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19 12:07:44 收藏本文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二)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二)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

(三)教学课件:“格尔尼卡”、“9、11事件”。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

导入:

屏幕上出现“格尔尼卡“的作品。

学习新内容:

1、 感受作品的整体氛围(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

2、 了解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品味和艺术风格。

立体主义——这种创造视觉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国画家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虽然,立体主义呈现出抽象的几何状态,但事实上它却是在描绘真实的形体。这些画布上的平面物体,同时呈现了各个视角下物体的各个平面,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可见,立体主义并不拘泥于客观的视觉感受,而更关注对形象的主观创造。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例如,龙就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什么呢?《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3、 简单描述:

画面上表现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婴儿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

4、分析作品:

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气氛。构图饱满,以不安、强烈、破碎的形象、冲撞的动势、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混合于一体,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这一切使《格尔尼卡》成为上世纪少数几件真正具有大众意义的作品之一。

5、诠释作品:

作品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空军野蛮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暴行。如:公牛头象征残暴和黑暗;马的嘶鸣象征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灯象征光明、希望;手举油灯的女人象征光明、和平等等。作品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构成画面,以追求物象形态的动感、变化。

6、评价作品:

画家采用半抽象(意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组合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这种打破空间界限的绘画形式,使画面失去错觉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了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练习活动:

1、 学习评价:

(1)我明白毕加索从多个角度来

观察物象,并在平面作品上营造错觉性深度的空间。

(2)我明白立体主义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的含义。

(3)我明白立体主义绘画并非把描绘对象画得如我们的眼睛所见般的真实。

(4)我能仿效毕加索从不同角度观察及描绘物象。

(5)我对自己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2、 课后随想:

(1)对立体主义的绘画理论和方法我感到能理解或很难理解,因为:

(2)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用立体主义的绘画方式作画,因为:

课后准备:

搜集有关“9、11”事件的资料,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第二课时:创作练习

一、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看一段“9、11”袭击美国纽约的录象。“9、11”事件虽然与格尔尼卡事件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让我们学习毕加索,以“9、11”为题材创作一幅画。

二、 练习活动:

创作一幅以“9、11”事件为题材的绘画,并用简短的文字写出创作心得。形式不限,单色、着色、漫画、抽象、写实、电脑创作、拼贴资料均可。

学生活动

通过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如:格尔尼卡、毕加索

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对作品的初步印象。

如:沉重、灰暗、凌乱、

恐惧等。

简单回答

如:背景、内容、方法、

色彩、作者等等

作者介绍见课本第3页

请一同学阅读。

学生略答。

仔细观察作品,学习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所见。

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进入到思维的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地理解作品的意蕴。

对作品的意义进行诠释,并理解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

综览所有要素后,对作品进行归纳性的评价。

学会思考和表达。

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

课后思考

搜集资料

以“9、11”事件为题材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自己创作的方式结合起来,旨在加深对《格尔尼卡》的理解,。

教师活动

引出问题

这幅作品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整体初步印象?

归纳: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

欣赏作品,你想从哪些方面深入了解呢?

你对毕加索有多少了解?

你知道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吗?

呈现图片资料:

《蒙娜丽莎》

《哭泣的女人》

以感官感受画面,对作品进行描述。

作者为什么用黑白灰而不用其他更丰富、鲜明的色彩呢?

这些人和物画的完整吗?

作者采用了什么艺术形式表现的?

这件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呢?

出示课件:

详细介绍作品内容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形式。

你能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和诠释的结果,评价这件作品吗?

……此处隐藏6197个字……从古至今有无数的画家将花卉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而在今天的社会花卉也越来越多的以图案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让学生们认识花卉、了解花卉并用自己的创作意图来表现花卉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而懂得在生活中运用学过的绘画技法装饰我们的环境则是关键。

所以根据《花圃》这一课的框架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进行。前一节课从花卉图片、花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导入(利用问题导入法),引申到花的基本骨式、花卉图案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利用黑白装饰画的方法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后一节课从花圃这一概念直扣主题(游戏导入法),带领学生运用形的置换的方法,采用镂印等不同形式进行彩色图案的制作,并利用集体的智慧拼贴出一个大花圃。

教学要求:

老师:播放老师准备好的资料,通过欣赏五彩缤纷的花卉图片,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展示各类范画,启发学生思路,让学生从范画中寻找设计思路和绘画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花卉图片,各自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花以及这种花的象征意义。在了解花形的基本规律,概括出其骨式与瓣形的基础上,将花瓣置换成新的形状,赋予花的图形以新的意义。分别采用黑白和色彩两种表现方式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创作过程中注意点、线、面的结合运用。在拼贴花圃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形的有趣置换、花卉图案的变化规律、色彩的鲜明搭配和简单的镂印技术。

花卉图案有很多种表现方法,你能够说出几种?本课主要学习黑白表现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范画体会点线面在黑白装饰画中的运用(第六张幻灯片)

现在我们了解的花卉变化的规律,那么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来表现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片仔细体会这些画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黑白;点、线、面及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三、课堂作业:(活动、实践)

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我们所欣赏到的黑白的表现方法综合运用点线面三元素,按照图案的变化规律进行黑白花卉图案设计(每位同学发给8×8CM的小纸片),并将设计好完成的作业贴到黑板边上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花圃底版上。

作业要求:A、符合花卉变化的某一项规律

B、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C、黑白或单色图稿

(课堂作业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要不停的巡视之外,还应适时的将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问题进行集体讲解,以及学生中比较好的创意进行及时的展示和表扬,这样既有利于激励创意独特的学生更加认真的完成,对其他同学也是很好的鞭策。对于巡视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予以回答或让其他同学为其出谋划策,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所有同学的智慧,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花圃的底版造型采用花瓣形或圆形,这样不仅在形式上给学生以焕然一新的感觉,还可以留有不规则的边角,鼓励、动员学生来进行边角的设计,学生就会产生新奇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

当学生的小图片画完、贴完之后,将完成的花圃摆到讲台前请学生上台进行评价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喜欢?它运用了老师今天讲过的哪一种方法?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接受)

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水果的特征;(了解、练习)

3、继续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水彩画工具,提高对色彩的认识能力。(练习)

教材分析:

重点:熟练使用水彩画工具,进一步提高对色彩的认识能力;

课前准备:

师:几种常见的水果

生:水彩画常规用具,油画棒

教学过程:

1、导入谈话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的水果?

生答:

师:“那你能说说它的形状?”

引导学生抓住水果的明显特征,说出它的特点,然后拿出实物,让生进行进一步观察。

2、用油画检画水果;

3、选几张作业给大家看,提醒学生构图要有疏密对比;

4、想好用什么颜色画底色,底色的.颜色要和水果的颜色区分开,并要有深浅对比;

5、作业讲评(小结)

讲评优缺点,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①师:“请大家说说哪些作业比较好?”

生回答,师总结归纳,并指出一些不足之处

②“同学们一定是怀着对这种水果喜爱的心情而画的,能告诉老师水果是从哪里来的吗?

“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水果不仅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它还有着丰富的营养,可是有些同学却不爱异它,吃一半,扔一半,这样做好不好?”

“不好!”

“我们应该怎样做?”

“要爱惜劳动成果。”

美术教案 篇10

大班美术:漂亮的花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丰富幼儿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用勾线笔勾勒出花卉的基本结构,并用线描画的手法进行装饰,注意画面的布局。

3、能坚持细心地进行线描画装饰活动,感受线描画的美。

活动准备:

1、范例

2、勾线笔、白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直接出示范例,引出课题师:我们小朋友已经接触过线描画,那你们来看看这朵花分别是有哪些点、线、面组成的?教师出示范画,幼儿观察讲述教师小结并出示相关的点、线、面

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点、线、面等知识,引导幼儿学习多种线描画的表现方式。过渡:这朵花运用了这些图案,那么还有许多的图案可以进行装饰,你还知道哪些呢?

1、幼儿讲述一些知道的点、线、面

2、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再来看这幅画,老师在装饰的时候又运用了一些新的图案,你认识吗?

出示范画二,展示:

点:三角形点、十字点

线:弹簧线、凹凸线、三角螺旋线、方螺旋线

面:圆形组成的面、半圆形组成的面、三角形组成的面、波浪线组成的面。

三、引导幼儿学习用线描画的手法装饰花卉。师:怎样用这些点、线、面来装饰出漂亮的花卉呢?

示范基本步骤:

1、先画好一个圆形的大花芯,再画上花瓣,接着画花茎以及叶子。

2、花瓣、花芯和叶子这些大的形状可以先用直线或弧线进行分割。(花瓣教师分割,叶子留给幼儿上来分割)

3、在分割的块面中,用点、线、面,以及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四、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过度: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形状的花,老师还画了很多(教师出示多中花瓣、和叶子的花)并进行了点、线、面的装饰。

你们想画吗?请你画的时候先要想好,画几朵,一朵的话要得特别大一点,画两朵的时候可以一朵高一朵低,或者是一朵大、一朵小,如果是三朵那你要注意层次上的区别,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每个花瓣和叶子都要大一点才能里面进行装饰。

四、讲评

师:展示幼儿作品,说说最喜欢哪朵花,为什么?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