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我的身体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时间:2023-04-19 01:07:03 收藏本文
我的身体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我的身体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身体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身体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2、有兴趣关注自己的四肢

活动准备:

围成一个圆,尽量腾出空间让幼儿伸展四肢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动动我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很神奇的,你看有好多地方都能动一动的。

1、 伸出手臂

——这是什么? 我们一共有几只手臂呀?

——让我们一起来动一动,伸伸臂,前面伸伸,后面伸伸,上面伸伸……抱个大气球

(同时念“伸伸臂、伸伸臂”)

2、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动一动的?

拍拍腿、踢踢腿、跳一跳。

3、弯弯腰,转一圈

二、游戏《木头人》,进一步感知身体的动作

1、说明游戏规则

音乐停止随意做一个动作,变成木头人

2、教师示范

3、游戏开始

“请问,你变的是什么?”

三、讨论、总结

我们的身体能变成什么?

我的身体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对空间(位置关系)的感知,在开始时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在观察两张具有同样物体只是位置不同的画面时,往往把它们说成是一样的,而不能区分其间的差异。所以幼儿掌握空间定向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空间位置定向的教育是先从幼儿自身为中心开始的,引导幼儿学习区分左右,让幼儿初步感知对称。

对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身体的特征还不是很了解。他们知道自己有两只手,两只脚,两只眼睛等,都是一模一样的,还尚未感觉到是对称的,通过学习、感知和积累,在看看、玩玩、比比中,使幼儿知道自己身体一一对称的特征。

活动目标

教师充分运用对称思想,能让幼儿分清左右,知道对称的东西不但是一模一样的,而且是成双的,激发幼儿的探究欲,能去探索生活中对称的秘密。

活动准备

1.创编儿歌《可爱的身体》。

2.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内容是人的立体模型(卡通型),图片数张。

一.出示人体模型,引导启发幼儿。

1.老师与幼儿一起观察讨论桌上的模型,它是长得怎样的?由什么组成的?(让幼儿初步感知人是由不同的器官组合而成的)

2.让幼儿看看、数数,眼睛、鼻子、手、脚、耳朵、头发、眉毛、嘴巴等各有几个?它们对称吗?(让幼儿初步感知“对称”,对其有初步的印象)

3.和人体模型做游戏,让幼儿说出正确的量词。

A.老师指人体模型的眼睛(耳朵等),请一名幼儿说:“一双眼睛(耳朵等)”

B.老师指人体模型的手(脚等),请一名幼儿说:“一双手(脚等)”

二.利用人体卡通模型,来念儿歌《可爱的身体》,让幼儿能初步理解歌词,巩固对量词的理解。把儿歌和人体模型及幼儿自身三者融为一体,使幼儿更加清楚地知道,人的身上有哪些部位是对称的,并增加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可爱的身体》

一双小手巧又巧,左手右手来对称;

一双小脚蹦又跳,左脚由脚来对称;

一双眼睛圆又圆,左眼右眼来对称;

一双耳朵灵又灵,左耳右耳来对称。

三.开展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

1.猜一猜,它是什么?

老师说出身体一个部位的用途。比如一个小朋友在东,一个小朋友在西,听起声音很清楚,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耳朵)

2.说一说,是左还是右?

[page_break]

老师说出身体某一部位的`左或右,请幼儿说出对称的是哪里。比如老师说左手,幼儿就说右手,并举起右手。

3.找一找,谁是对称的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图片,图片上画有一只眼睛(或一只手、一只耳朵等),请幼儿找位和自己对称图片的幼儿做朋友,两个幼儿站在一起,数一数有几对眼睛。(复习10以内的数数)

4.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制作若干个对称图形(或图案),附加几个不对称图形(或图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图形(或图案),请幼儿观察后讨论,为什么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并进行归类。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幼儿有操作电脑的机会。

效果分析: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怎样的东西是对称的东西,延伸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还不能正确区别对称与不对称的物体,主要表现在美术活动中。因此,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来开展活动,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研究,进一步感知事物的对称性和不对称。

我的身体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身体整体和各部分器官,测量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关爱自己的身体。培养与同学合作的能力,增强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 用绘画、测量等方式表现、记录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长发育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关心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发展自我意识,能主动帮助他人。

活动重点 : 引导儿童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学习相关知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的愿望。

活动准备: 人体挂图、软尺、彩笔、报纸、剪刀等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说说自已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身体是由哪些部位构成的吗?你想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板书:第一单元:我爱我的'身体 了解我的身体。)

二、认识人体各部位、各器官及其功能。

1、人体各部位:

(1)老师用学生或自己的身体讲。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说人体各部位的名称。

2、各器官及功能

(1)看人体内脏图。

(2) 说说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3、全班交流,互相补充及纠正。

三、画画我的身体

1、我们的身体各有特点,可以画下来,办个展示会。

2、用什么工具画我们的身体呢?

3、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研究解决吗?

(如,一张纸不够大怎么办?自己画不过来怎么办?)

4、说一说自己身体的样子。

四、我知道的身体器官

1、把自己知道的身体器官画在画像上。

2、先在小组里交谈,再大组交流。(例如:让学生绕着教室跑两圈后,再来说说心跳和脉搏有什么变化;或早上起床后身体的感觉,紧张的学习或劳动后身体有什么变化,或感冒发烧后身体的变化等。)

五、量一量我的身体

1、怎样知道自己身体生长发育的情况呢?(用数学中量一量的办法)

2、让学生用标尺、软尺等工具互相量一量身高、臂长、腿长、胸围等,并做好记录,再比一比,谁长得高,长得快。

六、谈话。

1、让学生自己来说说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

我的身体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并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 产生关注自己身体的意识,懂得要爱干净、讲卫生、爱护自己的身体。

3.初步懂得要保护自己的身体。

活动重难点:

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懂得要爱干净、讲卫生、爱护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

1.幼儿资源:幼儿用书、操作材料包(人物底纸、部位贴纸

2. 教师资源:电子课件、教学挂图;各部位的图片(白备)。

3.经验准备:认识五官和躯干;会玩手指游戏“点鼻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手指游戏:小手点五官。

教师:最近我们的小手和五官玩了一个小游戏,起来玩吧。(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指令指出对应五宜的'位置,带领幼儿玩2次“点鼻子”的游戏。)

教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到身体王国去看看吧!

(二)身体王国来寻宝

教师:哇,你在身体王国发现了什么?(教师出示挂图,幼儿发现)

教师:刚才小朋友在身体王国发现了这么多宝贝,那让我们现在一个一个来认识他们吧。

1、出示眼睛图。

教师,你的眼睛在哪里,用小手摸模你的小眼睛,我们的眼睛可以做什么?教师:我用眼睛看美丽的世界。

2、出示耳朵图

教师:这是什么?你们楼一镇你们的小耳朵,耳朵可以用来平什么”(听声音)(播放爆炸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教师:耳朵让我听到很多有趣的声音。

3.出示鼻子图片。

教师:鼻子有什么本领?

教师:鼻子让我闻到很多不同的味道。

4.出示嘴巴图片。

教师:嘴巴可以干什么?还可以于什么呢?

教师:我用嘴巴来说话、唱歌,还可以吃东西。

5.找小手。

教师:小朋友,你们的小手在哪里了

教师: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6.找小脚

教师:你们的小脚在哪里?小脚可以做什么了?(走路,跑步。)

教师:我用小脚来走路,小脚带我们去许多地方。

7、游戏:送身体部位回家

教师:今天小朋友在身体王国玩得很开心,想考验考验小朋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认识这些身体部位,想让你们帮忙吧这几个身体部位送回家。

(三)身体保卫战

1、小朋友的身上有这么多的宝贝,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爱护它们呢?

3.小结:我们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能让它受到伤害,做一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宝宝。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做身体律动:奥尔夫音乐《我的身体都会响》

我的身体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身体外部主要部位,知道头、手、脚的主要作用。

2.积极参加活动,能用相应的身体部位做动作。

3.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歌曲《我的身体》、课件一组、机器人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我的身体》,与幼儿一起做律动,激发孩子对身体的兴趣。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各部位,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3.引导幼儿观察的时候,教师提醒幼儿按顺序地观察,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如人体分为头、躯干、胳膊、腿。头部有耳朵、眼睛、鼻子、嘴。

4.讨论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引导幼儿讨论身体部位以及五官的作用,请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它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如:腿可以帮助我们跑步。

5.创编儿歌并做动作: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部位,五官以及相应的动作编儿歌,例:“我的小手拍拍拍,我的'小脚踏踏踏,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耳朵听一听”等。

6.(点击课件)展示小动物受伤图片,让幼儿说说怎么才使自己不受伤?

7.让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

小手要保持干净,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跑步时要注意脚下的小石子等不被绊倒;玩耍时要注意安全,不磕着碰着等等。

活动延伸:

请幼儿玩机器人玩具,让机器人做出各种动作,进一步巩固认识身体各部位名称。

我的身体教案 篇6

单元目标:

1、了解自己的身体的基本特征,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

2、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基本功能,意识到它们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

3、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单元内容:

主题一: 《了解我的身体》

主题二: 《保护我的身体》

教学过程 :

主题一了解我的身体

主题目标:

1、认识身体各部分器官,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

2、学习测量身体,了解自己生长发育的基本状况。

3、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身体特征,增强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老师:人体挂图、米尺、纸袋(成长记录袋 )。

活动课时:1课时

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案例一 了解我们的身体

1、开课:(老师先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好!我姓刘,名金萍。这学期是同学们的品德与生活课老师。品德与生活这门课很有意思。这里,我们先来整体感知一下本学期所学内容。(老师先带学生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看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把课本看一遍;最后同桌俩互相讨论讲讲自己最喜欢哪部分内容。)

2、老师讲本学期具体要求。

老师:既然有这么多同学喜欢的内容,我们就要努力学好这门课。这里,老师提机电要求:

(1)每节课要按时带书来。(必要时借书)

(2)每节课要带水彩笔、大美术本。

(3)做好成长记录袋,学期末检查。

(4)学期考评方法:数数谁的五角星最多得分。

(5))每节课根据纪律情况奖励小故事。

3、介绍成长记录袋的作用。(书上P52-P55页内容)

4、了解我们的身体。

(1)认认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名称。(从外到内,外—老师用学生或自己的身体讲;内—看人体内脏图。)

(2)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外到内,讲心脏,用手摸脉搏;讲肺,用手放在鼻子和口来感觉呼吸。)

5、布置作业: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忙用米尺量身高、胸围记在书上。

6、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我的身体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人体的外形结构和功能。

2.激发小朋友探索人体的兴趣,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

认识人体的外形特征。

难点:

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功能。

活动准备:

人体画像一幅,男、女两名(高矮、胖瘦不同)。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观察画像.启发小朋友说出身体的各部分及功能。

(1)仔细观察身体上有什么?(头、五官、四肢等。)

(2)了解身体各部分功能(手指能玩玩具、眼能看书、脚能走路等)。

2.比较不同。

请出两名小朋友(男女、胖瘦、高矮不同),让小朋友观察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

3.玩游戏“××”真棒。

例:教师问:“能听声音的”,小朋友立即回答出“耳朵”,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真棒”,依次来巩固小朋友对身体各部分功能的认识。

4.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让小朋友知道人身上每一部分都很重要,都有用处,要好好地保护它们,想出保护身体的'办法。)

活动延伸:

回家观察爸爸、妈妈的身体,知道小朋友会不断长大,因此,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评量:

能准确地说出身体的各部分及功能,并有保护意识。

分析:

本活动采用了观察挂图和游戏的形式,引导小朋友由浅入深地了解了人身体的奥秘,顺利地完成了活动目标要求。

《我的身体教案模板锦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