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桥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桥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和世界一些现代桥梁,巩固学过的形状结构知识。
2、提高观察、比较、分类、描述、评价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形成注意观察物体结构,分析受理状况的习惯。
4、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感受桥梁的美,受到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从应用上加深对拱桥的认识,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
2、收集信息,观察比较,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各种桥的图片等)
学生:竹片、粗线、木板或瓦楞纸板、粗细不一的绳子、小木板凳
课前谈话:
同学们,老人们在教育我们要虚心做人时常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其实我们也走过很多桥,你走过或见过什么样的桥呢?是什么样的结构?你能用简笔画画出来吗?(生描述后同时抽几生上台用简笔画画桥)根据桥的结构,我们给桥分为梁式桥、拱桥、拉索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几类。
我们班的同学不但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还会用自己的语言和绘画来描述它。这节课咱们来比一比,谁最会观察思考,谁最会进行实验操作,谁最会与同伴合作,谁最善于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有信心吗?
一、谈话引入
课前我们交流了咱们见过的桥,桥梁是人类珍贵的财富,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节课咱们也来像桥梁专家那样研究桥。
二、活动一、观察比较拱桥
1、屏出示万县长江大桥。 认识这座桥吗?(这是咱们家乡的名桥万县长江大桥)这是一座什么结构的桥?(板书:拱桥)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生:主结构是拱形、一个单拱、桥面在拱的上方,主要材料是钢筋混泥土。) 师介绍:这座桥结构明显,线条简单,但可别小看它,它的技术含量可高啦,这拱跨度420米,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拱桥;它的设计和施工是一项创新技术,获20xx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世界上有影响的重大工程。
2、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拱足是建在哪里的?为什么要这样建?(岩石坚硬,能抵抗拱的外推力,于是拱就能承受桥面的重力,另一方面又使桥下船只畅通无主,这就是它的优点)。你能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很好。
3、其实拱桥的形状千姿百态,请仔细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相同:主结构都是拱形、都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坚固美观
不同:(1)拱的位置不同 (2)材料不同
图1桥面在拱的上方 图1、4的材料是水泥
图2、3桥面从拱的中部穿过 图2、3的材料是钢(材)桥
图4桥面在拱的下方
(3)结构不同
图2、3在一些部位上大量使用了框架式结构
4、桥面在拱的上方或从拱的中间穿过又有什么优点?你能结合前面的知识试着分析一下吗?
优点如图4:桥面在拱下方,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外推力;
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抗弯曲的能力。
图2、3:除了桥面能对拱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外,拱足处还有稳定作用
5、根据桌上的材料,你能做一个像拱一样的东西吗?
抽生做一个拱,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要用劲儿?(拱有外推力)(板:拱的简笔画、外推力)怎样使你做的拱稳定下来?(生说办法)为什么这样做?(要抵住拱的外推力)大家一起试一试,小组合作,两人做拱,第三人绑线,注意体会做拱的感受前后有什么不同,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好。
6、生交流感受:先…… 后来……为什么会出现这不同的感受呢?线的拉力抵消了拱的外推力(板:拉力)
7、再做一个没有固定拱足的拱,听师口令下压两个拱,体会抵消了外推力的拱能承受重力(所以人们在建桥时常常把桥面架在拱上);上拉拱,体会拱被水平方向的力拉住,拉不动(拉力一大,线就软了)。假如我们把这线当作桥面,让桥面从拱的中间穿过,还要怎样做桥面才牢固(拉得紧)呢?(也要固定拱足,如果拱在桥面上,直接由桥面来固定拱足,这时桥面水平方向的拉力还会增加桥面抗弯曲的能力)。齐读书上32页文字。
8、小结过渡:因为拱,使拱桥更加坚固。那没有拱的拉索桥结构如何?又是哪里来承受桥面的重力?
三、活动二:认识现代拉索桥
1、屏幕出示万县长江二桥,认识这座桥吗?这也是我们万州的骄傲,万县长江二桥,它是一座拉索桥,我们的父老乡亲多了不起呀!
这座桥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呢?(点击“观察”)请仔细观察它的结构,比一比谁最会发现?(板书:钢缆、桥塔、桥面)
2、桥面的力主要由谁来承担呢?猜猜看(桥下的横梁、钢缆)真是这样吗?我们来模拟做一座拉索桥,感受感受。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讨论桥的做法:绳子(钢缆)、纸板(桥面)、椅子(桥塔)
请听要求,由组长领材料,分好工,讨论具体做法,小组合作做拉索桥,做好后两人一起轮流拉绳把桥面吊起来,感受(绳子在朝什么方向用力?)感受完后后保持桥的样子不动,暂时停下来。
(2)在老师的指挥下拉绳子,感受钢缆的作用力及拉力;拉平直些,再拉平直些,感受到什么?生谈感受,汇报拉索桥各部分的作用。
钢缆:承受桥面的重力
桥塔:支撑钢缆,横梁同时承受一部分桥面的重力
(3)往桥上加重物,启发质疑:如怎样才能使桥面能承受更大的重力?钢缆断了怎么办?
(4)其实桥梁专家们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请看33页下面的两幅图,师介绍钢缆情况及拉力大小。
四、总结,拓展
1、同学们,刚才我们像桥梁专家那样研究了桥,体验到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乐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杰出的桥梁工程师们利用自己对工程结构的深刻理解,大胆、执着、创造性地设计出一座又一座伟大的桥梁。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中国桥梁发展的代表作和世界各国的名桥雄姿(屏幕出示),这些桥美吗?你感受到它们什么样的美?正如桥梁专家茅以升所说,桥是最普遍的,但又是最特殊的,它象征着一种跨越和征服,更能体现出力度和建筑的美。
2、桥梁建设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很多学科很多领域的知识,还需要我们现在努力学习,将来进一步去研究去创造。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你还想设计什么样的桥?请大胆想象,准备下节课来设计建造我们的桥。
3、课后请同学们通过上网等形式,查阅桥梁 ……此处隐藏2136个字……我们跟随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游览索桥,了解索桥的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请同学们轻声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先介绍索桥;再写站在索桥上,看到都江堰联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 ;接着写走下索桥, 从何氏夫妇的故事联想到为了多数人牺牲自己的心 ;最后点明主旨,感悟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3、追问:索桥有什么故事?什么东西“ 比故事更美更好 ”?让我们先来了解索桥。
二、深入理解课文
师过渡:索桥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想看吗?
1、课件展示索桥图片,直观感受索桥的样子。
2、看到了索桥你有什么感受?(长、雄伟、高大------)
3、课文又是怎样介绍索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圈出文中从哪些方面介绍索桥,并思考索桥有什么特点。
(桥身长、桥面是木板,不整齐,有的地方断裂,竹索编的桥栏、没有桥墩,用竹架代替)
4、你对索桥的那些地方感兴趣,试着当当小导游介绍介绍。(生练习,指名介绍)
5、听了小导游的介绍,我们一定对索桥了解很多,让我们把体现索桥特点的词语重读,语速适中读读第一自然段。老师读黑色的字,男生读红色的字,女生读绿色的字。
6、(2)过渡:了解了索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索桥的故事。
自学提示
1、浏览课文2-5,想想索桥有什么故事?
2、小声读读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在文中做简单批注。
3、想一想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你从哪里看出来?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读书心得。)
问题一:1、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2、何公何母为民修桥的故事。3、勇士丹柯掏心引路的故事。
问题二:课件:课外资料,了解李兵父子是怎样修建都江堰的故事。体会到李冰父子有一颗( )的心。读何公何母为民修桥的故事,体会到何氏夫妇也有一颗( )的心。勇士丹柯有一颗( )的心。
问题三
1、对照板书:李冰父子修都江堰造福百姓、何公何母为民修桥勇于牺牲、勇士丹柯掏心引路舍己为人的精神“比故事更美、更好”。还有什么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从课文第五自然段找一找。)
2、生读出: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课件出示。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小组交流。(生谈体会,把自己的体会送入文字中读一读。)
3、师总结:像李冰父子、何氏夫妇、勇士丹柯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多数人的温暖、安康、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人,永远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心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千百年来他们依然在发光人们依然会记得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的心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依然在影响着一代代。他们都拥有一颗颗伟大的心。(板书)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 师总结:多么感人的故事,都江堰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作者走在索桥上,领略索桥都江堰的雄伟、美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心灵也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你还能说出哪些人间更美、更好的故事吗?(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2、小练笔:索桥的故事感染了作者,引发了他的思绪,也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试着写下来)
3、师总结:老师希望同学们说到做到,做一个像李冰父子、何氏夫妇、勇士柯丹造福百姓、勇于牺牲、舍己为人、心地善良、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人。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课题:索桥的故事
四、当堂检测
1、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造福人民的人的敬佩之意。
3、积累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这些句子。
五、课后作业
1、试着给课文列一个提纲。
2、搜集索桥其它的故事。
板书设计:
索桥的故事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 造福百姓
伟大的心 何公何母为民修桥 勇于牺牲 赞美、敬佩
勇士丹柯掏心引路 舍己为人
桥教案 篇5一、 选定主题
期中考过后,我开始了第三单元的教学。第三单元学的是有关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说明文。其“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说不尽的桥》,我认为这个主题便于学生开展活动,于是我选定了它。
二、组建团队
由于3班平时参与活动的热情较高,我决定就让3班与桥文化来一次亲密接触。3班共有52个学生,按桌椅的排列情况分成4个小组。我就以这四个小组为单位组建了四个活动团队,分配以赏桥、写桥、画桥、知桥的学习活动任务,并由各组长全权负责活动的组织与进度。
三、 制订计划
参照课本上的活动,我给每一组的具体活动任务分别是:
1、赏桥:搜集并整理、归纳相关材料,设计创作一版手抄报和一版剪贴报(小组全员合作完成)。展示成果时由小组派代表上讲台解说主题、版面设计和材料选取等方面的内容。
2、写桥:仔细观察一座桥,并了解、搜集有关它的修建情况等资料,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绍性文字(小组成员个体完成)。小组讨论(教师做指导)找出最符合要求(介绍性)的文章与最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展示成果时由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范文,朗读完后,要求第4小组(他们组出竞赛题)同学说说两篇文章哪一篇更符合“介绍性文字”这个特点,为什么?并结合平时学说明文的经验,说说他们在文章里都听到了哪些有关于说明文的知识点。
3、画桥:设想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来(小组成员个体完成)。小组讨论找出符合要求(未来)的作品。展示成果时由设计者们分别上讲台展示创作并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
4、知桥:搜集并整理、归纳相关材料,拟出竞赛题(小组全员合作完成)。将题目分成必答题、选答题和抢答题三种类型,题数灵活把握,以竞赛时间20分钟为宜(教师做指导)。竞赛时由本小组指定念题员、记分员、记时员并组织纪律,其余三组作答。
四、开展活动
我给学生三个周末的时间准备,初定在第15周周一展示。我强调全员参与,并辅以“获赞”机制,明确论“功”行“赏”,多做事情多得赞,独立完成的作品,越优秀赞越多。各组长组织、协调小组成员,并如实记录他们参与的积极程度。
五、展示成果、反思总结
第15周刚好是本年段的教研周,我们备课组长安排我开课。于是我决定把这次综合性学习作为公开课的内容。
我将这节课分为四个环节:
1、教师导入
2、分小组展示、
3、教师总结、
4、布置作业。
分小组展示是整节课的重点,大约占40分钟,在每个小组展示后,我也有给予适当点评,但课堂主要还是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