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口语交际教案集合七篇

时间:2023-04-12 01:06:54 收藏本文
口语交际教案集合七篇

口语交际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口语交际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口语交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让学生畅所欲言,广开言路。

3.能理解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同学们,在这几天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板书课题)

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三、如何对待父母的爱

1.出示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几个小片段(略),(让学生小组内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提出问题。

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谈出自己的看法。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他们应该怎样爱自己。

五、模拟采访,家长学生交际

1.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但有的方式有些不妥。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别的同学的父母。下面我们就请刚才到台上交流的同学的父母到前面,我们根据刚才同学所介绍的故事,来采访这些叔叔阿姨,好吗?

2.在学生与家长的交际中,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爱。

六、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

口语交际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能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2、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4、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能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喜欢听儿歌吗?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打电话的儿歌吧。

2、播放歌曲《打电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回忆场景

1、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在生活中打过电话吗?给谁打的?当时是怎么打的?先想一想,同桌再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别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听后要说一说他说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如果你觉得他说得不好,应该怎么说?

3、教师小结,提醒学生打电话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打电话要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说话要简短,要有礼貌。

(3)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再打。

(4)给别人打电话时要先说自己是谁,开始要问好,结束要说再见。

4、学习《打电话儿歌》

打电话,先拨号,拿起电话说您好。

问完好,把名报,我是谁,要找谁,

明明白白说事情。认真听,记清楚,

说再见,有礼貌。

三、设置场景,学打各类电话

1、生生互动,学习拨打邀请电话。

场景一:出示场景图:李中想给张阳打电话约他一起出去踢足球。现在请同桌两人合作试着来打打这个电话。

哪一对合作伙伴愿意来试一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对好朋友电话打得怎么样?

预设:

生1:喂,你好!我是李中。

生2:李中你好!我是张阳。

生1:明天是星期天,我们一起去踢球怎么样?

生2:好啊!

生1:那我们就明天上午8点在胜利公园的足球场见。

生2:好的,不见不散!

生1:一言为定,再见!

对照我们刚才学的打电话方法,说说他们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情景二:如果张阳有别的事想拒绝李中的'邀请,该怎么说呢?(两名学生上前表演。)

师小结:如果打电话邀请别人,别人拒绝了你的邀请,你也要表示感谢哟!

2、师生互动,学生拨打请假电话。

场景二(课件演示丽丽生病的情境。)

(1)同学们,丽丽因为发烧不能上学,要向老师请假。可丽丽不会打电话,你们能帮帮她吗?现在丽丽就是咱们班同学,她该怎样给班主任打电话,电话里该说什么呢?

师:现在我就是你们的老师,谁来打这个请假电话?

(2)师生表演通话。

师:喂,你好!

生:你好!我是丽丽,是李老师吗?

师:丽丽,你好,我就是李老师。你找我有事吗?

生:李老师,我发烧了,想跟你请半天假,下午再去上课,行吗?

师:当然可以!那谁在家陪你啊?

生:我的妈妈在家陪我。

师:那你在家要注意多休息,别忘了按时吃药啊!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师:再见!

(3)学生评议:丽丽电话打得怎样?

(4)换角色表演。

请一位同学当丽丽,一位学生当老师打打这个请假的电话。

3、创设火灾情境,拨打急救电话。

场景三:刚才我们试着打了邀请电话、请假电话,我们都能够做到说话有礼貌,把事情讲清楚。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的电话,打起来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出示:110、119、120。)

(1)你们知道这3个电话号码吗?什么时候打这些电话呢?

(2)小结:119是消防队,110是报警服务台,120是急救中心。这3个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发生了紧急情况时,我们才能拨打。而且拨打这样的电话是要有方法的。

(播放动画课件。) ……此处隐藏1936个字……题目;写好后要认真读一读,找出不足,自行修改。

二、教学环节

1、引导学生回顾口语交际的热烈场面,回想自己和同学交流的奇思妙想,并仔细回忆给自己以启发的发言内容,以激发习作的热情;

2、根据自己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角度或题目,再和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启发;

3、学生分头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写好后自评自改、互评互改;

5、用适当方式充分展示学生的习作。

我的发现

一、整体理解

这次“我的`发现”提供了4条被商家随意篡改的成语广告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乱改成语、滥用成语的不良现象,并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的词语或短句,一般来说,成语中的字或词不能随便颠倒、增减或更换。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乱改成语、同音词借用、谐音词滥用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有越来越泛滥的趋势,使人们对成语的认识变得模糊、混乱,尤其是对尚未了解这些成语的小学生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从认识成语特点、尊重祖国文化的高度体会乱改成语的危害,树立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性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做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的小卫士。

三、教学思路

从这4条被当作广告词的成语切入,让学生把正确的成语与滥改后的成语的意思进行比较,进而认识成语的定型性、整体性的特点及作用,体会随意滥改成语的危害。课后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搜集生活中滥用成语的广告词,开展一场成语错别字歼灭战。

口语交际教案 篇6

【课前准备】

1、学生根据“学习汇报会”汇报内容,分组进行准备排练。

2、教师准备演讲稿例文。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习作)

一、激情回顾,谈话导入

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很多收获。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我们有许多话想要倾诉,有许多情想要表达。

今天我们要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心中的情感。

二、范例引路,指导习作

1、出示演讲稿范例,教师或者请优秀的学生深情朗诵。

2、说说听了之后,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哪些地方让自己感动?

3、演讲稿的特点,出示:

⑴ 针对性。演讲是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

⑵ 可讲性。由于演讲稿是为了“讲”,以易说能讲为前提。

⑶ 鼓动性。演讲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4、再仔细读读这篇演讲稿范例,说说演讲稿一般要注意些什么格式?

⑴ 先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

⑵ 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

⑶ 最后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或向听众发出号召。

5、本次演讲稿的`主题是什么呢?

6、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⑴ 说说这次综合性学习中自己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搜集到了哪些资源?

⑵ 从以上内容中选取写作材料,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7、对照要求,进行习作。

三、自由选择,抒发感情

如果不想写演讲稿,也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

四、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五、朗诵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诵,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2、教师点评,特别是肯定习作中的独特感受。

六、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七、附:演讲稿范例

口语交际教案 篇7

【习作要求】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导学生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充沛发挥想象。

2、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假如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

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方偏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方偏重局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局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

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⑴ 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和家人。

⑵ 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局面:

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

⑶ 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局面:

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

(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身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

(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教师巡视,提示用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五、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

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六、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局部学生介绍自身习作胜利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启发。

《口语交际教案集合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