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汇编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师:老师把这幅图片编了一个很好听的儿歌,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儿歌的`名字叫《新房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三、师:这首儿歌好听吗?儿歌的名字叫什么?这么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说一说好吗?(师幼共同将儿歌念一遍)
小班教案 篇2小小班语言活动----小兔找太阳
一、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听故事,托班公开课教案。2、知道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二、活动准备:
小兔、小松鼠、灯笼、萝卜、气球等插入教具;《小兔找太阳》挂图;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围成马蹄形做做好后)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班来了许多客人老师,快和客人老师们打声招呼吧!(客人老师好!)教师出示小兔问:你们看,这是谁?(小兔),小兔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它要跟着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太阳,小兔找到太阳了吗?那么我们就来听一听老师带来的故事《小兔找太阳》。
2、边讲述故事,边出示插入教具。待讲完故事进行提问。
(1)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2)故事中有什么?
(3)可爱的小兔要去找什么?
(4)最后,小兔找到太阳了吗?
3、引导幼儿看挂图再次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太阳的特征。最后小兔找到了太阳,太阳是怎样的?(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请幼儿学说太阳的特征: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四、活动延伸:
带幼儿去户外一起找找太阳,看看太阳,感受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是暖洋洋的特征。
小班教案 篇3一、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2、 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一一对应匹配操作
3、 体会故事中的美好情感,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活动准备:
猪妈妈,猪兄弟,猪妹妹,大小不一的三块布,女式的帽子、短裙、上衣。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以猪妈妈的口吻说:我有三个宝宝(介绍名字并引导幼儿理解“兄弟”的含义)森林王国请了我的三个宝宝去参加动物联欢会,所以我买了三块布给他们做衣(请幼儿分别比较三块布,然后摆放,问其原因)他们没做成了自己的衣服却做出了女式的帽子,上衣,短裙,帽子,你们想要知道为什么吗?(引出故事)
(二)、讲述故事,讲到“到了裁缝店”处暂停
1、 教:猪大大,猪老二,猪小小拿到了布都想做些什么?(西装,衬衫,裤子)到哪去做呢?(裁缝店,讲述裁缝是干什么的?)
师:在路上他碰见了谁?他们发现猪妹妹穿的怎样?三兄弟和她说了什么?
2、 请幼儿猜猜三兄弟和裁缝说了什么?(幼儿讨论)裁缝做了什么?他们把这些东西送给了谁?说了什么?(出示上衣,帽子,裙子)请幼儿猜猜他们都是那些布做的?
(三)、迁移经验,拓展思路,分析三兄弟性格,体验情感
1、 分析三兄弟性格
师:、
1、你喜欢三兄弟吗?为什么?
2、三兄弟帮助了别人,他们的心理感觉怎么样?
3、猪妹妹呢?
4、幼儿讨论后,教师总结:三兄弟是都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宝宝。
2、 根据经验,讲述自身经历
师;你们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当时的心情感觉怎样?被帮助的人心情怎么样? (教师请若干幼儿回答问题,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待幼儿充分讨论后,教师总结:当你帮助了别人后,你会很快乐,而且愿意与你做朋友。
(四)、操作活动
教师:三兄弟带着猪妹妹到动物联欢会去了,到那儿见到许多的动物,他们吵起来了,原来他们不知道怎样分吃这些食物?请你们来帮忙?
(五)、活动结束
1、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幼儿的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其获得快乐的同时,保持对此类活动的兴趣。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对此类活动的兴趣。
2、小动物为感谢你们,请大家一起去参加动物联欢会(幼儿整队出发)
附:小猪三兄弟
有三个小猪兄弟,他们是猪大大,猪鼠老二,猪小小。
有一天,猪妈妈拿出三块布:最大的一块给猪大大,不大不小的给猪老二,最小的给猪小小。
于是,三兄弟去找裁缝店。一路上,他们可高兴了,猪大大说:“我要做一件特别帅的 西装。”猪老二说:“我要做一件时髦的裤子。”猪小小说:“我要做一件漂亮的衬衫。”
“哟!这么高兴,到哪里去呀?”原来是猪妹妹在问。鼠大大说:“我们去裁缝店做衣服。”猪妹妹说:“哇!这布真漂亮,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布。” 这时,三兄弟发现猪妹妹穿着灰溜溜的破衣服。于是,他们一声不吭地往前走。到了裁缝店,猪大大说:“你给我做。。。。。。”猪老二和猪小小也说:“你给我做。。。。。。”
第二天,裁缝把做好的衣服拿来了:一件女式上衣,一条短裙,一顶女式帽子。三个老鼠兄弟说:“咦!怎么都是女式的,我们不能穿,送给猪妹妹算了。“
现在,猪妹妹变得多漂亮呀!三个小猪兄弟说:“呀!比我们穿着好看。”说着,三兄弟回家了。
小班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有颜色标记的鱼缸3只 钓鱼工具人手一套 每人一个小篓 3种颜色、大小不同彩色鱼若干(红黄绿 3种)钓鱼池的场景布置
猫妈妈的头饰 小猫胸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老师戴上猫妈妈头饰当猫妈妈 幼儿戴上胸饰当猫宝宝
一、幼儿闭上眼睛做睡觉状
老师:宝宝们 起床了(听音乐做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宝宝们 你们饿了吗 ?(饿了)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宝宝和妈妈一起到外面去钓鱼好不好?
幼儿边听音乐边钓鱼
(领幼儿到鱼池的场景布置,让幼儿自由钓鱼。钓到的鱼放在小篓里,等鱼池里没有鱼了让幼儿回到座位上坐好。)
老师: 鱼池里的鱼都钓完了 ,我们回家吧。带领幼儿回到座位做好。(把鱼竿收起来放在小椅子下面) ……此处隐藏1009个字……引导幼儿从软硬、颜色、形状、包装等上面进行比较。
三、糖果尝一尝
1、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 (变小了)
3、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糖宝宝》。
“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提供橡皮泥和彩纸,让幼儿自制糖果。
健康教育: 知道糖吃得太多容易得龋齿。不能吃太多糖,勤刷牙保护牙齿。
附录
儿歌:
糖宝宝
花纸包里,
有个宝宝,
剥开尝尝,
宝宝变小。
小班教案 篇6设计意图: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首先要培养的是他们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只有兴趣才能带动他们进行技能的练习,因此我设计了“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把热身活动、动作示范、重点练习、难点解决全部放在游戏中进行,让幼儿在不断展开的游戏中快乐、自主地掌握活动技能。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2、锻炼幼儿按一定路线行走,提高其身体平衡能力。
3、学习与同伴互送玩具,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地两端分别放置塑料筐5—6个,玩具是幼儿人数的2—3倍。
2、在场地中间画4—5条长3—5米宽25厘米的小路,路边以绿色代表小草,小路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中途设置一快棉垫。
3、节奏鲜明的乐曲《玩具进行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跟随背景音乐带领幼儿进行小动物模仿操的练习,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爬吗?(喜欢)我们一起来学小蚂蚁爬呀爬吧,让我们一起来爬过棉垫吧。”我说游戏儿歌:“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怕呀怕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背上”幼儿随儿歌快乐爬行,老师可以利用儿歌来不断调整活动强度,保持幼儿最佳的活动状态。
2、师:“刚才,小朋友在学小蚂蚁爬的时候,老师听到一个声音,老师找呀找,发现地上有玩具宝宝在哭,玩具宝宝为什么哭呢?原来有些小朋友把玩过的玩具忘到了外面,玩具宝宝回不了家,急得要哭了,我们一起来找到它们,送他们回家吧!”
三、熟悉规则,练习动作:
在找玩具的过程中,老师带领幼儿练习在平行线中行走。先请幼儿集体在25厘米的平行线中行走,也就是走小路,让孩子们自己试一试后,并讨论怎样走才能有快又稳,还不能踩到路边的小草。然后请几名做得好的`幼儿示范在平行线中走小路的方法,教师讲清动作要点,再次请幼儿一起来试一试在25厘米的平行线上走小路,帮助幼儿掌握平衡的要点。
四、反复练习,巩固提高:
1、做游戏《送玩具回家》,幼儿分成两队,一对在起点,一对在终点,在起点的幼儿走到老师指定地点捡起玩具,然后幼儿在25厘米的平行线中走小路,中间爬过棉垫,到达终点,终点的幼儿接到玩具后说声“谢谢”,玩具送给好朋友后原路返回。起点与终点幼儿可交换位置继续游戏。2、分组游戏,送玩具回家。在这一环节中,将幼儿分为几组,送玩具回家,巩固在平行线中行走和在棉垫上爬的技能。老师要不断提醒幼儿要走在路中间,不要踩线。
五、放松活动:
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都为玩具找到了家,现在玩具回到家可高兴了,来我们一起庆祝一下,让幼儿在《玩具进行曲》的音乐声中,进行放松练习。
小班教案 篇7一、游戏目标
1.使幼儿通过玩“击鼓传球”游戏,学习根据指令做出迅速的反应。
2.会认真地观看图片,能用不同的句子进行描述。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二、游戏准备
画有单个物体如:人、动物、房子等的小图片若干张。丰富形容词。
三、游戏玩法
教师击鼓,幼儿有节奏地传球,鼓声停止,球传到哪位小朋友手中,哪位小朋友就从球中摸出两张小图片,并鼓励幼儿按照两张画说一段话,如:摸到的一张图片上画的.是自行车,另一张图片上画的是小羊,幼儿可以说:“小羊爱骑自行车。小羊买了一辆红色的自行车。他每天早上都骑着自行车去上幼儿园。”
小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诵读诗歌。
2、感受家的温暖,知道幼儿园也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准备:
1、白云、蝴蝶、小鸟、小朋友头饰
2、蓝天、树林、花朵、幼儿园图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自己的家。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师:其实,小朋友们还有另一个家,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二、游戏《找家》
1、个别幼儿游戏
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找家了。
我要请小朋友上来扮演白云、蝴蝶、小鸟、小朋友,请他们找找家,看他们找得对不对,好不好?找到家后请他告诉小朋友哪里是他的家。我先请一个小朋友试试看。
(四个小朋友一组,进行3~4组)
2、幼儿集体游戏
(教师将四种头饰分别分给每一个幼儿)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找找家。小朋友们一起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念出来。
我们听到白云的时候,谁去找家啊?,听到小鸟的时候呢?听到蝴蝶的时候呢?听到小朋友的时候呢?我们找到家的时候就静静地在家里睡觉,因为家里很温暖,家会保护我们。
师:现在我们来试试看。(游戏进行2~3次)
三、幼儿诵读诗歌
师:其实,在我们这个游戏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把它找出来,好不好?
(教师根据图片诵读儿歌)
师: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那现在和老师一起把它找出来,一起念念看,好吗?
四、儿歌创编
师:你们想想看,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是谁的家呢?
(教师用图画的形式将幼儿的答案记录下来)
那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是谁的家呢?
那小花朵还是谁的家呢?幼儿园呢?
师:好!小朋友们都想了很多,我们把它们编成好听的`儿歌,好吗?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很棒,现在我们回到朵朵小班这个温暖的家里去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首先让幼儿回忆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然后让《找家》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诵读儿歌、熟悉理解儿歌内容,体会感受家的温暖。游戏由点到面,从个别到整体,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引入提问时,问题过多,没掌握好时间;回答时多以集体回答为主,忽视了个别回答的重要性。在解决儿歌难点上,没有对“蓝天、树林、花朵、幼儿园”前的形容词做加深提问,使幼儿在诵读的过程中经常忽略或忘记。在集体游戏的过程中,要求还不够明确,使幼儿一味地玩游戏,却忽略了儿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