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精选语文教案汇编9篇

时间:2023-04-17 12:06:23 收藏本文
精选语文教案汇编9篇

精选语文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汉字,了解导览图的相关知识。

2.能够在情境中感受词语的语言魅力,感受春天的美好。

3.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写好“底、原、处、递”四个汉字。

4.熟读《我爱阅读》中的文章,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重点:

1.能够在情境中感受词语的语言魅力,感受春天的美好。

2.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写好“底、原、处、递”四个汉字。

教学难点:

认识9个汉字,了解导览图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幅图。(出示导览图)

同学们平时喜欢逛公园吗?进入公园大门,要看导览图哦!不然容易迷路的。

学生自由畅谈。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导览图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湖心亭、厕所、管理处”。

领读词语。

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呢,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例如:

湖心亭:在公园游玩时见过,它是湖中心建的一所亭子,供游人乘凉、远眺。

厕所:为游客方便的。

2.出示“咨询处、宝塔、餐厅”。

领读词语。

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例如:

餐厅:可以供游客吃饭。

3.出示“宝塔、餐厅”等全部词语。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学生自由表述。

4.公园里还有哪些景点或者设施是你知道的呢?学生自由表述。

5.出示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三、字词句运用

1.出示题目要求:补充合适的词语。

的.天空的阳光

的田野的微风

的柳条的草坪

2.预设:

蔚蓝的天空暖暖的阳光

碧绿的田野和煦的微风

细长的柳条嫩绿的草坪

3.交流分享:

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4.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

出示句子:种子睡在松软(ruǎn)的泥土里。

5.你来问,我来答。

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种子睡在哪里?

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

四、书写提示

1.出示汉字“底、原”,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汉字的特点。

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伸展。

2.出示汉字“处、递,引导学是观察这两个汉字的特点。

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伸展。

3.书写这四个汉字,提示书写姿势。坐姿和拿笔姿势都要规范。

五、日积月累

出示图片,并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

1.学生自读,借助拼音读通诗文。

2.小组研讨,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3.你觉得小草有什么特点?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顽强的生命力。

4.分析背诵:理解诗的大意,看谁先会背这首诗。

学生背诵诗歌。

六、我爱阅读

1.图示笋芽儿的图片。

2.多种形式读通顺、读流利短文。

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轮读。小组合作读。慢速咬准字音。不断加快速度读。

3.讨论交流: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呢?比一比谁认识的多。

小组派代表展示。

4.读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想和的内容呢?

5.你有什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体会和收获呢?

6.分角色朗读短文,看谁读得最好!

7.你的成长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呢?你是怎样克服的?得到过谁的帮助和鼓励?请说一说自己的体验。

语文教案 篇2

第 一 单 元

1.认识“昼、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4.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来说说,在你眼中,童年是什么样的呢?(自由、天真、无忧无虑……)在同学们眼中童年真是多姿多彩!是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罢,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现在,老师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宋代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童年乐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与同桌交流。

2.(出示7个会认的字)

(1)学生齐读,注意读准“磬、陂、漪”的读音。

(2)认读多音字“供”。

3.(出示4个会写的字)指名学生读,师正音。

4.学生齐读三首古诗,师正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完这三首古诗,结合注释,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有小孩子在种瓜、小孩子在玩冰、牧童在吹笛子……)大家读懂的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板书诗题)

2.大家从诗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四时、田园、杂兴)

(1)(出示相关资料)《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这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兴”在这里读四声,“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四时”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题目的意思是: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2)学生齐读诗题。

3.学生再次齐读全诗,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指名学生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2)理解词语: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男 ……此处隐藏10908个字……初步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的。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2自然段,初步领会按事物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㈠、简介李四光的生平,揭示课题

⒈出示李四光的图片,问:

①你认识他吗?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他吗?

②你是怎么知道的?

⒉揭题。

学习生字“藏”。“藏”的笔画比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㈡、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的内容,学习字词。

1、自己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2、读生字并组词。

3、你觉得哪个生字比较难写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把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写几遍。

5、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读一读,教师投影新词,让学生合上书,读给同桌的同学听。

6、你懂哪个词的意思,可以直接把意思说出来或出道题考考同学。

7、提出还不懂的词语,想办法弄懂。

㈢、学习第2自然段

1、自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李四光和他的女儿在捉迷藏是,开始怎么样?后来又怎样?

2、汇报交流:(开始他们完得真高兴,后来爸爸不见了。)

3、课文哪几句写他们玩得高兴?

4、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

5、课文哪几句写爸爸不见了?

6、再次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7、:这段话是按捉迷藏这件事”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像这样的顺序,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㈣、根据“单元学习提示”落实训练重点。

1、自读“单元学习提示”,想想:什么是事情发展的顺序?怎样来学习按这种顺序写的一短话?

2、汇报交流。

3、巩固迁移训练。

读下面一段话,想一想,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课外活动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人头像,并准备了一个纸板鼻子,叫我们蒙上眼睛给贴上。同学们按顺序一个一个蒙上眼睛,手拿着“鼻子”去贴,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了下巴上,有的把鼻子贴到了头顶上,还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了耳朵上。教室里不时传来一阵阵哄笑声。最后一位同学上去贴,正好把鼻子贴正。游戏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

①指名读要求。

②按要求指导自学。

③指导交流自学情况。

④教师强调学习方法。

㈤、课堂

①完成作业:作业本上第六题。

②读下面一段话,按一定顺序成一段通顺的话,标上序号。

()我坐在餐桌前,开始吃妈妈为我准备的早餐。

()早晨,我迅速起床,叠好被子。

()吃完早餐,我背上书包,高高兴兴的.上学去。

()我到卫生间去洗脸、刷牙、梳头。

板书设计:

13、捉迷藏

先写玩得很高兴 事情

后写爸爸不见了 发展

最后写玲玲去找爸爸 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具体了解李四光、介绍李四光,并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2、学习课文把一句话写具体的方法。

3、能写出“发觉、专心致志、”的近义词。

教学过程:

㈠、复习

1、认读生字、词卡

2、你课外对李四光又有什么新的了解?能介绍听吗?(及时表扬自己课外查找资料的同学)

师:我们学习的途径很多,课内外结合能帮助我们学得更好。请读读第一小节,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李四光哪些方面?

㈡、学习第一小节。

1、读一读,介绍了哪几方面?(李四光是地质学家、对石头有研究、搞研究很专心)

2、重点读懂第二句话:

①“可”能换成什么词?

②从哪里看出他对石头有研究?

③你能用“只要……就……”说话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认为哪几个词在语气上要注意的,自己处理一下。

4、你能把自己课外了解的,和这三方面内容结合在一起介绍听吗?

㈢、学习第三小节

师:李四光研究起石头来,会把什么事情都忘了,这一次他又把什么事忘了?

1、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大面积训练并板书)

(玲玲找不到爸爸,很不高兴——找到了爸爸——爸爸正在专心致志地研究石头——玲玲不生气了)

2、你能给“专心致志”换个近义词吗?李四光的专心致志表现在哪里?(学生自由看图、看文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㈣、: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课后第四题)

2、师: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大面积训练说话)

㈤、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

语文教案 篇9

翼江亭

翼江亭位于赤壁山临江矶头,重建于一九三六年,系麻石构建,上盖绿色琉璃瓦,六柱六角,塔状尖顶,以赤壁山、铁山似金鸾两翼而得名,亭柱上有对联一幅曰:

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厄言、兴霸良策;

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

传此地为周瑜、诸葛亮观战之哨所,今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拜风台(武侯宫)

拜风台位于南屏山上,又名“武侯宫”。分前后二殿,庙堂建筑面积310平方米,内殿供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的全身塑像,右侧有文物陈列馆,建于1979年,内陈列赤壁之战出土文物及在赤壁出土的其他文物二千余件,有刀、枪、剑、戟、镞、戈、带勾及三国东吴铜币“大泉当千”、“大泉五百”、“大泉当百”,并有东汉铜镜和剪轮“五铢钱”,大量东汉至六朝陶器。

凤雏庵

凤雏庵位于金鸾山腰,传为赤壁战时号为凤雏先生的庞统批阅兵书处,后人于此建庵以资怀念。现庵堂建于清道光年间,原为九重大殿,今仅存最上一重。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分为三个殿堂,第一室供有庞统全身塑像,第二室为赤壁图书馆,第三室为接待休息室。现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庵外有千年银杏树一株,其枝叶大如伞盖,荫遮古庵,此树高35米,为雌雄异株合抱,树上长了三棵倒立的.瘤。传为庞统亲手所栽。

周瑜雕像

周瑜雕像位于赤壁山翼江亭与望江亭之间,高8.58米,重300t,1990年12月落成,为湖北省及长江沿线最大的一座人物雕象.周瑜身着战袍、手持宝剑、傲视西北、神态冷静。表现了"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总指挥的大将风范。

《三国赤壁大战陈列馆》

《三国赤壁大战陈列馆》位于赤壁山东北面,其建筑样式别具一格,远看既象风头轮,又似古代头盔:近看似战船、古城墙,意境极深。馆内有赤壁之战形势图、蜡象室、文史资料室。

《精选语文教案汇编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