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关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4篇

时间:2023-04-25 00:11:10 收藏本文
关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4篇

关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1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教案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严密而精巧的结构。

2、了解有关花卉的知识,提高调查实践、动手实践能力。

3、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教法学法:⑴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严密精巧的结构、准确严密的语言。

⑵课文是一篇介绍花卉知识的说明文,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宽,让学生收集有关花卉知识,将本文的学习与调查实践、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3、课时安排:两课时

4、教具准备:投影仪或多媒体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㈠、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借助多媒体演示自然界中万紫千红的花,激发兴趣。

2、交流课前收集的描绘花儿色彩的古诗文。

㈡、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可默读,可小声读),边读边思考投影上的思考题:

(显示投影):

1、课文从哪几个角度来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和其他颜色的科学原因?在此基础上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设计该题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结构的精巧)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作者借来作为标题,而且贯穿全篇,引起每一层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计该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标题的精妙,并进一步领会文章结构的严谨。)

学生先自主阅读、思考,画出结构图,然后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第一题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请小组代表上黑板板演(图形可不拘一格,只要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表示文章结构即可),然后教师用投影出示自己归纳的结构图与大家一起交流.

第二题指名交流,一位同学不可能回答完整,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要拘泥答案,学生回答得有道理即要肯定。

㈢、自主质疑

人们说:“发现一个问题不如提出一个问题有价值”,读了本文,你对课文内容还存有什么疑惑吗?

(学生自主质疑,交流讨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释疑。)

㈣、小结全课

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归纳小结。

㈤作业设计: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按照课文主体部分的顺序,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分头从六个方面承担任务,试着去探讨、拓宽课文涉及的内容,查阅资料,请教生物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请教有经验的花工师傅等皆可以,收集课文中未讲到的关于花卉的知识,为下节课作全班交流和写作花卉知识短文作好准备。

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

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及结构的精巧。

二、赏析语言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你能从文中找出几例来说明吗?

1、教师投影,出示自己赏析的例子和学生一起交流。

2、学生仿照教师的赏析,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赏析,然后教师引导大家作全班交流。

三、拓宽迁移

1、按照第一节课后的分工,六个小组的同学先把自己收集的关于花卉的知识在本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2、学生根据自己在调查实践中形成的新认识,以及同学的介绍,学习课文的结构方法,另设题目,写作相关的花卉知识短文。

(教师可从中选择一些写得较好的文章,在班上举办一次花卉知识短文展览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情趣。)

四、作业设计

学习本文了解了一些花的知识后,引导学生选择一两种自己喜爱的花,亲自栽培,定时观察,注意花的点滴变化,并坚持写好观察笔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以本文为例,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二)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事理说明文的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

(三)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不少同学都熟悉一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曲(板书课题)。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曾经影响过一代人。歌曲中花儿红的原因是用青春的血液浇灌的结果,形象感人。可自然界中的花儿为什么会呈现万紫千红的颜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介绍这类知识的说明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种复杂的事理说清楚的。

(二)整体感知

1.字词教学

萎谢(wěixiè):(花草)干枯凋谢。

柔嫩(róunèn):软而嫩。

灼伤(zhuósh1ng):烧伤、烫伤。

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

(学生阅读后小结)

第一部分:(第1段),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

第二部分:(第2—10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第三部分:(第11段),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作概括。

3.第二部分“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自然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从哪些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归纳)

(1)物质基础(第2—4段)

(2)物理学原理(第5段)

(3)生理需要(第6段)

(4)进化观点(第7段)

(5)自然选择(第8—9段)

(6)人工选择(第10段)

4.作者从这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了科学说明,我们追寻作者的思路,这六个方面的先后安排有没有他的用意?

(学生讨论,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结:这六个方面是按由内到外、由主到次,由花儿的自身条件到外部因素的顺序排列的。因此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2—7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是由内部的种种条件和因素决定的,而首要因素是“物质基础”。

第二层(第8—10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外在原因。

5.(讨论事理说明文的顺序问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是说明一个事理,花红是表象,内在原因是本质,比较抽象,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顺序,就 ……此处隐藏1934个字……。)

(如第四段说明白花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花色由白变红,“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引起花色的变色;“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一般”修饰“花”,表示特殊情况除外等等。)

6.研读赏析倒数第二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本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②本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③本段列举牡丹、大丽花、虞美人三个典型事例,从那几个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比较,突出了选择的显著成就。

④本段的说明结构是怎样的?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②人工选择在加速花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③时间长短、形状色泽、品种优劣。

④总--分的结构。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必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祖璋

设疑-------------解释-----------总结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1)内部原因(分)①物质基础 ②物理原理 ③生理需要 ④进化观点

(2)外部因素 ①自然选择 ②人工选择

(总)大自然的杰作和人工培育的结果。

小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

3、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4、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

教学难点

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

2、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及作者。)

2、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简介作者:贾祖璋,浙江人,生于是1901年,是我国老一辈生物学家和著名的科普作家,写过大量生物学著作。

2、读准字音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三棱镜( ) 裸子( ) 虞美人( ) 蕊( )

花卉( ) 分泌( ) 芙蓉( ) 萎谢( )

3、课文的标题是运用了哪种修辞?有什么作用?

(学生抢答后,教师明确:本文标题是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文中多处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问,作用是什么?

(学生抢答后,教师明确:这种反复设问的手法,不仅使说明的中心得以强调突出,层次清晰,而且使文章具有明快的节奏感,增添了艺术情趣。)

4、课文标题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作者从哪几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学生抢答后,教师明确:标题在文中出现了七次,分别从以下六个方面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这六个方面。)

四、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1、读读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会有色彩缤纷的花朵?

(这是每小组的必答题。教师给同学们分好组:第一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第二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5—6自然段;第三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7—9自然段;第四组的同学仔细阅读课文第10自然)

(1)小组派代表回答,大家一起明确:

——第2—4自然段从有无色素的角度解说,花青素酸性时,花是红的;花青素碱性时,花是蓝的;花青素中性时,花是紫的;胡萝卜素时,花是橙、黄色的;无色素时,花是白的。

——第5段从波光反射角度说,酸性花青素反射波光是红的;碱性花青素反射波光是蓝的;中性花青素反射波光是紫的;胡萝卜素反射波光是橙、黄色的;无色素反射波光是白的。

——第6段从生理需要的角度说。承接上文的反射作用,说明各色花反射波光是为了保护自己,这与上文花色素或其它色素有关。

——第7段从发展过程的角度说,裸子植物原始形态的花色以绿色为起点,分别向长波一端和短波一端发展,如图:

红→ 橙→ 黄 → 绿 → 蓝 → 靛 → 紫

——第8—9段从昆虫作用角度说,由风媒花——到虫媒花,花色素淡到颜色显眼。

——第10段从人工选择角度说,增添多色品种。

2、师:从课文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花儿这样红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回忆说明文写作的顺序,再一起来研究这六个方面的说明是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明确:

所谓事理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文章。这类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所要说的“理”,而要阐释这个“理”,就要安排好释理的顺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本部分运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内因到外因,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3、根据咱们对课文的分析,现在请同学给课文理清结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课文按设疑——解释——总结的方式安排材料。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第2一10段):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部分(第1l段):概括花红的原因,总结全文。

五、课堂练习

(附练习一份)了解句子采用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等。

六、梳理巩固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中的部分题目。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祖璋

一、内部原因: ①物质基础 大

②物理原理 自

③生理需要 然

④进化观点 杰

二、外部因素 ①自然选择 作

②人工选择

设疑—————————解释————————— 总结

《关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