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实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编6篇

时间:2023-04-25 00:11:23 收藏本文
【实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编6篇

【实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含义,明白任何事务、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点的。

2.喜欢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取长补短。

3.体验婚嫁带来的喜悦气氛和抬轿子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欢庆音乐一段。

2.《老鼠娶新娘》系列图画。

3.故事背景音乐一段。

4.汉字卡片:太阳------照;乌云------遮; 风------吹; 高墙------挡;老鼠--------打洞; 猫-------抓;

取长补短

活动过程:

1、导入: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你来听听看在这段音乐里人们会在做些什么事?

幼儿讨论(高兴的事、结婚)都是高兴的事情,今天老鼠村也发生了一件高兴的事情!

(2)_出示图片:花轿

提问:什么时候会坐轿子?今天老鼠美叮当也坐上欧陆花轿,当了新娘。

2、老鼠娶新娘

(1)美叮当要出嫁了,她要找一个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出示循环图)她找到了太阳、云、风、高墙、老鼠小阿郎、猫。你们觉得他们中间谁是最强大的新郎呢?为什么?

(2)美叮当到底会嫁给谁呢?我们来听听故事。

讲故事(边讲边演示图片,故事背景音乐轻轻响起)

提问:你觉得在这个故事里谁是最强的新郎呢?他有什么本领?幼儿讲到谁就出示子卡。

小结:他们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分别是……,但是没有人是最强的。

3.最强的你:

小朋友你们有最强的地方吗?我们把最强的地方叫做长处,你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吗?每个人都有长处,有长处,可真好,因为长处会让我们很棒。

4.不强的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但每个人也有不够强的地方,我们把不强的地方叫做短处,你知道你的短处是什么吗?请2—3个幼儿回答。你们能够知道自己的短处,真好,因为只有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

5.朋友圈:

我们都有长处和短处,今天老师带你们来玩一个朋友圈的游戏(用你的长处去帮助别人,你的短处请别人来帮助你,这就是取长补短)出示子卡。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我们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时,就会变得很强大。

6.美叮当的新郎。

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人,那美叮当到底该找谁当新郎呢?(可提示:找不到最强的,但可以找最喜欢的,谁最喜欢她呢?)美叮当嫁给了老鼠小阿郎,他们结婚了!看图片(结婚音乐起)

7.游戏:《抬花轿》

美叮当坐着花轿结婚了,我们也来玩抬花轿的游戏。

游戏开始:选一个女孩子来当新娘,新娘抛绣球选新郎!请2个男生来抬花轿,迎亲队伍出发了!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绝句》

活动内容:古诗《绝句》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

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开

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三、结束

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幼儿园大班教案语言《花园里有什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春天的美好景象。

2.尝试续编散文诗,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1.课件-花园里有什么

2.绘画材料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花园里有什么

教师: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花园里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散文诗《花园里有什么?》

1.教师朗诵散文诗,幼儿欣赏。

2.教师:春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

如,柳树姑娘长长的辫子在微风里飘来飘去,蚱蜢在草地里学跳高。

3.教师播放散文诗,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三、续编散文诗《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1.教师:春天的花园里,还可以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

闻到些什么?

(如听到布谷鸟的叫声、

小溪在欢快的歌唱、闻到百合花的清香、泥土的芳香等。)

2.幼儿 ……此处隐藏1110个字……面,猜测故事师:在一个美丽的小镇上就发生了一件这样奇怪的事情,看看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2)幼儿观看PPT,猜测故事内容。

3)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初步讲述自己看PPT后所理解的故事内容。

三)师生共同阅读大书,完整理解故事内容。

第1页:这是一锅美味的汤,从那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

第2页:花婆婆是谁?为什么汤婆婆要把汤带给她喝?

第3页:汤婆婆出门了,她把汤放在马车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4—5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这几页,): 画面上多了哪些动物?老鼠为什么要追着马车跑?后面又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第6—7页:后面依次请幼儿分析每一页多出了那个动物?谁在追着谁跑?为什么狗要追猫?为什么警察要追狗?

第8页:观察画面,引导幼儿发现又多了一个菜婆婆,菜婆婆为什么要追警察呢?请幼儿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画面。

第9页:花婆婆不在家,汤婆婆会怎么做呢?请幼儿猜测讨论。

第10——14页,连续出示引导幼儿讨论,汤婆婆现在在那里?老鼠)狗。猫都在那里?为什么小动物跑到了车顶上?最后是谁把这锅汤喝完的.?喝汤人的心情怎样的?汤婆婆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四)完整阅读书,巩固理解故事内容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夸”瓜“,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图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关、瓜各若干。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活动难点:发音易混淆的字音。

四、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交代规则: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

2.学习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

(2)绕口令讲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绕口令1——2遍。

3.绕口令游戏

(1)分组开展游戏。

将小朋友分成“东关队”“西关队”两队,采用轮流念绕口令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

(2)教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轮流接说绕口龙,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教师:西关队种冬瓜

幼儿:东关队种西瓜

教师: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幼儿: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4.小结

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关、夸、瓜)

教师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的句子,念起来较呦口,念快时容易念错,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就会读得又快又准又好。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感受语言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水滴图片,雪花图片,云朵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看有没有聪明的小朋友猜出来,仔细听喽。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是什么呀?

二、完整讲述故事,并提问师:对啦,是小雨滴呢,我们的小雨滴想去旅行,但是,他们没有脚,也没有翅膀,也不像我们的小朋友,家里有汽车,你们说,他们要怎么去旅行呢?

师: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我们小朋友讲的这些答案。先听一听这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小水滴旅行记》。

(一)、完整讲述故事讲述从“我们是小水滴……一直到结束。”

(二)、提问

1、师:小水滴是怎么旅行的?谁来帮助他们的?嗯,太阳公公,风爷爷

2、那太阳公公,风爷爷是怎么帮助他们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看看是不是小朋友讲的那样。

三、出示图片,分段讲述故事,并提问

(一)、分段讲述第一段,并提问讲述从“我们是小水滴,一直到我们都变成了水蒸气。”

1、师:嗯,是太阳公公在帮助他们,太阳公公怎么帮助他们的?

2、师:嗯,放出了万道金光,小水滴变成了什么?他们怎么会变成水蒸气呢?

师总结:嗯,因为太阳公公就像一个大火球,小水滴碰到他肯定很热,一下子就变成了水蒸气,就像我们家里烧开水一样,水烧开后,盖子一打开,盖子的反面都是水蒸气。我们继续听故事。

(二)、分段讲述第二段,并提问讲述从“飞呀飞呀到下雨了”

1、师:小水滴现在来到哪里旅行了?

2、师:在天空中,但是,小水滴变成了什么样的?为什么呢?

3、师:嗯,变成了云朵,是谁在帮助他们在空中飞的?

4、师:嗯,是风伯伯,但是,风伯伯吹的风太冷了,有的胖胖的小水滴们卷成一团,但是因为太胖了,在天空中,越来越沉,最后,又掉回到地面了。现在,小水滴变成了什么?

5、师:嗯,小水滴变成了雨,雨可有帮助了,我们的花儿生长需要雨水,鱼儿也需要雨水,农民伯伯也需要雨来帮助他们灌溉植物。哎,你们说,小雨滴还会变成其他的'吗?

(三)、分段讲述第三段,并提问师:我们再来听一听小雨滴的旅行记,看看小雨滴还会不会变成其他的东西?

讲述从“冷风越刮越紧到结束。”

1、师:小雨滴变成了什么?

2、师:嗯,变成了小雪花。为什么会变成小雪花的?

3、师:嗯,风刮的越来越紧,我们小朋友在外面玩,被风一直吹一直吹,很冷很冷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要被冻僵了?我们的小水滴就是因为被冻僵了,所以变成了小雪花。那么冷,这时候,谁又来帮助他们了?

师:嗯,太阳公公,我们在冬天的时候,最喜欢太阳公公了,被太阳公公一照,全身暖洋洋的,我们的小水滴也是一样的,被太阳公公照一照,马上就暖和起来了,就不会被冻僵了,所以又变回了小水滴,回到了大海的家里。

师总结:小水滴遇到巨大的热量的时候,它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飞到空中,天空中很冷,又被风伯伯吹,他们抱在一起,就变成了云朵,但是,云朵一直被风伯伯吹着,一直很冷,就会从天空中掉下来变成雨,雨遇到特别寒冷的时候又会变成雪,雪被太阳公公照一照,又会重新变回小水滴了。云,雪,雨都是小水滴的不同种形态,它是一直不断循环的。

四、活动延伸:再次完整欣赏故事,并通过自己理解把小水滴旅行记画出来并愿意与小朋友分享。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听完故事之后,老师会发给大家一张纸,请你们把小水滴旅行中遇到的事情,用画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师:画完画的小朋友把你的学号写上在背面。老师请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下自己的画,讲一讲自己的画,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这么画。

《【实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