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要求:
扩展识字量,反义词练习,朗读、识记成语,能写话,口语交际,才艺展示。
通过认、读、识、记、说、做完成练习。
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利用部件区分形近字,扩大识字量。能看图说反义词。
能在具体语境中区分意思相近的词语。
培养同学朗读、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具准备:
形近字卡片,找反义词的画面,几种熟悉的动物、植物画面。
一枝蜡烛。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这个活动布置了两局部内容:一是引导同学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二是通过看图,引导同学发现由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同学仔细观察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让他们去主动发现,自主归纳,以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
1、读小泡中的话,然后让同学自身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2、让同学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三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衣被是一家,用手来披挂,土坡一口缸,砸破石头上。
3、“看看说说”让同学自身发现,不必引导。指名说。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第二课时
本局部布置四项内容:读记四字词语;选词填空;写话;读短文。“读读记记”重点是指导同学读熟、记住,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协助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会写”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同学发生写作的愿望,对于内容和语言方面不必提出过多限制。“读短文”目的在于培养同学朗读能力,激发同学的`读书兴趣。
过程:
1、自身读词语,一起读。
2、创设情境协助理解:如,太阳一出来——金光闪闪,黄山的风景——秀丽神奇,小兔子跑进树林——无影无踪,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
3、自身想方法记住这些词语。(也可以让同学的把这些词语写在自身的积累笔记上。)
我会选
1、引导同学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想像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自身选词填空,请同桌检查,并说说自身的理由。
我会写
1、启发谈话:平时你们有很多悄悄话在心里藏着没有说,你想说说吗?
2、组内同学互相说自身想说的话。(内容不限,长短不限。)
3、你可以说更可以把他写下来。这样自身以后看了还能想起来呢。
4、同学自由书写,教师巡视了解。也可以组织组内同学互相读读一读,评一评。
我会读
1、自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同学竞赛读,读给老师听。
3、组织同学说说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小学语文教案 篇2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2、自主积累词汇。
3、能够正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了解内容,教育学生要学习佳子孝敬老人,关心家人,心中充满爱。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2、通过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阳光的可爱。学习佳子孝敬老人。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奶奶的话的意思。
四、教具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一、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
(1)导入。教师板书课题,问学生:“你们喜欢阳光吗?为什么。这篇课文中所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阳光?由此引出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汉语拼音多读几遍。读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小声读1———3自然段,体会佳子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第三自然段中是怎样描写大自然的?请同学再读课文。
3、看本课插图,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1)请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大家看图听读。
(2)练习把句子说具体。看图真空。
(1)练想象练语言。
说说图上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
4、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佳子是怎么想到要把阳光送给奶奶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4、5、6自然段,用线画出来。
(2)再请一个同学读第5、6自然段。
5、总结全文。
6、拓展延伸。
7、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3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我总是试着去寻找书本中关于美的东西,并向学生慢慢地传达美育,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关于在古诗当中所存在的美育,至今我都不是特别清晰,但近期我对此做了一些了解,试着进行了一些分析,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指正。
一、引导观察感受美
我们要学会感受美。叶圣陶先生的话对此做了很好的解释:只要我们认真去观察,身边到处是美景。所以说,学会观察对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很有帮助。在古诗学教材中会存在很多插图,我就让学生先自己认真观察,然后再根据图画进行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画面,去用心感受美。比如说,有一篇名为《小池》的古诗,我就先让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景物,他们很快就找出了有树阴、蜻蜓、河水、荷花等等,然后,我又让他们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物并解释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脑海中就勾勒出带有初夏韵味荷花池水的美丽景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习古诗词就快乐多了。
二、绘制彩图感受美
我们要学会创造美。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像带有强烈画面感的文章,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通过文章描述的画面进行想象并具体体现出来,通过如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情趣。比如对于《咏柳》来说,我首先给学生讲解诗意,然后再让他们从整个层面上来把握诗歌中描述的场景,体会诗歌表达的内涵。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翩翩起舞的柳树儿,踱着轻盈的脚步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学生打开了想象的空间,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有山坡,有绿草,有一片片随风飘动的柳叶;有的画呈现了一个小姑娘徜徉在春天里,柳叶似她飘逸的头发;还有的`画展现的是小河边,绿绿的柳树儿慵懒地伸展着腰肢在《自办报》上也出现了学生的作品,当中有画面,有诗句,互相映托,并深受学校好评。
总的来说,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古诗的 ……此处隐藏1445个字……学目的】
1、交流自身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空虚。
2、写一写自身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相互的优点,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时布置】
4课时。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身喜欢的动物吗 ?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一起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身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分组: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要求:
⑴ 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⑵ 表达真情实感。
⑶ 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1、汇报提示:
⑴ 形式:
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扮演,进行发言。
⑵ 内容:
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2、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同学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身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资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身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
一、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
同学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三、精彩回放
1、回忆自身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
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四、习作与评议
1、同学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出示同学习作片段:
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四人小组轮流读自身的习作,一起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和时点拨。
4、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六、展示优秀习作
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观赏评议。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
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⑴ 自主发现。
⑵ 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身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
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
成语接龙。
5、竞赛: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 )一毛 对( )弹琴 如( )得水 ( )死狐悲
杯弓( )影 ( )毛蒜皮 ( )立鸡群 指( )为马
为( )作伥 车水( )龙 万( )更新 门可罗( )
( )( )点水 顺手牵( ) 哀( )遍野 抱头( )窜
三、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7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肤、怠、穗、憋、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积累“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老师检查并指正;
2、听录音,整体感悟,理清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指名读第一单元《导读》),你能说一说《导读》告诉我们什么了吗?谁能说一说,咱们都学过哪些童话故事?(生:《神笔马良》、《小红帽》、《白雪公主》……)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稻草人》。
二、新授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播放
小学语文教案 篇8《伟大的友谊》拟采取从中心入手,再分层展开,最后概括的教法。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初读课文,捕捉中心。
提问:什么是真正的友谊?重点讲读第七自然段。
直接揭示:在共同创造马克思主义的奋斗中“时时刻刻设法给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这就是真正的伟大的.友谊。
二、在突出中心的前提下,分层展开讨论:
① 马克思与恩格斯是怎样设法给对方帮助的?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重点明确恩格斯对马克思在生活上的帮助。突出“竭尽全力”。
② 马克思与恩格斯怎样为对方的事业成就感到骄傲?
讲读第五至七自然段。重点明确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在事业上的互相帮助。
③ 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讲读第八自然段。重点明确“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四十年,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三、指导分析课文结构,认识过渡段的作用。
讲读第四自然段,重点讲过渡段的作用。
这一段很重要,前面分句“在生活上……”承上;后面分句“更重要……”启下。这个句子把上下紧密连接起来了。
四、通读全文,概括: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四十年,为了共同目标,建立了伟大的友谊。表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时间长,友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