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六篇

时间:2023-04-20 12:07:17 收藏本文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六篇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根据画面配音。

2、创设情境,自主感悟,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

3、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学习难点: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设计理念:

1、以“称赞”为基点,自主感悟“称赞”的神奇魅力,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课中学生也在不断地获得“称赞”,体验快乐。

2、朗读感悟,积累语言,在情境中为画面配音,内化语言,升华情感。

3、寻求“称赞”与“鲜花”的相通点,让“称赞花”绽放在课堂中,绽放在生活中,美丽自己(他人)的人生。

课前准备:头饰、实物(苹果)、课件。

课前谈话:听音乐《金孔雀》,学生边歌边舞。

预设过程:

二、欣赏“称赞”语,导入“称赞”。

1、配乐欣赏“称赞”语。

你真棒!

你真能干!

你真会观察!

读得流利极了!

你的声音太好听了!

你的字写得非常漂亮!

(2) 小朋友,自己大声读读屏幕上的话儿,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有叹号;都是夸奖、表扬别人的话)对呀,夸奖、表扬也叫称赞,称赞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他能带给我们快乐与幸福。

(3) 下面我请6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些称赞别人的话儿。学生依次读句子,读得好老师送小花。(你读得真好,送你一朵小花;声音真响亮,也送你一朵)

(4) 我们一起读一读。

2、 昨天我们在童话故事中认识了两个可爱的小动物,那是——小刺猬、小獾。他们赢得称赞了吗,那么是谁称赞谁呢?

三、 欣赏故事,整体感受。

1、 请小朋友把书本翻到85页,昨天我们已经读过这个有趣的故事了,我相信今天会读得更正确,更流利。下面请三位小朋友合作读故事,一生读旁白,一生读小刺猬的话,一生读小獾的话。

2、 分角色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静静地想。

3、 交流:他们获得称赞了吗?谁称赞谁?

相机板书:

刺猬————————小獾

(对!他们是相互称赞。你听得真仔细!送你一朵美丽的花)

四、 朗读感悟,体会“称赞”。

导:小刺猬、小獾是怎样相互称赞的呢?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找找他们相互称赞的话。划下来,多读几遍。

2、交流:谁来读一读他们相互称赞的话?

相机出示:

●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3、 朗读感悟第一句。

出示: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獾,男生当小刺猬,也来称赞称赞我。读

(3)故做惊喜状,“真的吗?”小獾——高兴极了。小獾此时非常(惊喜、高兴……)齐读。

①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再自由读读1——4段,想象说话。(小獾已经做了三个小板凳,但是很粗糙,看!一边高一边低,他觉得不满意,有点灰心,泄气。他听到小刺猬的称赞,高兴极了!

②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值得称赞吗?

(用上“虽然……但是……)说话。

4、这是发生在清晨的事儿,让我们拿起书本齐读1——4自然段。

5、引读(傍晚,——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里走。小獾非常感谢小刺猬,他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小刺猬连忙从背上取下——两个大苹果,送给小獾,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称赞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6、朗读感悟第二句。

出示: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1)师拿出两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让生闻。你闻一闻,怎么样?(很香)你呢?(香极了)这就是小刺猬采的苹果。

(2)指导朗读。小獾怎么夸的?

指名读(我似乎闻到苹果的香味了,能再香一点吗?)——指名读(我闻到了,苹果真香!)——范读强调“从来”(我也想让你们闻闻苹果的香味)——齐读(让听课的老师也来闻一闻,哇!整个教室都香了。)

7、说话练习。小朋友,刺猬称赞小獾,小獾称赞刺猬,他们相处得多么和谐,多么愉快,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齐读。看哪个小朋友能用自己的话说了!

出示:

小刺猬称赞小獾。

小獾称赞小刺猬。

(你真会说话!送你红花。你的话说得又清楚又流利,花儿给你,我的一点心意!)

五、教学流程

1、 相互欣赏,相互称赞,从小刺猬的表情和动作中,你感觉到了什么?(出示第四幅图)

2、 “称赞”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之间的相互称赞给双方带来了什么?读读5——10自然段。找一找称赞给他们带来神奇力量的句子。

3、 交流:

● 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 小刺猬也高兴极了,说:“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4、 自主朗读感悟两句话。

(1) 同桌互读欣赏两句话。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 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①第一句:小刺猬的称赞给小獾带来了自信。有了自信,小獾会努力做好小板凳。后来小獾不仅会做小板凳,还会做椅子,这是多大的进步!这都是称赞带来的。

指导朗读:指同桌读(生称赞,你愿意把小花送给他吗?)——小组读(生夸)——小组读(生夸)——齐读。

还有什么不懂的?

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小獾见小刺猬来了,高兴地迎上去。还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表表自己的心意。

②第二句:小刺猬听了小獾真诚的话语,也表示感谢,连忙————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小刺猬也高兴极了——

读懂了什么?(小刺猬从清晨出去采果子——傍晚才回来,肯定很累很累,腿也酸了,脚也疼了。刺猬听了小獾的话,一点也不 ……此处隐藏2711个字……

3.交流资料,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文,了解故事内容。

班内汇报: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2.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三、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根据村庄里的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棵棵树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然而人们

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

3.拓展练习: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不等呼救,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经过这里的人和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为此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设计板书,练习表达。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自己设计一个板书,然后给大家讲解自己所设计的板书。

板书一:

树木被斧头一棵棵砍倒,变成了房屋、家具、工具、柴火等。突然有一天洪水来临,使人们辛辛苦苦用树木换来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板书(二)

斧头使树木变成了房屋、家具、工具等,而由于洪水的来临,使这一切以及他们的幸福和生命消失得无影无踪。

五、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可以谈体会,也可以说说手中的资料。六、作业。

1.读课文。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课文中运用了推理形式,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晏子在机智应对中体现出的爱国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

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读、思、议、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对待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理解晏子反驳的话。

(三)疑点

晏子的话为什么那么有力并能反驳得对方无话可说?

(四)解决办法

主要通过阅读、思考、自学、讨论、表演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临危不惧和爱国精神。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查字典自学词语,朗读课文。

2.结合课前预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3.学生角色表演。

五、教学步骤

(一)揭题并解题

板书课题:16晏子使楚。

上节课,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谁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使”和“楚”是什么意思?谁再用通俗的话讲讲课题的意思。

(学生介绍,小组间可以补充,教师适时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难生字词的读音。

(2)根据课文预习的提示,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3)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l)学生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音,班上交流。

(2)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学生交流,其他可以补充)

(3)提出不懂的词和句,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三)深入探究课文,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l)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

(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对应出示三次斗智的重点句子,并相机板书。)

4.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显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5.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指导朗读课文。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快速测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本文的.写作顺序,小组间可以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相应的点拨并小结同时板书:

(五)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每组8人,有条件的可进行简单的化装并使用简单的道具。)

表演后引导学生评价,教师提示学生可从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评价。

(六)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