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海底世界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底世界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海底世界教案 篇1课题生成:
有一天,两个男孩子在游戏中装扮成鲨鱼和小鱼玩起了游戏,并给它取名为“海底世界”。“海底世界”这四个字立即引起了部分幼儿的积极响应:“我去过海底世界的,那里面有许多的鱼,还有……”“我还看到潜水员在水中喂鲨鱼呢!”他们的情绪感染了全班的幼儿,引发了共同的问题:“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海底世界里有什么?”由此生成“海底世界”的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
1、知道海底世界是各种海洋生物的“家”。
2、喜欢海洋生物,萌发对各种各样的鱼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将幼儿的问题列出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并请家长帮助作好参观前的准备。
2、提醒幼儿外出参观时注意安全。
3、摄像记录幼儿参观的全过程。
活动过程:
组织幼儿到南京“海底世界”参观。
1、引导幼儿观察“海底世界”的建筑,从广告标语、墙体、铁门上雕塑的图案感受海底世界的整体环境布置。
2、进人海底世界,边参观边听讲解员的介绍,感受海洋生物眇。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关注:
(1)海底世界中有些什么?
(2)你看到的鱼是什么样子的?它们长得一样吗?
(3)潜水员在水中干什么?他喂鲨鱼吃什么?
3、观看海豚表演。
(1)观察海豚馆的场馆布置。
(2)观看海豚表演,能记住一些有趣的节目。
4、参观“小卖部”,选购1~2件小礼品,回园。
5、在以后的活动中将录像反复播放给幼儿看,加深幼儿的印象。
活动二、让我们的教室成为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班级环境的特点,设计布置方案。
2、会大胆地选择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表现自己对海底世界认识。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录像一盘。
2、将教室内的墙壁涂上蓝色乳胶漆作为海洋背景;在玻璃橱上衬以蓝色吹塑纸。
3、幼儿操作材料:油画棒、涂色材料,各种海洋生物轮廓图若干,皱纸、卡纸、蜡光纸、及时贴、油泥、双面胶、纸盒及其他废旧材等。
活动过程: 1、通过师幼谈话,激发幼儿布置海底世界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都喜欢到海底世界去游玩,我们能不能把教室置成一个海底世界呢?
2、学习根据班级环境特点,来设计布置的方案。 (1)提问:我们的教室怎样布置才像海底世界呢?海底世界中有哪几个展区?(引导幼儿回忆参观时看到的场景。)
(2)播放参观时的跟踪录像,让幼儿再次感受海底世界的环境布置:橱窗里有鱼,头顶上透过透明的玻璃能看到鱼,身体的四周都能看到鱼。
(3)讨论:教室的哪些地方可以进行布置?(在蓝色背景的主墙上,在长方形的橱窗里,在空中悬挂等。)
3、能选择各种材料和方式表现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1)提问:海底世界里有些什么?(各种各样的鱼,水草等植物,海星、海蟹等其他的生物。)
(2)提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海底世界?(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来表现。)
①直接用油画棒在墙上绘画;
②涂色后按轮廓线剪下;
③用纸盒、塑料盒等废旧材料制作;
④用雪花片胶粒、纽扣、蜡光纸等进行装饰;
⑤折出鱼、虾、海龟等海生物。
(3)幼儿选择喜爱的方式进行制作。
[NextPage]
活动三、我想知道的问题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提问或绘画的方法将自己的问题整理出来,并能积极与同伴交流。
2、能尝试用多种方法寻找答案。
活动准备:
1、幼儿提问记录表每人一张。
请爸爸妈妈鼓励和启发幼儿从多方面提出问题,并帮助幼学记录。
活动过程: 启发幼儿学习用提问的方法说出自己在近一阶段活动中有关海底世界的问题。
介绍表格的使用方法。归纳和交流幼儿的提问。
讨论:怎样寻找答案?
看书,从书中找答案。
问爸爸、妈妈、老师和小朋友等人,从中找答案。
从有关的录像资料和科普碟片中寻找答案。
问题例举: (1)燕子鱼的花纹为什么那么漂亮?
(2)海参为什么吐出内脏后不会死?
(3)鱼有眼皮吗7
(4)鱼为什么需要鱼鳍?
(5)海底世界还有哪些动物7
(6)为什么海龟要有壳?
(7)为什么乌龟有脚而鱼没有脚?
(8)为什么鲨鱼有尖尖的牙齿?
(9)海底世界的鱼白天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晚上它们会怎样?它们睡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10)为什么鱼类有各种不一样的颜色呢?
(11)为什么鲸鱼要在后背喷水呢?
(12)为什么水母没有骨头呢?
(13)章鱼的触角有什么用?
(14)鲨鱼为什么没有花纹而其他的小鱼有花纹?
(15)为什么海星不是鱼?
(16)为什么有的鱼生活在海洋里,有的鱼生活在大江里?
(17)为什么大鱼喜欢吃小鱼?
(18)为什么鲨鱼那么厉害?
(19)为什么潜水员每天都要喂鱼?
(20)飞鱼遇到敌人时为什么要飞出水面?
(21)为什么鲨鱼没有鱼鳞?
(22)鲮鳔鱼的触角为什么会发光?
(23)为什么热带鱼的身体和尾巴都是三角形的?
(24)鲤鱼有几种颜色?
(25)为什么有的金鱼的尾巴很长?
(26)海水是咸的,为什么海里的鱼不是咸的?
活动四、多种多样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海洋生物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这是生物适应生存的需要。
2、能积极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讲述,并自己尝试绘画保护标记。
各种保护方式图示标记若干。
投影仪一台,图片、书。
幼儿的问题,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有的小朋友提出,为什么鱼有各种不一样的颜色呢?还有的小朋友提出,海参为什么要吐出自己的内脏?等这些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知道这些都是动物保护自己。
几种海洋生物常见的保护方法。
< ……此处隐藏5510个字……>海底世界教案 篇7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潜入了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初步了解了海底的风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
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
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四、精读感悟
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讲述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交流板书:动物植物矿物
(一)抓住“声音”
1、 默读2、3小节,这两节分别介绍了海底动物的什么?(板书:声音 活动)
2、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海底动物的声音的?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有关句子。
3、 交流句子
(1)读句子,谈一谈感受到些什么?(声音的多和有趣。板书:各种各样)
(2)作者把这些声音写得多么形象啊!请你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比喻:海底有的声音像——,有的声音像——,采用了形象的比喻手法。
排比:这些短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采用排比手法。
(3)海底只有这几种动物的声音吗?(了解省略号)
出示句式:“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4、这么多的声音,如果你不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能听到吗?为什么?(回答后板书:窃窃私语)
(1)理解 “窃窃私语”
(2)把自己想象成海底的一只小动物,和边上的同伴窃窃私语一番。进一步理解“窃窃私语”
(3)用“窃窃私语”说一句话。
5、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原来这么轻啊,就像人们在窃窃私语一样,师范读: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6、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
(二)抓住“活动”品读
过渡:海底动物的声音如此奇特,活动更是各有特点。
1、出示读书要求
a、快速浏览第三小节,想一想这一小节采用了什么构段方式?用“ ”画出中心句。
b、这一小节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用“ ”画出他们的名字,它们各有什么活动特点?
2、交流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每小时”、“四米”,作者采用(板书: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参的爬行速度真是慢呀!
(2)“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每小时”、“几十千米”,作者不仅采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还通过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普通火车(板书:作比较),让我们感受到梭子鱼的速度之快!(指名读)
(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乌贼和章鱼利用水的反推力后退,这样的活动方式很是奇特。齐读。
(4)“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些贝类可真会享受!指名读
贝类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旅行,多么惬意啊!我们一起来读!
(5)“还有些深水鱼,他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做什么?板书:打比方
这句话,作者采用打比方的手法描写深水鱼。读读这个比喻句。
4、 (齐读第三自然段)
5、 这一小节,先总写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再举了5个例子,(板书:举例子)分别叙述,这样的构段方式就叫——总分。总写的这句话就叫——中心句。(渗透写法)
(三)抓住“物产丰富”品读
刚才我们通过海底动物的声音和活动领略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现在就让我们从海底的植物和矿物去领略海底的'物产丰富。
1、 植物
(1)出示第4小节:男女生分读句子
(2)海底的植物真是形态各异呀!作者同样采用举例子的手法,列举了一个海藻,小的我们肉眼看不到,只能(借助······),大的(长达······)像这样的海藻就有(八千多种)
(3)海底植物形态各异,向我们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齐读。
2、矿物
除了植物,作者还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海底的矿物,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从海底的动物、植物、矿物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
这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再读。
2、这节课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只是大海的沧海一粟,如果你还想更多的了解和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海底两万里》、《海神的传说》。相信你对海洋会有更深的了解,得到更多的收获!
海底世界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知道鱼是有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并初步了解鱼的基本结构。
2、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尝试用组合图形的方法画鱼。
3、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复习各种大小、颜色的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形状
2、各种颜色的蜡笔、记号笔,纸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前几天我们看了海底世界,海底世界里都有哪些小动物住在里面呢?”(知道海底世界里有许多鱼和其他的小动物。)
2,“他们长得一样吗?”
3,“你都看到了哪些形状的鱼?”
二、出示各种图形,让幼儿来说说用这些形状怎样来画鱼。
1、认识鱼,知道鱼是有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的.。(鱼身、鱼尾和鱼鳍)
2、观察认识材料。
1)请你们看看这里都有哪些形状的材料?(出示四种形状)
2)分别辨认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并在自己的桌子上用小手学习画鱼。
3、 尝试画各种形状的鱼
1)、让我们试试用这些图形宝宝能不能造出新房子。(老师示范画小鱼)
2)、幼儿操作,师指导幼儿拼搭三、幼儿作画,教师进行指导。
1、让幼儿来画鱼。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1)“我们画好的小鱼十分想家了,让我们把他们送回海底世界吧。”
2)教师示范一条小鱼画的过程:鱼身―鱼尾―鱼鳍
2、添画鱼的各种花纹“小鱼的身上还有许多美丽的花纹,请小朋友用小蜡笔为它们画上吧。”
四、幼儿自我介绍并欣赏作品:
1、“你的海底世界里,都有哪些形状的鱼呢?”
2、让幼儿为自己的小鱼取名字。
3,表扬画得好的幼儿和有创意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