生物学""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六个方面对"花红"的成因作了科学、生动、有趣的说明。

3、 发现课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课文中七次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句子,都以设问的形式出现,并形成七个排比段,在修辞上叫间隔反复。第一段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一次出现,起总提作用,后几段起提示说明角度和内容的作用,使文章层次清楚,中心突出,富有较强的节奏感和语言的美感,增强了说明文的文学色彩。

4、现在我们只了解了花红的因素,其中的真正奥妙谁能细致解释呢?那就看我们各小组的本事了,现在六小组分别承包一个方面,用语言、板书或实验等形式为大家解说花红原因。(1) 试验一:把一朵红色的芍药花或其他的红色花泡在碱水或肥皂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当红变蓝之后,再把变蓝的花朵泡在醋里,观察其由蓝变红的过程,以此验证花朵在酸碱反应中颜色的不同变化。(2) 解说各种成因:

5、总结: 1、提问2、听读课文,学生回答后加以概括。3、指导、提示、归纳4、提出要求,对各小组进行指导,参与小组讨论。(1)指导(2)听评 1、回答2、朗读课文,思考回答。3、研究讨论4、读课文,讨论研究表述语言,准备实验。(1)做实验(2)解说各种成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清逻辑顺序。

2、 学习运用巩固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进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并注意词语表达的准确与生动。

3、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重点:

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生动性

2、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逻辑结构的分析

教学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方法 主要教具 电脑

学法指导

讨论探究式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说明顺序: 花红的内部条件和因素(物质基础)——内、主 { ↓ 花红的外在原因(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外、次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做比较说明预言:准确 如"只有、就、仅 ……此处隐藏14115个字……对课文的分析,现在请同学给课文理清结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课文按设疑——解释——总结的方式安排材料。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第2一10段):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部分(第1l段):概括花红的原因,总结全文。

五、课堂练习

(附练习一份)了解句子采用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等。

六、梳理巩固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中的部分题目。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祖璋

一、内部原因: ①物质基础 大

②物理原理 自

③生理需要 然

④进化观点 杰

二、外部因素 ①自然选择 作

②人工选择

设疑—————————解释————————— 总结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2、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巩固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进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并注意词语表达的准确与生动。2、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在跨学科的整合学习中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教学难点:逻辑结构的分析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式

教具准备:投影,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展示学生所知,引起对课文知识的兴趣。2、3、理清说明顺序,感悟说明文中运用文学语言和方法的妙处。4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力、表达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一、导入:

(1)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像一把钥匙,为我们解开了这个奥秘。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明确:花红的原因有很多,课文从六个方面进行说明。即“物理基础”“化学和物理学”“植物生物学”“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六个方面对“花红”的成因作了科学、生动、有趣的说明。

2、发现课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在课文中七次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句子,都以设问的形式出现,并形成七个排比段,在修辞上叫间隔反复。第一段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一次出现,起总提作用,后几段起提示说明角度和内容的作用,使文章层次清楚,中心突出,富有较强的节奏感和语言的美感,增强了说明文的文学色彩。

3、小组活动:

师布置活动要求:

现在我们只了解了花红的因素,其中的真正奥妙谁能细致解释呢?那就看我们各小组的本事了,现在六小组分别承包一个方面,用语言、板书或实验等形式为大家解说花红原因。

(1)实验一:把一朵红色的芍药花或其他的红色花泡在碱水或肥皂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当红变蓝之后,再把变蓝的花朵泡在醋里,观察其由蓝变红的过程,以此验证花朵在酸碱反应中颜色的不同变化。

(2)解说各种成因:

学生:读课文,参与小组讨论课文;讨论研究表述语言,准备实验。

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

三、作业:

了解生活中人工选择的事例,以备交流。

四、板书设计:

物质

基础

人工选择物理学原理

进化的结果生理需要

五、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顺序,巩固积累,拓展阅读。

一、导入: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理清顺序

提问:分别从六个方面说明了花红的原因,它们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明确:作者按由主到次,由内到外的顺序排列,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7段)说明花红的内部条件和因素,重要因素是“物质基础”。第二层(8—10段)说明花红的外在原因。

层层深入,准确严谨。

三、分析每段中的说明方法。

思考:文章中都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归纳。

明确:(1)举例子、分类别:例如牡丹,又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楼子、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举例子的`句子还有很多……

(2)列数字、举例子: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分析:运用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

(3)作比较、分类别:在光谱里面,与绿色邻接的,长波一端是黄、橙

红,短波一端是青、蓝、紫。我们可以说,花色以绿色为起点,向长波一段发展,由黄而橙,由橙而红;向短波一端发展,是蓝色和紫色。红色的花最鲜艳,最耀眼,可以说在进化过程中是最成功的。分析:说明红花是进化过程中的佼佼者。

四、探究:

课文标题借用了《冰山上的来客》中一首插曲的名字,你认为这样拟题好吗?为什么?

明确:一是提示课文要说明的内容;二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体会加点词的表达准确性。

五、练习:说说文中几个词的表达作用。

(“只有”强调了仅限于粉红这个品种,“就”字,强调人工栽培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不同花朵。三个程度副词“最”字强调了红花颜色鲜艳、耀眼和成功的程度。“仅”字极言时间之短,说明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红的进程。)

六、拓展:

介绍有关花的知识或《十万个为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讲讲,让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

七、作业:

1、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解释生活中你感兴趣的某种现象。(基础题)

2、记者专访:假如你是一位记者,你准备采访作者什么?(提高题)

八、板书设计:

说明顺序:花红的内部条件和因素(物质基础)——内(主)

花红的外在原因(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外(次)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做比较

说明语言:准确,如“只有、就、仅”

九、后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合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