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热门】科学教案三篇

时间:2023-04-24 12:07:42 收藏本文
【热门】科学教案三篇

【热门】科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1

一、 教学目标:

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 通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10n的特征以及科学计数法中n与数位的关系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 探索 发现:(大 家帮 老师解决下面一个问题:)

20xx年十一黄金周我国外出旅游人数为178000000人次,人均消费448元,请计算全国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消 费总额为 元.(谁上黑板写出你的答案,师点评)

你知道科学记数法的一般形式吗? ;(教师点拨)

a、n满足的`条件是:a: , n: 。 (小组讨论解决)

判断下列数据的记数方法是科学记数法吗?(是打、否打)

1、3.5103 ( ); 2、0.5106 ( );

3、30.3108 ( ); 4、10102 ( ). (自主练习,学生讲评)

(二)、攻克新知: (一)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别忘了同你身边的人探讨啊!

A: 100=10( ) B: 320=3.2100=3.210( )

1000= 10( ) 4050=4.05 =

10000=10( ) 52000= =

如何确定n的值 (本环节采取自主解决后,组内讨论订正,然后选代表到黑板板书)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51000000000= 2、3705000= 3、57 2.5= .

(自己练习后教师批改,一组批改一位,然后相互批改) (二) 相信你!能写出下列各数据的原数

1、天安门广场面积约是4.4105 平方米,原数: ;

2、北京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105平方米,原数: ;

3、某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8,整数位是 位.

(三) 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我们身边的数据呢?

1、我们会场有3百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2、我们学校有2千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3、13亿又该怎样表示? .

(四)生活中的数据我也能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 1、(1)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占地 面积为170000平方米,藏书约为25000000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以上数据.

(2)调查本校的人数,如果每人借阅10本书,那么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大约可以供多少所这样学校的学生借阅?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

2、一个正常人的平均心跳速率约为每分钟70次,一年大约跳多少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结果,一个正常人一生心跳次数能达到1亿次吗?

(先自主解决,再组内交流解决,注意学困生,最后黑板板书,教师点拨)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7400000= ,40亿= ;

4、写出下列各数据的原数: (1)一天的时间为8.64104秒,原数为 ; (2)全球每年约有5.771014立方米水转化为大气中的水蒸气 ,原数是 ;

(五)、合作探究: 1、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约为 959.7万平方千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平方千米, 又可以表示为 平方米.

2、估测你所在学校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国的陆地面积相当于多少所这样的学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A组:书中202,1题。203,2题。

B组:书中203问题解决

C组:课外题

六、教学反思:采用多种方法,如口答, 练习,讨论交流包括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等,重视学生能否从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反馈给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 词, 理解生字、 词在文中的意义。

2、了 解文中介绍的有关“24 小时” 的科学知识。

3、品味文章准确、 简洁、 生动的语言特点。

4、感悟本文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当你再次聆听这熟悉的《明日歌》 的时候, 你是否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走进《科学 24 小时》, 让我们一起呼吁: 珍惜时间!

二、 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梳理本文思路。 (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 文章以浓郁的文学笔调,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为读者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24 小时” , 并蕴涵着深厚的人生哲理, 请谈谈你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

2、教师借助导学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读写情况, 并强调重点读音和字形, 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奏鸣 晨曦 妩媚 屏息聆听 普照寰宇 谆谆诱导 斤斤计较

3、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

三、 品味语言, 感悟哲理。

1、本文介绍了哪些“科学 24 小时” 的相关知识?

(1)学生自己思考, 再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简要介绍有关 24 小时的科学知识。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 师生适当补充。 (明确: 介绍了科学 24 小时的成因、 特点及规律等相关知识; 蕴涵着珍爱自己的和他人的“24 小时”, 以各自的最佳方案, 最合理而有效的去使用, 一分一秒也不要间断的人生哲理。)

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 简洁准确。 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说出喜欢的理由, 并做简要分析。 可能。

(1) 宇宙间, 似乎一直就在奏鸣着永远不会终了 却又听不见的奇妙乐曲。(此句中的“一直”、“永远不会终了 ”、“却又听不见”, 准确表达运动、 时间的特点及其永恒美、 迷离美。)

(2)“24 小时”, 不大, 也不小。 因为人民都把太阳正射的时刻作为登第正午 12 时,所以地面上的经度每隔 15 度, 时间就差一小时; 平行于赤道的一整圈地面上, 经度总共差 360 度, 同一时刻的时间便正好相差 24 小时(本句用地域概念“当地” 和一系列数字和副词“正好”, 准确的介绍了 24 小时的相关知识。)。

(3) ……它用那强烈而轻快的旋律, 伴和着所有星星自转与相互绕行的优美舞步…… (本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宇宙运动” 这一哲学概念形象的比拟为“奇妙乐曲”, 伴和着“优美的.舞步”, 把本来深奥的概念变得形象、 易懂。)

(4) ……它将驮着你飞翔 4 万公里……不停的绕着太阳兜圈。( “驮”、“兜圈” 等优美词语不仅将地球人格化, 而且简洁、 生动、 形象、 富有表现力。)

(5) 第六自然段, 大量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写日出用“妩媚”, 写日落用“迷人”,写天气用“万里无云”、“风平浪静” ……简洁形象, 文采斐然。 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下列的形式来完成:“我喜欢--------, 因为它运用了--------的修辞,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教师小结: 拟人化手法、 优美词语的运用及描绘性的语言, 使文章既通俗易懂, 又妙趣横生。 注意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习这种方法。

四、 拓展运用

读完本文, 你对时间一定有了 全新的认识, 在你的心中, 时间是什么? 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 请你列举历史上珍惜时间的故事, 并结合本文, 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示。(学生积极发言)

师: 在我们的心中, 时间有着无数个鲜活的形象, 不论它是什么, 只要你能做到“不叫一日闲过”, 时间便掌握在你的手中。

五、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 整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警句、 谚语, 诗文。

板书设计:

科学 24 小时

主要内容 24 小时的由来 规律 特点

写作特点 拟人化手法 词语优美

语言通俗易懂 妙趣横生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五、小结本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热门】科学教案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