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时间:2023-04-20 12:07:06 收藏本文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书4-5页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

2、知道并会判断偶数和奇数,并逐步渗透公倍数。

教学重、难点:会找两个数公有的倍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想一想:

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下表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师:读一读5的倍数,观察它们有那些特征?

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5的倍数:

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用抢答的形式来判断。

活动二:试一试:

1题:在下面数中圈出5的倍数。

28 45 53 80 75 34 89 95

汇报:你是怎样判断的?

2题:在上面表格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号,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自学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你说我答:

你任意说一个数,我来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活动三:练一练:

1题: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

28 35 40 55 10 84 95 78 53 90

说一说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呢?

填一填:2的倍数有哪些:

5的倍数有哪些:

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题:食品店云赉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可以不用计算吗?为什么?

活动四:数学游戏:

每人准备:0-9的数字卡

(1)师说要求,生摸。

问: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2的倍数?

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5的倍数?

(2) 同桌合作:

一人说要求,一人按要求摸数。

给5的倍数做记号。

同桌互相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指名汇报。

我的发现: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独立圈一圈。

自学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生答: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你说我答:同桌一人说数,一人判断。

学生活动。

2的倍数有:28 40 10 84 78 90

5的倍数有:35 40 55 10 95 9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40 90

答:根据2和5的特征来判断,85的个位不是偶数所以不能装完,85 的个位是5,所以能装完。

课后反思: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学生觉得很容易接受。在学习了偶数和奇数之后,如果把奇偶数和2、5的倍数特征结合起来,既要选择倍数又要找奇数和偶数学生的判断能力就会减弱。因此要增加一些综合性的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20×3= 30×5= 40×2=

200×3= 600×5= 16×4 =

16×4 =

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老师希望下课时每位同学都能不仅会做,而且能说出为什么?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去海边游泳吗?淘气笑笑他们在暑假里就到美丽的`北海去旅游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情况。(师出示淘气、笑笑在海边买东西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三、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3或3×12,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汇报。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如果每个泳圈是10元,3个泳圈是10×3=30(元)。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3个泳圈共少算2×3=6(元),一共要30+6=36(元)。

生3:12×3就是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元)。

2.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师: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15×3或3×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生1:15×3就是3个15相加,15+15+15=45(元)。

生2:15×3就是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个10再加上3个5,30+15=45(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买东西“需要多少钱”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最后把它们合起来。

五、巩固与练习

1.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2题情境图)

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两个问题,在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对于第⑵个问题,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可以:①因为15×6=90(块),100-90=10(块),所以够分。

②因为15×6=90(块),100>90,所以够分。

2.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3题情境图)

师:谁能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图意回答,并独立解决问题,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练一练第4题

教师先示范让学生理解表格,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填写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4.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抽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此处隐藏3318个字……

(屏幕显示:小刚高兴地说:“谢谢同学们帮我解决了问题,你们的好方法我已经学会了。再见。”)

(评析本环节的设计初衷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参与,课堂气氛热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理解应用

师:老师也为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感到高兴,现在你就是你们家的小管家,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购买计划中的商品,用每月节余的钱,需要攒几个月。数据多的同学可用计算器帮忙,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小组成员或老师帮忙。

(评析此环节旨在巩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果单纯地出一道题,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但让他们计算自己家的理财计划,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了。另外,可以让学生使用计算器,他们感到很高兴,继续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学们用很多的方法帮助小刚解答了问题,同时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财计划,并掌握了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同学们的课上得非常好。

四、教学反思

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做一个调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对本节课的极大关注。课堂上,学生精神高度集中,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帮小刚解决问题时,学生情绪高涨,因为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只是平日从不参与,这次让他们自己当“管家”,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就激发出来了。课堂上,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让我为之一振。由于取材于生活,学生感到很熟悉,因此表达起来非常流畅,把一个理财计划说得井井有条。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 的知识,相信将会令他们终身难忘。这节课,我感到学生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因为问题情境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我自己认为这节课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但由于学生的差异,个别学生的思考速度跟不上小组的讨论,因此就干脆放弃。另外,虽然在课前,我强调是近几个月内的计划,有些学生在计算时才知道要攒8~9个月,这样在计算时就耽误了时间。

通过反思,提醒我在今后备课中要关注每个细节,努力提高自身教学以及处理事件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五、案例点评

本课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注重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创设“买洗衣机”的情境,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感到非常熟悉、亲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家庭的“理财”计划中,使学生在理财的过程中,探索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使他们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百以内加减法已经为学生万以内加减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本节课还注重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中在充分让学生合作探讨的同时,要注意合理搭配每一环节的时间,把握住重点内容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

教学目标:

1、熟记1-4的乘法口诀。

2、熟练运用乘法口诀做乘法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诵1-4的.乘法口诀。

2、做第6题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二、重点练习

1、做第7题

学生做完认真比较加法和乘法的不同点,错误的说出原因。

2、做第8题

教师读题,学生填出符号,教师讲解。

3、做第9题

学生自己填写,并说出乘法口诀。

4、做第10题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用乘法算式做。

2×3=6(人)

3×3=9(人)

4×2=8(人)

教师强调如何列乘法算式。

三、

请学生再次背诵乘法口诀。

四、作业

第6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理解并掌握该方法。

2、把2种方法加以比较,从而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个比较清晰的整体把握,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百位不够除,要把前两位合起来再除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光盘或者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我们来估计一下这几题的商应该是几百多,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如:984÷2984÷3984÷4984÷5

问:是不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都会是几百多呢?说一说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百位够除的,那商就是三位数;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种情况,也就是百位不够除该怎么办?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不够除)

二、出示例题:

1、光盘演示例题。问:把你看到的信息读一读,说一说。

要求“卖了多少千克鸡蛋?”要怎么列式?为什么?

板书:312÷4(学生说,教师写)

2、估算:

它的得数大约是多少?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老师注意及时肯定一些好的估算法。特别是要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百位上的3不够除,要看前两位即要用31个十去除以4,得到的是几个十。

3、竖式计算:

写完后问:这第一步计算就有挑战,你说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老师随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强调:7要写在十位上

多问几个学生:为什么这个7要写在十位上?

接下去的你会算了吗?请大家继续算,写在书上。

4、验算。

学生自己验算,完成一开始的横式。

指出:这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题过程。

小结:这也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但它的得数就是一个两位数。请大家和同桌简单交流一下,同样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时候商还是三位数?什么时候商就是两位数了?

三、练习:

1、学生自己完成书上第3页的第1题。

完成后请同桌互相交流:算对了吗?写得规范吗?

全班交流: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想提醒大家?

四、作业:p.4第2题。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