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汇总9篇

时间:2023-04-25 12:07:08 收藏本文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汇总9篇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汇总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中老生、花旦、丑角的外形及演唱特征。

2、能有情趣地模仿和表演,体验京剧欣赏和表演带来的乐趣。

3、萌发喜爱京剧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老生、花旦、丑角的录象片段;

2、道具:胡子、水袖、小丑帽、玉带、白鼻梁等;

3、老生、花旦、丑角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示花旦剧照,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见过吗?他与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演员们穿着这种特殊的服装,带上好看的道具边唱边做动作,这就叫戏曲,我们看见的这种叫京剧。

二、幼儿看录象,体验欣赏、模仿京剧的乐趣。

1、幼儿欣赏老生的片段。

(1)观察老生的打扮,找出特点。

(2)欣赏、感受老生的唱腔。

(3)模仿老生的表演。

:我们刚才学的这位脸上有长长的胡须,腰间佩玉环,脚穿厚底鞋,走路四方步的老爷爷,在京剧里叫老生。

2、欣赏花旦片段:

(1)介绍花旦:在京剧中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花旦。

(2)你们喜欢她吗?为什么?仔细看看花旦的打扮是是怎样的'?

重点介绍水袖:这长长的袖子叫水袖。

(3)模仿花旦的表演

(4)花旦唱戏时候的声音是怎样的?感受花旦的唱腔和表演。

3、欣赏丑角片段:

(1)刚才小朋友都笑了,能说说为什么吗?你觉得他那里滑稽?

有白鼻梁,带小丑帽,表演起来动作很滑稽,在京剧里他是个丑角。

(2)模仿丑角的表演。

4、介绍京剧。我们认识了三个京剧中的角色,京剧是我国的国剧,只有我们才有,很多的外国人也喜欢京剧。

三、通过模仿表演,巩固对三个角色的认识。

(1)你们表演的真好,要是能带上道具肯定会更好。

介绍道具,说说是谁用的道具。

(2)戴上道具表演。

四、结束:

按自己角色的表演特点边表演边退出教室。

活动延伸: 在其他领域中继续感受京剧带来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2.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变化和色彩及折叠剪的方法表现各国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活动准备:

1.2-3个外国娃娃或照片。

2.大地球仪一个或世界地图一张,京剧脸谱、有关京剧和中国功夫的音乐磁带、汉字卡片、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手拉手》的中文版音乐磁带。

3.长条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介绍中国文化。

以"外国小朋友来作客"为由,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通过大家的介绍,让外国小朋友了解中国鼓励幼儿从汉字、京剧、中国功夫等方面,通过舞蹈、表演、讲解等多种表达方式向外国小朋友作介绍。

2.寻找外国小朋友的家乡。

教师出示地球仪或世界地图,通过中国与全球的比较帮助幼儿感知地球很大。

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外国小朋友家乡的位置。

帮助幼儿了解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的人们(出示相应肤色的娃娃)

3.学习诗歌《我们手拉手》。

教师朗诵,幼儿倾听,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从教师的表情和声调中体会情感的表达请幼儿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诗歌内容。

教师配合身体动作帮助幼儿学习诗歌。

4.朗诵诗歌。

鼓励幼儿说一说听了诗歌后的感受,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来朗诵诗歌。

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请幼儿扮演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小朋友手拉手,伴随着《手拉手》的音乐摆动手臂,朗诵诗歌。

世界各国的小朋友在一起手拉手念着儿歌跳着舞真高兴,让我们把他们的样子用剪纸剪下来吧。

5.讨论尝试剪纸方法。

请幼儿想办法如何能一次剪出四个娃娃,而且每个娃娃都能手拉手不断开。

谁能剪出各国小朋友手拉手的'样子?讨论后幼儿动手进行尝试。

6.共同总结关键方法。

剪成四个娃娃手拉手,需要先将长条纸对折两次,然后在第一张纸上画上一个娃娃。

用剪刀沿轮廓将娃娃剪下,剪时注意不要把娃娃的手剪断。

打开纸后,用彩色笔把四个娃娃装饰成不同肤色的娃娃。

7.进行创作活动。

提醒幼儿在第一张纸上画出娃娃的样子,并注意在合适的位置上画上娃娃的手臂。

鼓励幼儿根据各国的特点,合理、大胆地装饰娃娃的脸和服饰。

播放《手拉手》的背景音乐,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8.共同布置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将每个幼儿的作品布置在一起,组成许多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同伴间互相介绍分享自己画的是哪些国家的娃娃手拉着手。

活动建议:

1.该活动为二课时。

2.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诗歌中朋友见面的问候语的学习要求,幼儿对外语问候语不感兴趣时,可改为"你好,你好,你们好",幼儿对外语问候语很感兴趣时,不但可以学说英语、日语,还可以增加法语等其他语种的问候语。

附:我们手拉手好大的地球,哪儿都有小朋友。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还有棕色皮肤的小朋友。地球上的小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你好,哈罗,欧哈又,我们一起手拉手。

大班教案 篇3

目标:

1、指导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描绘雪花自由飞舞的情景,以及表现雪花融化,变成水滴的特征。

2、启发幼儿感觉诗歌的意境,能运用肢体动作来模仿雪花飞舞的情景。

3、引导幼儿体会诗歌的结构,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纺编活动。

准备:

幻灯片课件,雪花头饰人手一个,录音诗歌。

过程:

一、谈话引出冬天下雪情景。

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二、欣赏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1、出示一片雪花。

(点击一片雪花)今天有位客人来我们大班做客,是谁呢?(一片雪花)

(点击雪花图二)雪花美吗?它能自由飞舞,飘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点击图三)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想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吗?去干 ……此处隐藏1775个字……、通过看看、猜猜、说说,激发幼儿认识、了解姓名的欲望,引导幼儿大胆地交流关于姓名的由来,了解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 学着取名字。

准备:

1、 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名字写法、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 写有幼儿名字的小纸片

过程:

一、寻找名字的秘密

1、出示黑板看看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2、 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吗?(幼儿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的句子响亮、神气的来表达)

3、 这些名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4、总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名字都是有两个字或者是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名中有个别字是一样的,有的姓是一样的。

二、寻找姓的秘密

1、你们姓什么?

2、你们的姓是怎么来的?(姓爸爸的,姓妈妈的)

小结: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妈妈姓。

3、能不能把名字前面的一个字改掉呢,为什么?

4、除了你们的姓之外,你还知道有些什么姓?

(幼儿举例,教师写出黑板上没有的姓氏,当幼儿说出黑板上的姓时,教师把这张卡片拿出来,让幼儿了解)

5、教师总结:我们中国的地方可大啦!一共有13几亿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那么多的姓我们就叫他百家姓。

三、说说名字的秘密

1、每一个名字都有秘密,我先考考小朋友,你们知道李老师叫什么名字?我的名字里又有什么秘密吗?

2、说说你们自己名字里的小秘密(请个别小朋友说说)

3、老师说几个小朋友的名字 ,请你猜猜他们名字里的小秘密?(顾加、王喆、范璐仪)

4、出示图片:李老师画里也藏着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就在你们当中,你们猜猜画里是谁的名字?

5、小结:原来我们的爸爸妈妈不是随随便便给我们取名的,都是有一定意义的,表达了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和对我们美好的祝愿。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知7的分解组成。

2、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3个猴子图片、桃子(磁性教具)、桃胡、盘子、彩笔、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说小猴荡秋千的手指游戏,

教师:好了,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张老师,刚才我们说的手指游戏的名字是什么?(小猴荡秋千)嗯,小朋友说的很好,小猴子都在一起玩,可是渐渐地一起玩的小猴越来越少,最后一个都没有了,它们都去哪了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想)。张老师也不知道,不过小猴的妈妈知道,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好不好?

二、基本活动

1、教师出示小猴图片,

教师:这位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月月和星星,今天它给两个猴宝宝摘了7个桃子回来,叫小猴回来吃桃子,(哦?原来啊,小猴都回来吃桃子去了),吃完桃子,小猴想拿着这7个桃胡去玩,可是猴妈妈不知道该怎么给两个猴宝宝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好不好?

2、幼儿操作,

教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七个桃胡,想想如果你是猴妈妈,你要把这7个桃胡给两个小猴分完,该怎么分?分好的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来,张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我们看看谁在分的时候又安静又快,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去动手分。

3、教师提问:

教师:分好的小朋友面向老师坐端正,我看看有多少小朋友分好了,嗯,咱们晶晶班的小朋友都很棒,所有的小朋友都分好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把你分的.结果告诉老师,(幼儿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记录下幼儿说的结果,)

4、教师:好了,小朋友们有这么多分法,你看猴妈妈多开心啊,她想,有这么多分法,以后我就不愁给宝宝分桃胡的事了,可是,我一时记不住这么多方法,你们能记住吗?(能)

好,张老师就来考考我们小朋友,(当老师说给月月分几个,你们不说话,转过身用手里的桃胡告诉老师你的答案,比如,当我给月月分一个的时候,星星就分六个,你们就把桃胡分成一和六两组,分好的小朋友就立刻转过身来坐端正,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明白了吗?) 好了,现在我看看谁分的又对又快,给月月分两个、月月分四个、月月分五个......

5、恩,我们班小朋友都特别聪明,可以又快又准确的给小猴子分桃胡。可是,猴妈妈没有记住,我们一起来帮她找个更好的记忆办法,好不好?(好),那我们现在来观察一下两只小猴分到的桃胡数有什么特点,先看左边(也就是小猴月月这边),你发现了什么?(从上往下数,数字逐渐增大,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依次大一,)这种的排列我们把它叫做递增,再看看右边(也就是小猴星星这边),你发现了什么?(从上往下数,数字逐渐变小,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依次小一),这样的排列我们把它叫做递减。

6、知道了什么叫递增和递减,我们现在一起来跟老师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老师说,小朋友,我问你,七可以分成几和几,请小朋友们按照递增的顺序从一开始回答,说,张老师,我告诉你,七可以分成一和六,依次往下进行,明白了吗?

7、小朋友们帮助猴妈妈解决了难题,你看猴妈妈多开心啊,你们开心吗?

三、巩固练习

1、既然咱们班小朋友这么厉害,那张老师倒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老师每人都准备了一份题,和刚才玩桃胡一样,请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每人拿一份题,一人一只彩笔,做完之后立刻转过身来,老师就知道你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2、教师讲评幼儿作品。

四、结束活动

今天晶晶班的小朋友表现这么棒,张老师想奖励一下我们班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师会奖励什么呢?那就请小朋友们排好队到院子里去看看吧。

活动反思: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汇总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