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4篇

时间:2023-04-14 00:11:22 收藏本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4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

2、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教学难点

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教具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合作交流

1、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用了什么修辞?用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

明确:(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

2、第2—6自然段、第7一lO自然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

明确:(所谓事理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文章。这类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所要说的“理”,而要阐释这个“理”,就要安排好释理的顺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第2—6自然段采用逻辑顺序。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等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7~lO自然段采用时间顺序,从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等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3、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你能从文中试举几例来分析吗?

(只要学生能分析一点即可。)

(如第四段说明白花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花色由白变红,“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引起花色的变色;“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一般”修饰“花”,表示特殊情况除外等等。)

4、研读赏析倒数第二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本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②本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③本段列举牡丹、大丽花、虞美人三个典型事例,从那几个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比较,突出了选择的显著成就。

④本段的说明结构是怎样的?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②人工选择在加速花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③时间长短、形状色泽、品种优劣。

④总——分的结构。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祖璋

设疑-------------解释-----------总结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1)内部原因(2)外部因素 大自然的杰作和人工培育的结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北京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花红的原因;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精读,了解文章内容,师生共同讨论说明文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花红的本质,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教学难点

标题的好处,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插曲及有关花朵的图片。

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积累有关揭示自然奥秘的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伴随着音乐欣赏一组优美的花的图片,说出你们的感受。

(播放多媒体课件——《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插曲及有关花朵的图片。)

生:我看到姹紫嫣红的桃花、杏花、芍药花……

生: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娇艳美丽。

生:我陶醉于这花的世界,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呀!。

师:同学们,当你尽情 享受这大自然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介绍有关花的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和科学普及出版社 副总编辑、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职务。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鸟与文学》、《生物学碎锦》等。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本文最早发表于1979年《光明日报》副刊上,曾获得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创作奖一等奖。

2.积累字词(课件展示,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萎wěi谢 灼zhuó伤 分泌mì 花卉huì 虞yú美人

粉蕊ruǐ 花萼è 蜜腺xiàn 褪tuì色

万紫 千红:这里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萎谢:(花草)干枯凋谢。

灼伤:火烧伤。这里指被强烈的阳光晒伤。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3.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从几个方面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问题?

(2)课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3)在文中多次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问,有何作用?

三、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从几个方面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 点拨,)

明确:花红的原因有很多,课文从花儿的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 ……此处隐藏4633个字……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

同学们要学会运用这种拟题技巧。

4、贾祖璋是一个生物科普作家,他给我们说明了自然界里的一个“为什么”。同学们一定看过像《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你也一定知道很多自然界的“为什么”。

老师先举几个例子: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因为蝙蝠飞行不是靠眼睛,而是靠超声波。)下雨时,为什么往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因为声音传播的速度慢。)生活中还有很多为什么,你可以在课后查找资料或请教有关专业人员来解答。

十、作业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为什么,请把你最感兴趣、觉得新奇的“为什么”在课后查找资料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2、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分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清说明顺序,感悟说明文中运用文学语言和方法的妙处。

2、 通过查寻资料和做实验让学生理解课文知识。

教学重点

理清说明顺序,感悟说明文中运用文学语言和方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

如何找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方法 主要教具 实验材料

学法指导

探究合作式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物理基础 物理学原理 生理需要 进化观点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课后反思

时间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展示学生所知,引起对课文知识的兴趣。

2、理清说明顺序,感悟说明文中运用文学语言和方法的妙处。

3、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力、表达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1、 导入:(1)自然界中美丽娇艳的鲜花万紫千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色彩的花朵呢?(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像一把钥匙,为我们解开了这个奥秘。

2、朗读课文,说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明确:花红的原因有很多,课文从六个方面进行说明。即"物理基础""化学和物理学""植物生物学""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六个方面对"花红"的成因作了科学、生动、有趣的说明。

3、 发现课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课文中七次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句子,都以设问的形式出现,并形成七个排比段,在修辞上叫间隔反复。第一段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一次出现,起总提作用,后几段起提示说明角度和内容的作用,使文章层次清楚,中心突出,富有较强的节奏感和语言的美感,增强了说明文的文学色彩。

4、现在我们只了解了花红的因素,其中的真正奥妙谁能细致解释呢?那就看我们各小组的.本事了,现在六小组分别承包一个方面,用语言、板书或实验等形式为大家解说花红原因。(1) 试验一:把一朵红色的芍药花或其他的红色花泡在碱水或肥皂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当红变蓝之后,再把变蓝的花朵泡在醋里,观察其由蓝变红的过程,以此验证花朵在酸碱反应中颜色的不同变化。(2) 解说各种成因:

5、总结: 1、提问2、听读课文,学生回答后加以概括。3、指导、提示、归纳4、提出要求,对各小组进行指导,参与小组讨论。(1)指导(2)听评 1、回答2、朗读课文,思考回答。3、研究讨论4、读课文,讨论研究表述语言,准备实验。(1)做实验(2)解说各种成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清逻辑顺序。

2、 学习运用巩固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进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并注意词语表达的准确与生动。

3、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重点:

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生动性

2、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逻辑结构的分析

教学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方法 主要教具 电脑

学法指导

讨论探究式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说明顺序: 花红的内部条件和因素(物质基础)——内、主 { ↓ 花红的外在原因(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外、次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做比较说明预言:准确 如"只有、就、仅"

课后反思

时间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2、理解其严谨的逻辑顺序。

3、巩固说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

4、进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并注意词语表达的准确与生动。

5、理解题目的作用。

1、导入: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提问:分别从六个方面说明了花红的原因,它们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明确:作者按由主到次,由内到外的顺序排列,可分为两层。第一层(2—7段)说明花红的内部条件和因素,重要因素是"物质基础"。第二层(8—10段)说明花红的外在原因。层层深入,准确严谨。

3、分析每段中的说明方法。

思考:文章中都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1)举例子、分类别:例如牡丹,又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楼子、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举例子的句子还有很多……(2)列数字、举例子: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分析:运用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3)作比较、分类别:在光谱里面,与绿色邻接的,长波一端是黄、橙、红,短波一端是青、蓝、紫。我们可以说,花色以绿色为起点,向长波一段发展,由黄而橙,由橙而红;向短波一端发展,是蓝色和紫色。红色的花最鲜艳,最耀眼,可以说在进化过程中是最成功的。分析:说明红花是进化过程中的佼佼者。

4、请体会一下其中加点词的表达准确性。

明确:"只有"强调了仅限于粉红这个品种,"就"字,强调人工栽培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不同花朵。三个程度副词"最"字强调了红花颜色鲜艳、耀眼和成功的程度。"仅"字极言时间之短,说明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红的进程。

5、课文标题借用了《冰山上的来客》中一首插曲的名字,你认为这样拟题好吗?为什么?

明确:一是提示课文要说明的内容;二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

6、介绍有关花的知识或《十万个为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讲讲,让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

7、作业:

1、回忆

2、思考讨论后回答

3、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商量讨论。分析回答。

4、思考回答

5、思考讨论

6、介绍花的或《十万为什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