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关于语文教案集合8篇

时间:2023-04-27 12:06:27 收藏本文
关于语文教案集合8篇

关于语文教案集合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四 体育——《学弈》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4.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5.教学难点分析: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6.教学课时:一课时

7.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

2、读课题,解题。

什么是学弈?请同学们通过阅读预习提示寻找答案。

(学弈:学习下围棋。)

3、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

4、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孟子的资料?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二、自读课文,解决疑难。

1、按要求读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和注释解决。

(3)掌握生字字形。

2、汇报交流

三、研读交流

(一)探究疑难,深入研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1、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2、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

3、通过反复诵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自由朗读,交流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明白几个“之”的不同意思。

2、运用成语分别概括两人不同的学习态度,了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联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指导朗读。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美。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说顺畅。

2、指导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

(二)串联全文,整体把握

师生问答,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相应的语句回答老师的提问,从而帮助学生疏通全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感悟道理,谈出感受。

1、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第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凡是弈秋说的他都记得,比较用心,所以比第二个人学得好。)

2、请大家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五、练习诵读,读出韵味

六、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

1、回去之后, 把自己心得体会写下来, 好吗?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文言文

学弈

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 (专心致志)

弗若之矣

一人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三心二意)

8.课堂练习:

1、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2、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 ),一个( ),告诉我们( )。

9.作业安排:

1、 把自己心得体会写下来, 好吗?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孟子(约公元前372 -- 前289) 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1. 自我问答:

教学中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体感知课外的主要内容后,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桌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教师点拨指导,相机指导朗读。最后在大家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中感悟文章的中心,在联系自己的实际中明白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预习,听写。

范读(听录音),齐读,一人一句开火车读,结尾齐读。

分析第一、二小节诗的含义、修辞。

第一小节: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运用了比喻、排比、顶针的修辞。顶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应该揭示其特点,并且举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第1、2个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

第二小节:理想有时代性。

第12和34句之间为何是句号而不是分号?

[作业]:模仿 ……此处隐藏8441个字……捞。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并船搭架:

(1)、保持平衡(举划船的经历说明),

(2)浮力大且一致(接触面积大浮力大)。粗绳拴牛:保证牢固。——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1、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是怎样指挥大家捞铁牛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边读边画出文章中表示捞牛动作的词,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进行换词指导:“铲”与“撒、掀”、“拔”与“提、拽”等的不同。

12、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指导理解这种因果关系)。

13、观看课件,理解“铲沙拔牛”的经过。

14、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

15、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真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6、男女分段展开朗读比赛。体会怀丙的聪明才智。

17、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一千多年前,怀丙就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①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8、其实,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运用“水的浮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人物有许多,谁能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呢?(《曹冲称象》,上一册积累运用上的《挑水过桥》等)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注意读出对怀丙敬佩、赞叹的语气。

19、讨论:想象一下,在当时还有其他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吗?要是现在呢?

20、布置作业:

(1)填空:课后第二题。

(2)小试验:

找一大盆作黄河,泡沫塑料做小船,砝码当铁牛,准备好绳子和沙子回家做这项实验后,写出实验经过。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大海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科学可以为人类造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大海对人类有贡献的资料,浪花图片、生字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贴浪花图片,大家看这是谁来了?小浪花非常可爱,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娃娃,在大海**的怀抱中快乐地生活。你们可别小看它,虽然它的年龄小,但本领可大了,不信你就读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二、 自读课文

1、 默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可以联系上下文猜猜字的读音,或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对照下面的生字表,看拼音识字

2、 轻声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在文中圈出生字,并将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

3、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认为自己读得通顺的句子,可两个人一起读读。

(读法的多样性,不仅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 识字

1、 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2、 抽读生字卡。现在我们开动智慧火车,看看谁能把这些生字读准。

3、 做游戏:采摘“聪明果”。

教师出示“智慧树”,“树”上结满了“聪明果”(果子覆盖着生字)“聪明果”有几种颜色,你喜欢哪个就摘哪一个,但是一定要将字音读准,这个苹果才能归你。

(通过采摘“聪明果”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识字效率。)

四、 写字

1、 认识新的笔画“乛”“亅”,并向学生介绍书写方法及名称。

2、 指导“了”“子”,在认识新的笔画之后,让学生自己书写这两个字,再写给同桌看看。

3、 在书上将其余生字描一描。

(指导书写时,可以根据生字的特点,有教有扶有放,让学生在评比过程中,互相借鉴,将字写得更漂亮。)

第二课时

一、 诵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谁愿意为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

2、 课件出示第自然段,将“整天”这两个字去掉,谁能说说,括号里可以填上什么词?使句子表示的意思不变呢?

3、 浪娃娃在**的怀抱里快乐地生活,他们多高兴呀!你们在什么时候最高兴?

二、 诵读第2、3自然段

1、 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海妈妈向浪娃娃提出什么要求?浪娃娃是怎么说的?

2、 浪娃娃听了**的话是怎么做的?浪娃娃的话应该重点读,注意这里有三个感叹句。

3、 理解“做好事”,你们知道浪娃娃可以为人类做哪些好事?

教师介绍有关海洋运输、海洋捕捞、海洋资源待一些资料。

三、 指名读第4自然段,你们知道了什么?介绍潮汐发电。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对简单、易懂的内容以读代讲。课前学生收集丰富的资料,课上交流,这样学生通过自学、互学,海洋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另外,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所见到的东西来理解,使教学更贴近生活。)

四、 诵读评价

1、 学生自由练读,认为自己读得好就奖励自己一颗星星。

2、 要以在小组内分角色练读,你们能把浪娃娃的心情读好吗?

3、 指名配乐朗读。

(读的形式多样性,既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又可以使学生懂得评价他人朗读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朗读能力提高得更快。在读的过程中也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

第三课时

一、 自由读课文,读得好的同学可以奖给自己一颗星星。

二、 练习

1、 出示生字

做 位 们 海 湾 清

他 你 住 浪 江 河

大家说说通过观察这些字,发现了什么?

2、 出示词语,照样子说说。

跑来跑去 ____来____去 ____来____去

说不完 听不____ 看不____ ____不____

3、 在学过了《浪娃娃》之后,大家对大海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你想对大海说什么吗?可以向大海问一问,说一说“大海,大海,你……………?”

(让学生自由想象,表达,培养其民散思维及表达能力。)

三、 写字

1、 教师范写“女字旁”,特别强调第三笔的书写方法。再出示“好”“妈”,并请同学们独立书写,注意要先看清它们的模样再写,要写得漂亮。

2、 出示“几、机、电”。大家听听生字朋友的要求:请同学们独立练习写写,然后把你写的字给小组的同学看看,比一比谁写得好,奖励他一颗星。没写漂亮的要帮他改一改。

《关于语文教案集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