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推荐】科学教案集合5篇

时间:2023-04-17 01:05:54 收藏本文
【推荐】科学教案集合5篇

【推荐】科学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污垢的危害及简单的除垢知识。

2.培养幼儿对小实验的操作兴趣,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活动准备

白醋、食用碱,热水。

带有茶垢的玻璃瓶。

活动过程

一、认识水垢

1.幼儿观察玻璃瓶内的茶垢,认识水垢 。

2.有水垢的玻璃瓶和没有水垢的玻璃瓶

教师分别将两个瓶内倒入白水,请幼儿观察水的清晰度。

3.说一说两瓶的不同,知道水瓶内附着的物体就是水垢。

二、了解水垢对人们的危害

1.请幼儿想一想,还在哪里、什么容器里见到过水垢?

2.教师讲解水垢的危害

这些粘在水壶和水瓶里的东西叫水垢,它是水中的'杂质,

在水中被加热、烧开以后变成的。

水壶、锅炉烧水多了或者热水瓶、饮水机用时间长了会结成一层水垢。

水壶里有了水垢,水就不容易烧开,浪费燃料,

水垢的碎块如果被我们喝进身体里,会损害健康容易生病,

工厂里的大锅炉如果不除水垢,还会有爆炸的危险。

三、实验:除垢

1.认识食用碱

幼儿观察,白色、粉状的食用碱。

2.将食用碱放入有茶垢的玻璃瓶,然后倒入开水,摇晃瓶子。

请幼儿观察瓶壁发生的变化。

3.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4.教师小结:碱面和水垢放在一起,水垢会产生气泡,渐渐变小,

这种变化叫化学反应。

5.知道除了用碱面,还可以用白醋或专门的除垢剂来除垢,而且效果更好。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说,还知道哪种除水垢的方法,哪一种最省力最好用。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区分生蛋与熟蛋。

2、初步培养幼儿比较、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判断、了解生蛋熟蛋及结构。

活动准备:

1、一只不透明的大布袋内装生鸡蛋、熟鸡蛋。

2、人手一只鸡蛋。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看看摸摸说说猜口袋

教师:你们猜猜看口袋里装了什么?(启发幼儿运用视觉、触觉来猜)

2、教师逐一出示口袋中的蛋宝宝,让幼儿数数有几只并说出蛋的名称

3、说说蛋的形状及猜猜生蛋与熟蛋。

教师:两个蛋宝宝长的一模一样我们怎么来区分它们呢?

二、试一试

1、引发幼儿自己动手尝试的愿望。

教师:用小手摇一摇。

2、用手摇一摇及用旋转的方式知道蛋的生熟。

教师:你们的蛋都可以吃吗?为什么?生的`蛋里面是什么样的?熟的蛋里面又是什么样的?

3、幼儿讨论交流尝试。

4、归纳小结。(请幼儿回答,教师验证鸡蛋的生熟)

三、尝一尝

1、让幼儿尝尝熟蛋。

2、启发幼儿将熟蛋与别人分享。

活动延伸:

教师品尝咸蛋并与几名幼儿分享,提示幼儿:为什么你们吃的蛋有的淡有的咸,那是怎么一回事呀?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其他蛋的愿望。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的动物不仅身体构造不同,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也不同;

2.初步了解常见的6类动物分类方法: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类、爬行类、两栖类。

3.初步了解6类动物的主要特点。

4.能通过合作形式整理总结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小组分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寻找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做出科学判断。

【教学准备】

教学用的6种典型动物图片或标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引入

1.从旧课引入。

(提供 6种典型动物的图片,引入教材第一段)

2.引发学生开展讨论。

3.从讨论活动中捕捉探究的问题。

1.回忆上一课的活动内容。

2.学生说说这6种动物的特点。

3.小组讨论。

引发探究的兴趣。

二、寻找相似动物的特点

1. 提供丰富的动物图片。

2.说说为什么这样找?这样找的理由是什么?它们怎样相似?

1.先找出一种与猫、鸽子、金鱼、甲鱼、青蛙、蜻蜓相似的动物。

2.分组将其他的动物分别归类。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类科学素养。

三、逐步建立浅近的概念

1.将看法一致的.动物分别列在表格中。

2.将看法不一致的动物罗列出来。

3.运用先前达成的共同特征来分析该种动物,如果看法达成一致则列入表格,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教师则提供进一步的资料(主要是形体特征和行为方面的)。

4.提供科学家的分类依据和命名方法,交流:我们的看法与科学家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和补充?

1.说说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初步抽象出共同特征)

2.各方面陈述自己的理由。

3.进一步抽象各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并为每类动物命名。

4.还有哪些动物和这6类动物都不相似?蜗牛是哪类动物呢?

初步培养学生根据事实作出判断的能力。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寻找动物的共同特点

1.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2.教师总结动物的共同特征。

1.小组讨论。

2.交流,达成一致。

从找相似的动物实践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五、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

附板书设计:

2.形形色色的动物

和猫相似的动物:

和鸽子相似的动物:

和金鱼相似的动物:

和甲鱼相似的动物:

和青蛙相似的动物:

和蜻蜓相似的动物: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各种昆虫的挂图一张。

2、操作卡片“各种昆虫”。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捉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

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性

1、(出示挂图)

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蜜蜂、蜻蜒、七星瓢虫等,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等)

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

(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都叫昆虫。)

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

(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

三、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4、幼儿操作: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红笔一支,请儿用"O"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

(保护益虫,不随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

【活动反思】

有爱心的小安妮因为喜欢昆虫,而去收集死去的昆虫和蜕下的皮,给昆虫自由的生活空间,甚至在梦中,自己都变成昆虫,感受当昆虫的乐趣,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出对昆虫的喜爱。为了让孩子了解昆虫,课前让孩子们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来。

1、注意学法的指导。紧扣 “爱”字,突出重点。在课堂上,以“爱”字贯穿全篇课文,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突出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在第二课时教学3——5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围绕课后问题“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怎样做的?”展开学习。首先,我让学生勾画出3——5自然段中能概括写安妮怎样做的句子;然后,具体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她是怎样喜欢收集昆虫的;最后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习后面的内容。

2、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指导写作,我抓住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在具体的写法,让孩子们在自读自悟的基础能够进行仿写,通过检查可以证实大部分孩子学会这一写法。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整篇文章都是围绕我喜欢昆虫来写,但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方面。

小百科: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飞“飞盘”的不同方法,以及探索不同形状的飞盘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2、培养幼儿勤于探索、乐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探索最佳飞飞盘的方法、不同形状的飞盘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活动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方形飞盘各8个、装饰好的飞盘3个、黑板、活动场地安排

活动过程:

一、玩飞盘

1、 出示3种形状的飞盘,鼓励孩子自由玩

2、 小结玩的多种方法,引出方法――飞飞盘

二、探索飞的方法

1、 同种形状两两结对飞飞盘,比一比谁飞的远

2、 小结飞飞盘的多种方法

三、探索谁飞的远

1、 3人一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用科学的方法飞飞盘,比一比谁飞的最远

2、 集中交流:哪个飞盘飞的最远,为什么?

3、 小结:圆形飞盘在飞的`时候转的很快,空气宝宝推它的力量就很小,飞的也就远了。长方形、三角形飞盘在飞的时候转的比较慢,空气宝宝推它的力量就比较大,所以就飞的近了

四、活动延伸

看老师的飞盘漂亮吗?请你们也给飞盘打扮一下,再来玩玩。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自由玩飞盘,探索飞盘的玩法的多样性,然后进行交流,分享好的有趣的玩法,然后教师对幼儿的玩法进行梳理,并且提供场地让幼儿进一步探索玩法。活动中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作为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会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和那帮助。教育不断在更新发展,也正是因为一次次的总结经验,我们才能在其中得到培养,慢慢成长。

《【推荐】科学教案集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