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1一、复习旧知
1、读词语。
裹 蓬乱 纳闷 踱步 冷不丁 衣衫不整 一撮胡子
蓄 温柔 穿戴 埋头 手把手 一塌糊涂 一张被单
2、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设问导读
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在不同人的眼中,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三、展示点评
(一)、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
1、(童话故事里的走出来的人)
(童话故事中的人是虚构的,一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小女孩为什么会觉得爱因斯坦是童话故事中走出来的呢?(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
读一读,这句话写出了爱因斯坦的什么?(衣着)
他的衣着有什么特点呢?(不整齐,邋遢)
2、(不会整理房间)
你觉得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的意思是什么?(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乱得一塌糊涂,可以看出他……(不会整理房间)
爱因斯坦衣着不整齐,而且一点也不会整理房间,所以小女孩觉得他(不是最伟大的人)
(一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那小女孩认为最伟大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至少穿衣服得整齐,在她的眼里,最伟大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好。)
(二)、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
(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爱因斯坦一直以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来,或许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连爱因斯坦都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伟大的人,难道他真的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有人认为他是吗?(父亲)
(三)、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
(父亲听后兴奋的`说:“孩子,你今天碰到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指名读好父亲的话,问:从他地朗读中,你感觉父亲的心情如何?他为什么会这么兴奋呢?
(在父亲看来,爱因斯坦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能够遇上这位伟人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看来父亲十分地崇拜爱因斯坦。)(伟大)
那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吗?拿起书本,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细细地读读课文,你一定能从字里行间得到启示。
(四)、“我”(作者)眼中的爱因斯坦
(课文第四自然段对话)
请两位学生读一读,其它同学想一想,从他们俩的对话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爱因斯坦和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谦逊诚恳 天真直率)
指名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中的性格。
男女生分角色读。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童心未泯 乐于助人
(“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虚心受教
四、难点突破【出示图片】
爱因斯坦是不是个伟大的人呢?结合文中的话语以及你收集到的资料说说,要说明理由。
【爱因斯坦是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五、小结全课
1、学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你认识了( )的爱因斯坦和( )的小女孩。
2、教师小结:
纵观爱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探索精神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六、拓展延伸
课外搜集爱因斯坦的故事,在班内交流。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体会爱因斯坦的伟大品格。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介绍爱因斯坦的资料,了解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研究主题
1、出示课后练习第5题:讨论一下,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说说理由。
2、明确本课的研究主题是“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
3、自读课文,找文中小女孩的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读懂人物语言。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以此研读文本,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上课伊始揭示研究主题,能使学生目标明确,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文本研读。]
(二)一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2、自读课文,找出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的句子。
3、交流句子:“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
4、说说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师生交流利用课前搜集的爱因斯坦的资料来说明。
5、读好小女孩父亲的话。
[课前收集资料是这一学期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师生资料的交流,能很好地补充文本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这方面介绍的不足,使学生对爱因斯坦有个比较全面地了解。]
(三)二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2、找句子:“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3、读句子,理解句意,从文中找写爱因斯坦衣衫不整的句子。
4、议议:“衣衫不整”说明什么?爱因斯坦注意的是什么?
5、读句子: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6、补充介 ……此处隐藏1049个字………
C、师:是啊,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个惜时如金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所以他有这么一句名言(出示):
D、一个人被工作弄得神魂颠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的确幸运。——爱因斯坦
③第三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人物特点:知错就改、虚心、热情、忘我工作、平易近人、不耻下问等)
④小结:爱因斯坦这一人物特点。
⑤课文写到了哪几种人物?
下面我们随着他们的目光,去认识他们心中的爱因斯坦。
(二)作为小女孩的爸爸,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1、出示句子: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
2、指读,读出父亲的兴奋。
3、齐读。(板书:最伟大)
4、议议: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兴奋?小女孩父亲心中的“伟大”是什么?
(三)作为小女孩,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1、出示句子: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板书:有趣,童话中的人物)
2、出示句子: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a、读句b、换个说法c、读好反问语气(板书:不可能伟大)
3、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a、读句b、换个说法c、读好反问语气(板书:谈不上伟大)
4、小女孩心目中的“伟大”的标准又是什么?
她能这么说,又反映她是个怎样的人?
她能这么做,又能说明什么?(板书:天真直率乐于助人)
(四)作为爱因斯坦,感受他自己心中的形象
1、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板书:并不伟大)
1、引用拓展材料(爱因斯坦自评):
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顽强的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爱因斯坦
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
——爱因斯坦
讨论:在爱因斯坦心目中,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
3、师: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
(五)作为小女孩的母亲,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出示句子: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啥?
(板书:令人尊敬)
三、齐读全文
四、小结本课
这节课,通过当五种角色,我们认识感受了爱因斯坦,他……
下节课我们将进行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平易近人直率
诚实谦虚乐于助人
童心平等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3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认识8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重、难点: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教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资料
流程:
一、谈话引入,读读交流
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爱因斯坦的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体会:
1.生活中的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交往时的语言、外贸、神情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三、课文: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爱因斯坦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四、积累内化: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一些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发明和生活中的故事和鱼肚有关科学家的书籍。
板书:
相撞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相遇伟大
相邀执着追求
夸小孩儿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4一、说教材。
本文是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亲情依依”。本文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断,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天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按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全文可分为四段,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是本文导读的重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其中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的对话所包含的任务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领悟其中科学家的一颗童心和潜心于科学而忽略了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平凡的品格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精读感悟。
1、首先让学生总览全文,然后从课文所写的几处相遇情节,切入“这几次相遇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人?”
2、体会爱因斯坦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
A读悟第一次相遇。
抓住“衣衫不整”、“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和“纳闷”、“仍是……仍是……”等词句来感受科学家只知思考科学问题,而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平凡的品格。
抓住“撞上”时的一段对话朗读,感受爱因斯坦平易、宽容、坦荡的胸怀。
B读悟第二次相遇。
抓住“我是……,但并不伟大”和小女孩的评价的朗读感悟,体会爱因斯坦的谦逊。
抓住“温柔的目光”、“鬼脸”这些动作、神态和一段有趣的“小老师”教“老学生”的对话,朗读感悟爱因斯坦的爱心和一颗童心。
C读悟第三次相遇。
抓住“到处”、“一塌糊涂”等词语来感悟科学家工作的艰辛,加深对科学家的.崇敬感受;同时抓住“小教授”煞有介事地手把手教科学家的一段对话朗读感悟这人间的爱心和一颗真挚的童心。
D读悟末节。
抓住和女孩父母的对话感受科学家已经把小女孩当成一个真正的朋友,感受科学的巨人在一个孩子面前是这样的慈祥,平和。
三、课题练笔。
引导学生抓住几次“相遇”的第一句话,感受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之间的越来越亲密的关系,请你找一些表现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亲密的句子读一读,看能读出哪些新体会。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吗?理由呢?读过后,请大家用几句话,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并组织集体交流)
四、拓展延伸。
1、向学生展示一组爱因斯坦和蔼可亲的照片,加深对科学家的崇敬和了解。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爱因斯坦的故事,在班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