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大班教案模板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一、说目标
本活动的目标为:知道当天的事当天应该完成,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这是根据本周的社会活动目标以及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来精心制定的。因为大班孩子即将迈入小学,养成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以及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他们将终身受益。
二、说内容
刚开始我想把本活动的内容定为《当天的事情当天做》,这样更直观明了,但又想到幼儿对故事最感兴趣,用故事来导课幼儿更容易理解一些,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我就把内容定为《小猴盖房》。
三、说准备
1、为了用事实说话,课前布置作业主题画《我看到的春天》。
2、为了更好的交流讨论,准备幼儿用书。
3、为了让孩子直观的学习,准备课件(故事《小猴盖房》、一周活动安排表、儿歌《不等明天》)
四、说活动过程
本活动共分为五个环节;
1、通过检查作业导入活动。
2、通过故事感知当天的事当天应该完成。
3、通过看一周活动安排表进一步知道当天的事当天应该完成。
4、通过学习儿歌《不等明天》知道要珍惜时间。
5、延伸活动,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把作业补上。
五、说反思
大家都知道社会活动它是一个实践活动,而《纲要》中指出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同伴之间共同交往、探索、游戏,让孩子获得知识,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一)不足
(1)这一节活动我觉得教师替代孩子太多,整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说,没有把孩子放在主体的地位,没有把时间和空间充分还给孩子,孩子没有实践的机会。
(2)课堂模式相对简单都是一问一答,教师教法、孩子学法单一。
(3)每个环节都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没有上实、上透。
(二)根据上述情况,我找到了几点对策:
第一,刚开始的导入部分(提问“小朋友把自己昨天画的画《我看到的春天》拿出来”)应该让孩子多讨论,让孩子真实的说说自己完成作业以后有什么感觉,没有完成作业以后又有什么感觉。把时间给了孩子,教师不要急着参与,让孩子在交流讨论中真实的去发现,当天的作业当天应该完成。
第二,在第三环节(看一周活动安排表),讨论问题当天的作业当天没有完成有什么危害,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演示,如拨珠子让孩子直观的体验到当天的事当天应该完成。
第三,教师在讲了故事跟学习了儿歌以后,可以让孩子自由讨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孩子学到观察法、讨论法、对比法、提问法、总结法。
第四,教师提问过多过难,提问不精练,孩子不容易理解,占用时间过长。教师可以把不必要的提问省去。如第一个环节的提问就可以省去。然后第三个环节的提问也可以省去。
大班教案 篇2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师幼例行问候,引起幼儿英语活动的兴趣,并进行热身运动。
2、利用闪卡游戏复习、检查上节课所学内容,奖励有进步的幼儿,并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内容的重点。
3、教授新字母“G”及新单词“Goat”
(1)利用字母娃娃找妈妈,教授字母“G”的正确发音。
(2)教师利用手偶模仿山羊的.样子引出“goat”的英语单词,并利用肢体语言让幼儿反复练习强化,逐渐掌握单词“goat”的正确发音及译义。
4、教授幼儿短语“Be quiet!Listen。”的实际译义,并利用开火车的游戏巩固练习所学短语。
5、教师小结,叮嘱幼儿:“回家要看VCD,回家要听录音机,回家要当Melody!”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
通过利用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反复听、说、读、练,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并掌握英语字母:“G”、英语单词:“goat”的正确发音及译义,理解短语:“Be quiet!Listen。”的实际译义。
大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学习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体验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歌曲《音乐小屋》原唱及伴奏CD;歌曲《郊游》;
2.多媒体课件;
3. 邀请卡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心情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我收到了一张邀请卡,里面写了什么呢?我打开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2.教师读邀请卡内容,提问:“你们有信心战胜困难吗?(有)那让我们出发吧!”
三、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节奏与主要乐句。
(一)碰到第一个困难,引导幼儿通过努力解决。
1.一条小河挡住去路,怎么办?
2.出示节奏图X X|XX 0|XX XX|X 0||,引导幼儿学习。
3.幼儿学习节奏。
4.克服困难,划小船继续前进。
(二)遇到第二个困难,鼓励幼儿共同克服。
1.大石块挡住了去路,怎么办?
2.出示乐句:音乐 小屋 |在 欢迎 |你 欢.迎 |我 0 ||。
3.幼儿学唱,着重练习欢.迎的唱法。
4.成功移走三块大石块,继续前进。
(三)遇到第三个考验,请大家一起努力。
1.出示三个敲门声:
(1) 5 3 |5 3 0 ||
(2) 4 2 | 4 2 0 ||
(3) 5 0 i 0 ||
2.师幼一起按门铃。
3.音乐小屋终于开门了。
四、完整欣赏歌曲,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欣赏后提问:这首歌一共有几段?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来到了音乐小屋,你觉得快乐吗?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引导幼儿学唱:我们的快乐都在里面装)。
2.引导幼儿完整学唱一段歌曲,根据幼儿的学唱情况,教师指出问题。
3.完整地学唱歌曲。
4.以对唱的形式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5.幼儿分组对唱歌曲。
6. 家长与幼儿对唱歌曲。
五、结束:出现神秘人——海宝
家长互动表演
XX班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神秘朋友,今天我邀请大家到我的音乐小屋玩,但是在来音乐小屋的路上会 ……此处隐藏4397个字……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应该认真服从这些交通标志,现在我们一起来制作交通规则棋。
2 商讨规则和做法。步骤(1)根据图片的情境,配对相应的标志图。如:图一是红灯车停(配对:注意红绿灯的标志),图二是在马路上追车奔跑(配对:禁止行人通行的标志)。步骤(2)判断图片的行为是否正确,设置相应的游戏规则(用“箭头”和“数字”表示)。如:图一是红灯车停(正确的交通行为可以设置为“3”。表示前进3格),图二是在马路上追车奔跑(不正确的交通行为可以设置为“2”,表示后退2格。)3 幼儿分组制作游戏棋,(四)棋类游戏活动:我是文明小司机1 幼儿自由组合游戏。游戏规则:幼儿4人一组,分别“驾驶”红、黄、蓝、绿小汽车。根据投掷骰子上面的点数和前进或后退的标志图行驶,第一个到达终点的获胜。
2 教师巡回指导并维持秩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并关注能力弱的幼儿,适时指导。
3 教师评价:对游戏中获胜和规则意识强的幼儿进行表扬,发“文明小司机”奖状。
大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中动物的特点及青蛙和大跳龙的关系,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2、尝试预测故事情节,大胆表述自己的阅读理解,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愿意大胆地参与故事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兔子、小猫、狗熊、大象、青蛙等动物的特点(喜欢什么,害怕什么)。
2、物质准备:大书;兔子、小猫、狗熊、大象、青蛙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动物图片,和幼儿讨论每个动物喜欢什么,害怕什么。
2、讨论:哪个动物最厉害?你的理由是什么?小结:刚才有的小朋友认为狗熊厉害,有的认为大象厉害,今天我们要看的这本书里有一个动物,把这些动物全都吓坏了,它是谁呢?
二、阅读图画
1、封面:
1)(指读标题)“大跳龙”。
什么是大跳龙呀?老师从来没有听过,你们听说过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2)看看大跳龙在哪里?还有哪些动物?
3)这些动物到底会和大跳龙发生些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
2、1—7页:
1)教师逐页翻开大书,幼儿安静地阅读图画信息。
2)请1—2名幼儿讲述这个故事。边讲边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它害怕大跳龙?为什么它会请这个动物来帮忙?(请其他幼儿参与讨论)
3、8—11页:
1)青蛙来了,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逐页翻看,引导幼儿观察青蛙和后面几个动物的表情对比)。
2)小动物为什么都逃跑了?青蛙对大跳龙说了些什么?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4、12页:
1)大跳龙出来了,原来它是谁呀?你猜对了吗?
2)小动物们跑了吗?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3)为什么青蛙不怕大跳龙?
5、13页:
现在他们在做什么?
三、表演故事
1、请个别幼儿运用图片扮演小动物角色,其他幼儿扮大跳龙进行故事表演。
2、教师结合大书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扮演角色大胆地表现大跳龙和动物的对话和动作。
四、总结分享
1、你喜欢大跳龙吗?为什么?
2、你觉得这个故事里到底谁是最厉害的`动物?你的理由是什么?
3、小结:有的小朋友觉得大跳龙是最厉害的,也有的认为青蛙妈妈是最厉害的。其实每个动物都有自己厉害的特点,也有它的弱点,只要肯动脑筋就会是最聪明的动物,最厉害的动物。
大班教案 篇10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绘画等形式让幼儿对小学生的课间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能围绕课间活动与同伴用较连贯的语言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乐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调查表
2、录象、电视机
3、绘画纸、水彩笔
4、图片
三、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们都是大班的小朋友,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小学每节课之间都有一个课间活动,这个时间不是很长,只有十分钟,那么在这个课间活动时,我们小学生可以干什么呢?上次,我请小朋友对小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了调查,请你与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调查了谁?课间活动可以做些什么啊?(幼儿讨论,作答)师:谁来说一说你调查了谁,小学生是怎样进行课间活动的?(幼儿回答)师:老师也访问了一些小学生,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看录象)师:刚才小学生是怎样说的?
教师小结:原来,小学生在课间除了可以玩游戏,还可以做课前准备,上厕所,喝水,说悄悄话等好多事呢?
师:刚才有位小学生说课间可以玩一些游戏,那么你觉得课间适合玩哪些游戏,不适合玩哪些游戏呢?为什么?
师:在课间只有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小朋友适合玩简单的,活动量小的,容易操作的,安全的游戏。
师:哦,我们小朋友知道了在课间可以做课前准备,上厕所,玩各种合适的游戏,请你也试着安排一下自己上小学的课间活动,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并把它画下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师:刚才小朋友都进行了课间活动的安排,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安排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师:小朋友都安排了自己的课间活动,老师这里也有一段录象,讲的是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的课间活动,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师:刚才男同学是怎样安排的呀?
师:女同学又是怎样安排的呢?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呢?
师:这两位同学的安排,你认为谁安排的合适,为什么?
师:现在请你想一想自己的课间活动安排的合适吗?如果不合适的话,再去改一改吧!
活动反思:
《课间活动》主要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5、2的乘法口诀,能灵活利用口诀来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一节课下来,我思绪万分,从以下几点反思课堂:
1、放手不是说话,要落实到课堂的分分秒秒
也许是传统授课方式的习惯性,一开始放手不适应,总想帮帮孩子们,总忘记放手的初衷。
2、孩子需要指导,手把手辅导点点滴滴
二年级的孩子其实很小,不仅是年龄,还有心智和经验。开始是困难的,需要我们每一步每一句都给于点评和指导,要耐心的给他们时间和空间,看着他们点点进步,滴滴成长。
3、孩子需要交流,生生互助成长飞速
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不由自主的伸出援助之手,没想到这种帮助是一种摧毁,想想难免伤感,教育中爱的迷茫呀!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的应该是他的搭档——同桌,如果没有解决,还可以征求全班同学的帮助,以及同桌讨论等等。最后,才由老师点拨或帮助。
相信孩子,他们总是会创造奇迹;帮助孩子,指导他们开始新的学习;放手孩子,给他们创造思维迸发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