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时间:2023-04-22 00:12:39 收藏本文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袋麦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

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解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

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充分朗读,读通读顺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书写。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动物对麦子不同的处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引出麦子的童话。

1、 游戏导入:

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叫我说你猜。我说一句台词,你来说说出自哪个童话故事。

小女孩和她奶奶一起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魔镜呀,魔镜呀,请你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白雪公主》)。

只有黑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蒲公英〉)

(看来,中外优美的童话故事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心田,伴随我们渡过幸福的童年,请继续猜。)

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是我的收获。”——

预设一:如果学生能答出来,顺势揭题,并肯定学生会学习,能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

预设二:如果学习答不出来,教师谈话导入,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个童话故事,一起读课题。

2、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土地爷爷给大家带来了三袋麦子。这三袋麦子将要作一次 长途旅行,在旅行中他们会有怎样不同的命运呢? 教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麦”正音 “子”,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麦子的故事。

1、下面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

(1)标出自然段,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倒字。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同位互读生字。

3、检查自读情况:

(1) 媒体出示生词,

(2) 认读生字词

(3) 这些词语的意思哪些你已经懂了,是怎么弄懂的?

(4) 动作演示,指导看图,联系上下文,换近义词等理解词语。

(5) 挑战难关,暴露缺点。你认为哪个句子最难读,就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4、指名开火车读,师生评议,相机正音。

5、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一件事。

三、抓关键词,品读课文,理解麦子的不同处置

1、研读关键词语

读书要细心读,每一遍都要有新的感受,你们想不想这样读书?三袋麦子是相同的,在小猪、小牛、小猴的眼里麦子一样吗?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他们眼中的麦子。

引导学生读好“黄灿灿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三个词语。

2、趣读小猪处理麦子。、

(1) 出示小猪图,小猪看到麦子会想到什么,他怎样喊的?

(2) 真开心啊,联系第一段,说说他为什么这样开心?

《三袋麦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四、三读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三袋麦子》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三袋麦子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此处隐藏5950个字……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在节日里你们最希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谁)送(什么)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土地爷爷说今天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旧知,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精讲课文。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读全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确,读连贯。

2、读熟后再快速地默读课文,网络课件出示教学要求,学生自学:

边读边思考下列三个问题。并找出描写小猪的句子,用“_”划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划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划出来。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他们的心情如何?分别是怎么想的'?

(2)、他们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

3、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描写小猪的句子,指名回答。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7)、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哈哈大笑)(看课件录象)

(8)、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你们喜欢这样的小猪吗?

(9)、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因为它又胖又懒。现在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因为他憨厚可爱,还是个美食家,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

指导朗读:用喜欢的语气朗读描写小猪的句子,读出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

看看大家是否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一读句子,找一找关键词,认识了一头憨厚老实的小猪,最后通过品读来再次体验小猪憨厚可爱的性格。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的段落。遇到不懂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以小猪为教学突破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把学习小猪段落的方法迁移到学习小牛和小猴段落上。)

4、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部分。(学生自己点击课件自学)

汇报:

(1)、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

(2)、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3)、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下地)

(4)、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

(5)、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牛和小猴的?

小结:虽然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但它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

指导朗读:现在我们就是课文里的小牛和小猴,读出我们当时开心的样子来!

(设计意图:该环节设计体现了课改的三个维度,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自己进行实践,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在学习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5、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6、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面对不同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总结。

1、让学生口述故事的内容。(课件展示全篇课文动画)

2、学完这个童话,你懂得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整体,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中渗透思想教育。)

(四)拓展延伸。

1、课前老师说这节课谁表现好,土地爷爷就送他礼物。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学了这个故事后,你一定更聪明了,你会怎么处理你那口袋麦子呢?

2、课后续写《三袋麦子新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让学生的心态得到开放,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解放。)

附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小猪 小牛 小猴

吃光 慢慢吃 种下地

憨厚可爱 节俭 聪明,能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学生一目了然。)

《三袋麦子》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学习馒饼等10个生字。

2 知道对事情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得到了礼物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文,把生字用横线标出来,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读准下面的生词:

馒头 烙饼 迫不及待 饱满 保存 麦囤

粮食 防止 舔嘴唇 自豪 收获

四、 学习课文

1 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课文,想一想: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小猪、小牛和小猴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反馈。

(1)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小猪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从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中,你感受到什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6段。

(2)同样的方法交流: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小牛和小猴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3、4、7、8、9段。

3小猪、小牛和小猴中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4要是你收到这份礼物,你会怎么做?

附: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小猪吃光了

小牛剩一半有备无患

小猴堆满囤有远见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合集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