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皮球和橄榄球的特征,并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2.乐意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皮球、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之前玩过皮球,对皮球的滚动特征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只橄榄球,两人一只皮球;活动场地在二楼多功能厅。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初步发现“皮球、橄榄球”会滚动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又好玩的球球玩具。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这些球球玩具长什么样子的呢?它们可以怎么玩呢?
教师小结:圆圆的、胖胖的,是皮球;肚子中间鼓鼓的、两头尖尖的.,是橄榄球。皮球和橄榄球都是球球,它们都会滚动。
环节说明:此环节中,教师提供幼儿人手一只皮球或橄榄球,让幼儿自主选择和自由玩耍,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发现皮球和橄榄球的外形特征及简单玩法。
二、试一试,聚焦观察“皮球、橄榄球”的滚动路线。
师:皮球和橄榄球有一个本领,它们都能滚动。但是,你知道皮球和橄榄球是朝哪些方向滚动的呢?它们在滚动的时候,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教师小结:皮球和橄榄球都叫球球,它们能向不同的方向滚动;皮球的肚子圆圆的,它滚动的时候,能走直直的路线;橄榄球肚子中间鼓鼓的、两头尖尖的,它在滚动的时候,能走弯弯曲曲的路线,好像爸爸喝醉了酒一样,走路走得歪歪扭扭的,非常好玩!
环节说明:此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选择皮球或橄榄球,自主探究皮球或橄榄球的滚动路线,集体交流和分享各自的探究结果,从而获悉:皮球滚动路线是直直的,橄榄球滚动路线是歪歪扭扭的!
三、比一比,两两结伴进行“皮球、橄榄球”滚动比赛。
师:皮球和橄榄球进行滚动比赛,谁来说一说,到底是皮球滚动的速度快呢?还是橄榄球滚动的速度快?我们一起到外面操场上去试一试吧!
【活动延伸】
幼儿带上皮球或橄榄球,到操场上“两两结伴”自由进行滚球比赛。
科学活动教案 篇2科学活动:
身体部位的转动活动的生成:这些天,孩子们一直在讨论生活中的转动,电风扇、车轮、时钟、地球仪……答案声此起彼伏,突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我的眼睛也会转!”
活动目标:
1、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感兴趣,了解身体哪些部位会转动,并能大胆地用语言、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利用水笔在图片的相应的位置作标记。
3、体验转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人体图片、水笔、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由风车的转动引出身体部位的转动
二、探索身体部位的转动
1、请幼儿在人体图上将会转动的地方画上标记。
2、鼓励幼儿与周围同伴进行交流。
3、集体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说说并进行演示。
三、讨论:为什么这些可以转动,为什么要转动?
四、游戏“闯关”请幼儿根据标记一下子说出4个能转动的部位,若闯关成功将得到一件小礼物。
五、随音乐放松地做身体转动动作
科学活动教案 篇3设计背景:
时间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幼儿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幼儿了解、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代表不同的意义",那么钟面上的数字就是表示时间早晚的;《指南》中还指出"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那么时钟上的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就具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
活动目标:
1.认识整点钟,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引导幼儿理解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
2.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当整点钟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钟。
3.知道时间与人们生活、学习的关系,懂得爱惜时间。
活动准备:
时钟若干、课件;兔子、乌龟、花小图片若干;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名称和用途。
1、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珍惜时间不忘记(时钟)。
2、(课件一)师:对,你们真棒,是钟。看看钟面上有什么?(数字)数字是多少到多少?他们是怎样排列的?(从右向左顺着排列的);最上面的是数字几?最下面的是数字几?12和6是不是相对应?右面的数字是几?和3对应的是数字几?这个短的针叫什么?(时针)这个长的针叫什么?(分针)
二、认识整点钟。(课件二)
1、师:今天小兔和乌龟要来一场赛跑比赛,想看吗?
师:看,小兔变成分针,乌龟变成时针,它们在终点站好,终点在数字几上?(12)比赛开始:
(课件)小兔从终点12开始,从右向左跑了一圈,又回到12上,乌龟从哪儿跑到哪儿?(从12跑到1上),乌龟跑了多少?(跑了一棵树的距离)。
2、好,小兔又跑了一圈,乌龟从哪儿跑到哪儿?(从1跑到2上了)又跑了一棵树的'距离。再跑,小兔又跑了一圈,乌龟又从哪儿跑到哪儿(从2跑到3上了)。
3、你有什么发现吗?(每次小兔跑一圈,乌龟都跑一格)。对,当小兔跑一圈时,乌龟都跑一格,这就是一小时,也就是分针走一圈,时针才走一格,这就是1小时。
三、学习记录时间。(课件三)怎样将小兔和乌龟赛跑的时间进行记录?我们再来看一遍。(记录时间)整点钟是怎样记录的?小结:整点钟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钟。
四、玩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时钟的认识。
师:今天小兔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种,我们来和这些钟做游戏,好吗?现在你的钟是几点?(11点),好,我想走到12点钟,怎么走?将分针从右向左顺着走一圈,时针怎么样?(时针走到12上了),你有什么发现?(时针和分针都在12上),对,时针和分针重合了,都在12上,这是几点?好,再走,我想走到1点钟,怎么走?(是不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走了一小时);好,现在我想走到3点钟,怎么走?你发现了什么?(分针要走两圈,时针才能走到3上);好,现在请小朋友来说走到几点?我们大家一起走 ……此处隐藏2724个字……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 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在桌子上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黄一蓝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2)请将这些材料的一头与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接在一起后,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做实验;
(3)每做完一次实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
(4)全部实验结束后,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5)收拾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亮与不亮符号分别贴在板上。
4. 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根据记录纸陆续取相应的材料做实验;
(2)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
(3)提醒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缠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实验;
(4)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5. 两两交流。
6. 集中交流,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与猜想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 师幼共同小结:
铁、铜等金属的东西能导电,塑料、布和毛线不能导电。
四、活动结束。(教育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1. 接电线使灯泡亮起来。
2. 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实验的愿望。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导电,什么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试一试。
科学活动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得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白纸人手若干张、书若干本、记号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书和纸1、老师:书和纸这对好朋友,今天发生了争执。
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
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说:"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
请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的猜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到底你的好办法能不能帮助纸稳稳地站起来?
2、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子上都放了许多纸,待会请你去试一试你的办法,并把你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记录纸上。(出示记录纸)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4、集合幼儿,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小结:纸真神奇,大家通过折、卷等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使纸站了起来,纸开心极了,它在你们的帮助下终于稳稳地站起来了。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
可是,书又说了:"我不仅能站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纸也能托起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请幼儿再次实验。
幼儿根据记录表讲述,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实验)。
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1.纸也能托起很多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幼儿实验。
小结:教师统计托书最多的.是哪一种形状的纸?
五、总结。
纸的支撑力跟它接触的地方、高度都有关,上下接触的面大,它的支撑力就大,相反,接触的面小,力就小。在这个活动中,还有好多科学知识呢,我们以后再去慢慢探索。
六、拓展生活经验。
1、在生活中有好多东西也使用这种方法使它们的力气大起来的。
2、教师举例讲述。
七、延伸活动。
请幼儿找找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8活动目标 :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颜色,知道各种纸的用途.
3、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 超市的广告纸、报纸;纸盒,纸箱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盒。
老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个纸盒里放了什么,小朋友如果猜不到,就请你们小眼睛看老师会从纸盒变出什么出来,菠萝菠萝蜜变变变……哇,老师便出了一张什么纸呀?(餐巾纸)
(1)餐巾纸 (生活)---边出示边说 这是---餐巾纸。
教师提问:我们干什么的`时候会用餐巾纸啊 ?餐巾纸帮宝宝擦什么?你是怎么擦的?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我的纸袋里还有——出示手工纸 (颜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 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游戏:手工纸变变变,变架飞机飞飞飞……
(3)肯德基的广告纸
提问: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讨论:你想到肯德基吃什么东西? 六一儿童节爸爸妈妈有没有带小朋友去吃肯德基啊?吃了什么东西?
(4)我们再看看,纸袋里还有—— 报纸 (新闻)
提问:报纸上是写什么的?是谁看的?(给小朋友们没人发一张报纸)报纸上有什么?(黑色的字,还有画)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3.玩报纸
(1)老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报纸我们可以怎么玩呀?
超级捏捏捏!(团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谁的球小?谁的球大?
(2)报纸要怎么样才能到我的纸箱里来。
抛——我的报纸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报纸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报纸球,滚过来喽!
4.送纸球宝宝回家。“老师请宝贝们把报纸送回家”
5.老师还给宝贝们准备了一个礼物,小眼睛看老师,这是什么呀?(花)对,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跟我一起玩个游戏,老师手上拿这一束花,我要问小朋友这是用什么做的,小朋友要把我面前的材料拿过来给我好不好……
结束:老师要将这些美丽的花朵放在我们活动区,我希望小朋友们要好好的爱护它们,我们的小朋友也要健健康康,茁壮成长像花朵一样美丽,现在请小朋友们去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