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热门】桥教案范文集合7篇

时间:2023-04-14 00:11:35 收藏本文
【热门】桥教案范文集合7篇

【热门】桥教案范文集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桥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创编节奏的能力。

2、掌握集体舞中点踏步的动作要领,两人动作配合协调。

教学重难点:舞蹈动作的协调。

教学准备:节奏卡、亮分牌、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钢琴。

教材分析:《伦敦桥》是一首4/4拍的英国儿歌,全曲共4小节旋律。虽然配有五段歌词,但旋律与歌词都重复较多,十分简单。根据童趣盎然的歌词,将《伦敦桥》歌曲设计成双人集体舞。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1、音乐进教室,并按创设好的位置入坐,做好上课准备。

2、学生跟着老师做拍手动作。

创设一种有利表演的美好,轻松的音乐教学环境。

1、坐姿游戏。

师: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无比的快乐和幸福,现在跟老师来做一个小小运动,同学们先把眼睛闭起来,用耳朵听,照老师的话去做,看谁做的最好。

2、节奏游戏(超级变变变)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也来测一下同学们对节奏的掌握情况,男生女生来比一比赛。评委要注意观察,然后给他们评评分。

3、男生女生比赛

(师:同学们现在闭上眼睛,等老师说超级变变变,最后一个变说完了以后,你们就睁开眼睛,然后马上把他们重新组合的节奏打出来,看看哪一组打的又准有整齐。)

1、闭眼睛跟着老师的口令进行坐姿游戏

2、把“节奏朋友”请进课室中间,每一个学生头上带一个节奏头饰,站成一排,这样就组成了一条节奏,请其余的同学拍一拍,一组完了以后,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喊123变,这样就学生又随意又组成了第二条节奏。

3、男生给女生出题,女生给男生出题。

4、评委给分,分出胜利组后,胜利组的`那边做一个胜利的姿势。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到音乐课练习中,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步骤

1、集体舞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谁知道什么叫集体舞,你们想学习集体舞吗?)

2、音乐欣赏

(师:听完歌曲以后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我它是一个什么情绪的音乐?)引导学生选择:是欢快的,忧伤的还是其它的什么?

3、舞蹈动作教学。

1、回答提出的问题。

2、基本舞步:

点踏步:两拍一步,先出左脚,右脚立即跟着左脚点地。

基本动作:拍掌、两人双手手掌相垒,手向两侧摆动。舞步和动作是同时进行。

开始位置:两人一对,面对面双手相拉。

第一段:1~3小节:点踏步加双手在耳两旁拍掌。

4小节:两人相互敬礼,女孩行提裙礼,右脚后点踏步半蹲,双手提裙。男孩行右手扶胸礼,右手扶胸,左手背后。

第二段:1~3小节:两人面对面,双手相互拍手。

4小节:手保持姿势不动,相互面对摆头对唱。

第三段:同第一段。

第四段:同第二段。

第五段:一对小朋友原地站立搭起拱桥,其余的同学在下面小碎步穿过。音乐结束时,拱桥落下,套住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唱歌、跳舞都可以。

教通过教师引导示范,让学生自如的投入,体会舞蹈的乐趣。学形式灵活多样,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题地位,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律动练习。

情节高潮

1、引导并协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动作。

2、播放

桥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攀登能力,提高灵敏性、协调性。

2.培养幼儿勇敢、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和主动参与锻炼的意识。

活动准备

1.音乐:路上小心

2.平衡木4,海棉垫2块、塑料弧形积木8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热身操。

二、介绍活动器材

教师提问幼儿:平衡木可以干什么用?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说出各种用途。)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平衡木做各种有趣的活动好不好?

(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三、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平衡木的各种玩法,并及时请幼儿示范有创意的玩法。

四、带领幼儿进行各种钻爬游戏。

1.爬过”地道

平衡木横向间隔2米左右摆成一排,从平衡木下爬过。

2.爬过“暗道”

将平衡木并拢,从平衡木下爬过。

3.开“火车”

将平衡木横向间隔0.5米左右摆成一排,请幼儿肩搭肩从平衡木上迂回走过。

4.过“桥”游戏

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放置的一个平衡木、两个并排的.平衡木、两个并排但左右分开的

平衡木上用各种方法走过“桥”。

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5.将两个平衡木排放在一起,让幼儿走过桥,从桥上跳下。

然后从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6.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示范从桥上往下跳的正确姿势,讲解方法和要领:

屈膝摆臂向上跳,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身体下蹲。然后幼儿继续练习。

7.将三个平衡木排起来并铺好海棉垫,让幼儿自己爬上平衡木走过“桥”并从“桥”上跳到垫子上。

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起伏桥”上走回来。

8.视幼儿情况逐渐增加“桥”的高度,鼓励幼儿尝试从桥上走过并跳下。

五、活动结束

1.教师对幼儿的表现作积极的评价,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2.在音乐伴奏下跟老师做放松操。

快乐游戏 课后反思

上周,园名师组调研我们大班教研组,半日的调研,细致的剖析,全面的观察,深入的反思,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收获不少。

在这次调研中,我执教了一堂健康活动《一棒接一棒》。

每一次都恐于健康活动时孩子的收放,但我这次还是下定决心来尝试。因为我对《一棒接一棒》这个活动内容认真分析后,觉得挺有意思,孩子们应该喜欢,应该能吸引他们。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小棒,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以学本领、练本领来激发他们,树立信心,接着以检查本领学得如何来进行小棒操。孩子们都以非常认真、投入的表情与动作向我汇报:老师,看我的本领学得多棒!

……此处隐藏2449个字……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特色语言,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播放洪水录象,再现危急情势。

二、整体感知,探究人物

1、谈话导入:此时,全村一百多人生命危在旦夕。在这生死关头,谁出现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大段,边读边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划出文令你感动的句子,在句子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板书:老汉)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成果。

三、互动生成,品读感悟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结合山的画面,感受山的特征。(高大、雄伟、稳、有安全感……)

(2)抓住“乱哄哄”一词,想象当时情景.

(3)对比在山洪暴发时老汉与村民的表现,感受老汉的威严、冷静。体会“他像一座山”这个比喻的丰富内涵。体会老汉的临危不惧,在山洪暴发时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起重要作用。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想想老汉为什么这么说?作为村支书他想到了什么?

(2)急着逃生的人们有没有听从他的指挥?从文中找出依据。感受老汉的威严与冷静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引导学生找出体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的词。(突然、冲、揪)

(2)引导体会这时老汉为什么要揪出小伙子?如果不这么做,会是什么后果?体会老汉在危急时刻把小伙子党员揪出来,严格要求党员把生的希望让给村民们,把死的危险党员扛起来,避免再次陷入慌乱。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引导学生把这句话与上句话进行对比,发现老汉的“矛盾”之举,体会老汉的父爱如山。

5、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1)引导学生把 “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章中去,再次深情地朗诵14-23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2)想象:如果时间就此定格,老汉会对儿子喊什么?

6、小结: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读写结合,运用语言

1、出示文章结局,师配乐朗读。

2、请生怀着沉痛之情,有感情地朗读。

3、启发学生想象前来祭奠的村民会说些什么?

4、小练笔:

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同学们,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语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或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

生写话,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5、师小结:

是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于职守,无私无畏,勇于献身,他是无愧的;做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在生死关头,他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

(洪水吞没了那座窄窄的木桥,但在老太太的心里,在全村一百多号村民的心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又架起了一座桥,这座桥就是老汉。请同学们深情地再读课题。)

桥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 认识掌握课后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⑷ 了解文中提出的几种意境,如日出而作。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⑵ 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⑷ 有感情地读文,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2、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

2、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感觉?

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它选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⑴ 分段读课文,相信课外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⑵ 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几方面来表达自己的四乡之情的?

⑶ 精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⑷ 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家乡人民太平安定的日子。

2、根据自学提示,探究课文内容:

⑴ 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的美丽景物,思考:

大家想想作者具体写了什么景物?

⑵ 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看作者怎么通过回忆自己童年的往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⑶ 思考:

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的什么事?

⑷ 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心情如何,应如何去体会?

3、朗读四五自然段,思考:

⑴ 老家那么平凡,为什么作者那么留恋?

⑵ 故乡的家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5、背诵课文第一段。

6、小结:

美丽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的印象,请大家留心观察自己的家乡,也撷取最美的景或事讲给同学听。

三、拓展练习

《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表达了谢冰莹作者的思乡之情。你张大以后或许会离开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我们可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内容写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8、小桥流水人家

景美:小桥、流水、柳树、野花、

事欢:捉鱼、虾、螃蟹

爱、怀念:扔野花让它顺水漂

摘菜叶、赏野花

生活安定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

《【热门】桥教案范文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