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实用】中班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时间:2023-04-25 12:07:10 收藏本文
【实用】中班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实用】中班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图片并大胆猜测故事发展的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废旧物品也可以变成有用的东西,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破皮鞋的图片。观察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对故事展开联想。

提问:你喜欢这只皮鞋吗?为什么?

二、分段欣赏故事

1、出示兔子,猜测小兔子的想法,讲述第一段故事。

提问:小兔子看见这只破皮鞋,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出示小松鼠,猜测它的想法,讲述第二段故事。

提问:小松鼠看见这只破皮鞋,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3、出示小鼹鼠。

①幼儿猜想:小鼹鼠也看见了这只破皮鞋,它的想法会和小兔小松鼠的想法一样吗?为什么?讲述故事,验证想法。

②幼儿猜想: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怎么打扮这只又脏又臭的'破皮鞋呢?教师讲述该段故事,印证幼儿的猜想。

③幼儿猜想:小鼹鼠要把打扮好的皮鞋做成什么?

4。提问:有了这么漂亮的皮鞋车,小鼹鼠会开着皮鞋车去干什么呢?①幼儿猜测故事进展。②结合图片讲述故事③小鼹鼠送小兔去上学,小兔是怎么说的?小鼹鼠给小松鼠送果子,小松鼠是怎么说的?

5。请小朋友给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三、和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小鼹鼠吗?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生活中还有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再利用?引导幼儿搜集废旧材料,开展制作活动。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听辨妈妈的声音,增强与母亲交往的体验,感受亲子活动的乐趣。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

3.尝试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表演故事,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角色对话。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来叫醒小熊。

教学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自制PPT课件。

2.小熊、熊妈妈、小鸟、老鼠、小狗、小鹿、大象图片和头饰。

3.故事背景图。

4.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熊跳舞》。

5.部分幼儿的'妈妈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活动(播放小熊打呼噜的声音)

师:嘘!小朋友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呀!现在都上课了,是谁在打呼噜?噢,原来是小熊在打呼噜呢!(在背景图上贴上小熊睡觉图片)那我们放个音乐把它吵醒吧!

2.播放《熊跳舞》音乐,是带领小朋友做律动。

师:哎呀,这么大的声音也没把小熊吵醒,到底谁能把小熊叫醒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妈妈的声音》。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故事第一段。

播放课件,讲述故事至大象走过,地都震动了,小熊还睡着。提问:

(1)小熊睡觉时谁来了?它们发出了什么声音?模范小动物声音及动作。

(2)小熊醒了吗?猜猜谁能把小熊叫醒呢?

2.欣赏故事第二段,感受故事中母子间的情感。

播放课件,幼儿听后提问:

(1)小熊醒来了吗?谁叫醒了小熊?她是怎么说的?

(2)小熊说了什么?

(3)表演对话:师扮演熊妈妈,幼儿扮小熊,用合适的声调、动作模仿它们之间的对话。

3.看图完整欣赏故事。

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让幼儿完整欣赏感受故事,进一步理清故事情节。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熊妈妈轻轻地说:"小熊醒来吧!"小熊就醒来了!"

(因为它是小熊的妈妈,每个孩子对自己妈妈的声音都是最熟悉的)

4.角色表演。

请7名幼儿分别戴上头饰扮演故事角色,表演叫醒小熊。

5.亲子活动:宝贝醒来吧!

请妈妈们入场,幼儿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头枕在胳膊上闭眼睡觉,听到自己的妈妈说"宝贝醒来吧"就伸个懒腰起来说:"噢,妈妈!我睡得好香呀!"跑过去拥抱妈妈。

三、结束部分

1.师小结: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是妈妈手心里的那块宝,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起来吧!

2.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随音乐快乐的表演唱,培养幼儿节奏感。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老爷爷、解放军、小朋友头饰各一。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小朋友好”“xx老师你好!”

2、演唱《欢乐颂》(练声)

3、班里来了三位客人,他们都是走着来的,看看谁来了?(出示卡片,教师表演)老爷爷老了,老爷爷怎样走?幼儿:“弯着腰来背着手,走呀走呀走呀走,一步一步慢慢走。”(教师给予帮助,让幼儿学说歌词,幼儿模仿,记歌词)

请老爷爷坐好,看看谁又来了?(教师表演解放军)解放军叔叔怎样走?幼儿:“挺起胸膛抬起头,走呀走呀走呀走,一二一二大步走。”(教师重复,幼儿模仿,记歌词)

请解放军叔叔坐好,看看谁又来了?(请幼儿表演)来了一位小朋友,小朋友怎样走?幼儿:“唱着歌儿拍着手,走呀走呀走呀走,蹦蹦跳跳朝前走。”(教师重复,幼儿模仿,记歌词)

4、教师重复歌词,幼儿记。听磁带或教师范唱一遍,幼儿模仿各种动作再听一次。

5、教唱歌曲,幼儿学唱歌曲并做动作。

6、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调动幼儿学唱兴趣。

7、集体表演唱,分组唱。

8、边唱歌边表演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新《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4 < ……此处隐藏4206个字……中得到结论"小黑熊真是没有礼貌,我们也都不喜欢小黑熊";孩子们从中学习到好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而不是蛮横无理;从故事延伸到生活中,孩子们自由讨论,说出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我们讲文明懂礼貌,比如乘坐公交车时给有需要的人让座,见到老师阿姨长辈要问好等等,生活中到处都需要讲文明懂礼貌,这样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绘本《我爸爸》 宋晓梅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想象、表演中感受读图与文的快乐、享受阅读的乐趣。

2、大胆的尝试运用“爸爸像………一样……….”描述爸爸,在绘本阅读中积累语言。(难点)

3、进一步萌发爱爸爸的情感,乐于赞美自己的爸爸(重点)

活动准备:PPT、各种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称:

一、师: 我听说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一个节日,是什么节?(父亲节),说说父亲节你为爸爸做了什么?

小结:爸爸有你们这样给他过节心里一定很开心,感觉很幸福是吗?

二、今天宋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一本很有趣的书,和爸爸有关的书,想不想看? (出示PPT)

1、这就是这本书的封面,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我爸爸)

说的响亮一点,是的说的很自豪,为爸爸自豪。

2、这是你爸爸吗?这是谁的爸爸?这是一位中国爸爸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不是的.?(头发是带一点黄色)还从哪里看出来?(他的眼睛是蓝色的)我们的眼睛是什么颜色?(黑眼珠,我们是中国人)

3、告诉你,他确实是一位外国爸爸,是一位英国大画家安东尼—布朗的爸爸,大画家安东尼-布朗把爸爸花子啊了故事书里,多有趣呀!他把爸爸画在故事书里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关于爸爸的故事。我们一起看

三、1、这就是我爸爸(PPT)看看,你觉得这个爸爸看上去怎么样?谁来说说!谁能告诉我他的杯子里会是什么?是茶吗?(咖啡)我们中国爸爸喜欢喝茶,外国爸爸一般喝的都是咖啡,你看看他穿的衣服,看看他的样子,长的怎么样?你们的意思是这个爸爸长的不帅,看上去懒洋洋的对吗?

2、可是安东尼说,这是我爸爸,他真得很棒,你们相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PPT)

提问:谁来了?(大灰狼)大灰狼来我们家了多可怕呀,可是你看看我把爸爸不怕,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这是个怎样的爸爸呀?(勇敢)我们继续看看他爸爸还有哪些本领(PPT)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大数卡、花朵图片、《找朋友》歌曲、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

学具:每人一个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0”娃娃。

1.今天郦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字娃娃排队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先请出数字朋友,请小朋友做拍手游戏,你拍几下,相应的数字娃娃就会出来排队了。

2.讲故事:数字娃娃排队。

(故事大意:数字朋友出去玩,大家都排好队,可是0宝宝排在哪里数字朋友都说不对,请小朋友帮帮忙。)出处讨论:小朋友,你们说“0”娃娃应该排在哪里?它们为什么不让“0”娃娃排在那里?

二、讨论“0”娃娃的含义。

1.它们来到花园里,花园里的花真多。数字娃娃要和花儿交朋友,你们来帮帮忙好吗?

2.老师指没有花瓣的花:“它应该和哪个数字做朋友?”

3.还有什么没有可以用“0”表示?

三、讨论“0”娃娃在生活中的含义1.教师:你觉得“0”娃娃像什么?

2.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多媒体ppt,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电话机上的“0”表示号码中的'一个数字。

(2)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四、“0”娃娃作用。

1.比较1、0和10,知道0不可缺少。

2.让小朋友操作0来让数字宝宝变大。

五、游戏“找朋友”

听音乐,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如果一样大,就拥抱一下。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掌握常见车的名称、外形;

(2)知道 110、119、120几种特殊号码及其作用;

(3)形成初步的交通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特种车图片、交通信号灯

(2)图片、110、119、120号码等。

活动过程:

Ⅰ导入

(1)出示特种车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①"你们见过这种车吗?"②"知道它们的名字吗?"重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自身经验大胆地回答问题。

Ⅱ幼儿第一次操作

(2) 教师清唱歌曲《汽车开来了》,幼儿倾听初步认识车辆的`名称、声音。

提问:①"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②"里面有什么声音?声音是什么样的?"重点引导幼儿正确说出歌曲里的内容。

Ⅳ分享经验

(3)出示停车场,互相交流提问: "停车场里都停了什么车?"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各种车的用途、特征(颜色、声音.......)等。

Ⅳ幼儿再次操作

(4)出示三种特种车辆(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及电话号码:110、119、120,认识相应得号码和用途。

提问:"这是什么车?它的声音是怎么样的?用来干什么的?不执行任务时开在什么地方?

请幼儿说说是哪种车的号码?在什么情况下拨打这个号码?

重点指导幼儿认识三种特殊车辆的外观、用途、声音及拨打的号码。

活动延伸:幼儿画马路上的各种车。

《【实用】中班教案模板汇编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