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西门豹教案锦集七篇

时间:2023-04-27 00:13:33 收藏本文
西门豹教案锦集七篇

西门豹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门豹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西门豹教案 篇1

一、复习第一段,引人第二段。

齐读第一段,指名说说段意

师述: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严惩巫婆和官绅的?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的第2段。

二、细读课文,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下令禁止给河伯娶亲?西门豹想了哪些计策分别惩治了巫婆、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的?用“——”划出有关内容。

2.“提心吊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那些官绅看到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都提心吊胆,大气不敢出?

提心吊胆,形容+分担心或害怕。文中是指官绅门知道河里哪有什么河伯?投下河去只有死路一条。他们亲眼目睹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被投下河后的下场,害怕极了。

3.指名读第十二节,思考,文中还有哪些词写出了官绅们的丑态?

磕头,求饶

4.轻声读第2段,思考。

西门豹为什么会想出“投入河中”的方法来严惩恶人的?(西门豹巧妙地当众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不仅揭露了他们骗钱害人的'阴谋,而且有力地用事实教育了被愚弄的群众。)

5.齐读第2段,概括段意。

三、根据提纲,展开想象复述第2段。

1.看到西门豹带着卫士也来到漳河边,巫婆、官绅会怎么想?

2.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分别惩办巫婆、官绅头子和官绅们的?恶人们当时的丑态是怎样的?

3.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投进漳河后,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这时“娶亲”场所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会变得怎样。

4.西门豹终于松了口,让官绅们回去,这时老百姓和官绅们会有怎样的不同表现。

西门豹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同学们,距今20xx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单元提示”,指导分段

1、学习“单元提示”,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

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西门豹到了邺地,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展开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来研究西门豹所作的调查,分析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大原因,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研究出来的?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板书)随机解释“闹”在三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讨论,写调查报告

4、交流

五、练习拓展:

修改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研读第二、三段

1、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了解到巫婆官绅祸害百姓的事实后,可采取归些办法惩治他们?

2、但西门豹采取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三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3)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4、想象说话:漳河边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过会怎么说?

5、西门豹还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总结,领悟人物品质:

现在谁来说说20xx多年前的西门豹为什么到现在还被人称颂?

四、练习拓展:

《西门豹,你真》

板书:

西门豹

巫婆官绅

为民除害

严惩首恶

给河伯取媳妇

破除迷信

年年闹旱灾

为民造福

兴修水利

西门豹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知识传授: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语。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复述能力。

思想教育:知道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为什么要将计就计。

教学准备

西门豹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语,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读书展示。

三、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记叙了西门豹在邺地,破除迷信,惩治首恶为民除害及兴修水利的事。)

四、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

小组交流集体讨论

(一)(19)调查情况了解原因。

(二)(1013)惩治首恶教育百姓。

(三)(14)开渠引水兴修水利。

五、交流字词重点内容。

荒()灾()徒()溉()慌()灭()

陡()概()谎()凿(业)部魏(鬼)部

荒芜田地因无人看管而长满野草。

灌溉 ……此处隐藏3484个字……“我也去送新娘”这句话含义深刻,你是怎么理解的?

5、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去看看西门豹是怎样去“送”新娘的?(请大家自读课文10~13段,边读边思考: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是以什么理由并用什么办法惩治的?在书上勾画批注)。

6、现在我就来检查一下刚才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问题的情况:

请先讨论:

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

7、请一个同学读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看图边想,西门豹是在什么情况下送巫婆和官绅头子去死的。

8、西门豹怎样当众“送”他们去死的.呢?也就是说以什么理由、用什么办法为民除害的?(默读11自然段,用1、2、3标出西门豹“送”巫婆去死的三个步骤)

9、是哪三个步骤?

10、第一步西门豹看新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1、第二步西门豹找了什么理由惩治巫婆?(用____勾出西门豹说的话)

理解句子:

⑴ 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⑵ 找了什么理由和借口来惩治巫婆?

⑶ 惩治巫婆最关键的话在哪里?从字面上看他说这句话时是以什么语气来说的?“麻烦”是什么意思?按这种理解该怎样读?

⑷ 西门豹内心深处真的是很客气的吗?那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态度强硬、不置分辩而没有商量余地?

⑸ 该怎样读这个句子(与刚才朗读比较)。

12、巫婆愿意去说吗?他会怎样?

13、西门豹第三步又是怎样做的呢?这里进一步看出西门豹怎样?

14、西门豹惩治巫婆的这一部分我们是以怎样的步骤来学习的?

15、下面就请按上面教的学法,自学西门豹惩治官绅头子这部分。(按小黑板出示的自学提示进行讨论)

16、就这样,西门豹借着送新娘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当众处死了“神害”的首恶份子,这样达到了什么目的?作为县官的西门豹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仅仅这样做够不够?对!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面对漳河站了很久。他又在想些什么呢?(小声读12自然段,他说了几次话?分别是怎样说的?用勾出)

17、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体会西门豹说话的语气和心情,同桌练读)

18、真是说者容易听者难啊!此时此刻,官绅们怎样呢?(看图想象说话)

19、看到此情,老百姓明白了什么?(读句子)

20、“从此,谁也……发大水”这句话进一步说明了什么?

21、学到这里,聪明的孩子们会清楚地认识到:西门豹借送新娘实际上做了什么?他送走的仅仅是两个人吗?

22、作业邺地的大官,他手握大权,完全可以直接杀了作恶多端的巫婆和官绅,可他却选择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借送新娘当众处死了他们,达到了什么目的?这个办法真巧妙啊!这叫什么办法?

23、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看书)

24、引读……日久天长,背景离乡的人们陆续回到这里安居乐业、辛勤耕耘,人们逐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25、通过两课时的学习,我们学完了这一课。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最佩服他的什么?

26、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第三课时

〖要点

总结全文,指导分段,感情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过程

略。

西门豹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溉、收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西门豹的民间故事资料

教师: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课件。

生字词课件

巫婆头饰,化妆胭脂、口红。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说说理解(战国时期魏国的官)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生字音)

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3.四人小组讨论生字音形义及词义(要求:互帮)师参与。

4.出示课件生字词,抽说音形义及词义。

旱灾:长时缺水造成庄稼死亡。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5.读生字新词

①齐读

②抽读

③去掉音节齐读

三、提出不懂的词,合作解决。

邺:古代地名。

开凿:大孔挖掘。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四、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层次意思。(给一定时间读书)

2.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3.抽说: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共探讨评议。(板书:发现灾情──调查──惩治──开渠)

4.齐读课文(注意目标1中词语读音,出示课件,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了西门豹被派去治灾,他调查弄清了原因,除害,开渠。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看看他是怎样的人。

二、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了解西门豹的品质。

1.自读勾出西门豹说的话及行动,想想表现了他什么品质?(给一定读书时间)小声说说。

2.研究(四人小组),教师参与。(根据课文)

3.探究(全班教师根据课文)。

4.读课文

①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③有感情齐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1.自己选伙伴组小组练习表演,师巡视发现表演好的。

2.选小组表演。

四、拓展

回家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

二、写字:

1.四人小组说说易错字或要注意的地方。

2.抽说

区别:淹──掩官──管早──旱姓──性

注意:睁(目字旁)溉(右边既)

3.书写

三、作业:回家听写。

板书设计

30 西门豹

善于调查研究

有智慧,讲策略

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为民办实事

《西门豹教案锦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