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

时间:2021-08-11 04:05:38 收藏本文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屋里蚊子多,怎么办?对比小猪和小猴的不同做法,理解“虽然小猪会算,但在蚊子面前,还是小猴让人佩服。”

2、借助实物操作,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三份、四份;将十平均分成五份……尝试记忆情节发展线索。

3、乐意向小猴学习,懂得遇到麻烦,不仅要动脑筋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帮助自己和同伴。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幅背景图;可以操作的活动图片小猪、小羊、小兔、小猴各一及十二只蚊子;头饰一套。

2、幼儿人手一套学具:十二个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嗡嗡嗡,嗡嗡嗡,我们是一群小蚊子,飞到东,飞到西,到处去吸血。”

教师以蚊子的口吻边唱边出示十二只蚊子。

2、刚才是谁在唱歌呀?你们喜欢蚊子吗?为什么?

3、这群讨厌的蚊子飞到哪儿去了?数一数有几只蚊子。

二、理解故事,师边讲述故事边操作活动图片边插问,引导幼儿操作花片理解。

1、教师讲述故事“小猪正在屋里看电视,……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对付小猪。”

插问:请你猜一猜,会有几只蚊子围住小羊,几只蚊子对付小猪?

引导幼儿用花片尝试分一分,帮助幼儿理解平均分。

2、教师讲述故事“小猪说:‘现在只有六只蚊子咬我了,另外六只咬你去了,……小羊问:‘为什么?’”

小朋友们,你知道为什么吗?

引导幼儿用花片尝试分一分。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第四小节。

插问:再叫个伙伴来,蚊子会分成几群?每群几只?

幼儿动手操作花片。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第六小节。

再来个伙伴就变成——五个伙伴,那十二只蚊子,五个伙伴分,能分吗?用手中的花片分分看。

5、教师讲述故事第七小节。

十只蚊子五个伙伴分,能分吗?那每个伙伴几只呢?用花片分一分。

三、过渡:刚刚老师讲述的故事就是有关于小猪和十二只蚊子的故事,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猪和十二只蚊子》。这个故事中的蚊子会随着伙伴的多少而分成几群,有趣吗?我们再来听一遍。

1、听录音讲述故事至第七小节“每人两只”,引导幼儿分析讨论: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

2、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大家好受一些呢?(幼儿讨论回答)

3、过渡:我们继续听故事,看看有谁采用了我们小朋友刚刚说到的好办法。(听录音讲故事第8-9节。)

4、引发幼儿讨论:

为什么小羊觉得小猴更令人佩服?你觉得呢?

(引导幼儿学习小猴用实际行动帮助自己和同伴。)

四、邀请部分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引导幼儿完整地表演故事。

附故事:《小猪和十二只蚊子》

小猪坐在屋里看电视,可一群蚊子老跟他捣乱,小猪气呼呼地数了数,天哪,有十二只蚊子。这么多的蚊子,叫我怎么对付得了?

这时,小羊来了,他一进屋,蚊子马上分成两群,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对付小猪。小猪对小羊说:“现在有六只蚊子正在咬我,另外六只咬你去了,哈哈,我觉得好受一些了。”小羊说:“可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受。

说着,小羊想走,小猪赶紧拉住他,说:“咱们再找个伙伴来看电视,你肯定会觉得比现在好过。”小羊问:“为什么?”小猪说:“再来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那样,只有四只蚊子咬你了。”小羊问:“你怎么知道?”小猪得意地说:“我算出来的。”这时,他看见小兔从门外走过,就大声喊:“小兔快来看电视!”

小兔走进小猪的屋子,果然,蚊子分成三群──一群围住小兔,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围住小猪。小羊数了数咬自己的蚊子:“真的只有四只了,小猪,你真聪明!”小猪哈哈一笑,对小羊、小兔说:“要想比现在更好受,咱们再找个伙伴来,那时候,蚊子会分成四群,每群只有三只了……”

于是,小羊帮着小猪一起朝门外喊:“小猴来看电视呀!快来看呀!”小猴听见喊声,跑来了,他一进门就嚷:“这屋里蚊子怎么这么多呀!”

小羊忙对小猴说:“别怕,现在只有三只蚊子咬你,咱们要是再找个伙伴来,就只有……只有……”小羊算不出,只好请小猪算。小猪抓抓头皮,也为难了:“十二只蚊子五个伙伴分?这不能分呀!”

这时候,小猴不管他们说什么,啪啪两下,打死两只蚊子。小猪高兴了:“这下好分了,还剩十只蚊子,每人两只。”

可小猴还是追着蚊子打,啪啪,又打死了两只。小猪却发愁了:“八只蚊子,五个人怎么分?”啪、啪、啪,小猴像是什么都没听见,还是不住手地打着蚊子。

小羊看看小猴,又看看小猪,心里想:虽然小猪会算,但在蚊子面前,还是小猴让人佩服呀!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体验秋天的美,美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的雨的生意特点。

2.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3.跟读并理解散文的美。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

2、难点:为散文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

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

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感受雨声) 听

放音乐,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声,再不同季节的雨声,引导小朋友去感受雨声的变化与不同之处,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点。

小结:教师要帮助小朋友丰富和补充语言以及纠正不正确用词,启发他们去感受音乐中雨声的细微变化,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2、第二关: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 说

2.1请小朋友举手发言,说一说‘我’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秋天。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用“______的”的表达方式叙述。

2.2 ……此处隐藏8012个字……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小百科:兔(Rabbit)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俗称兔子。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兔形目。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分析解决问题。

2.乐意与同伴一起协商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寻宝”地图,密码纸,拼图

活动过程:

一,引发主题,展开讨论

1.去寻宝要准备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带这样东西?

2.小组讨论,写下计划书。

3.派代表讲述,集体检验。

二,研究地图

1.上面有三条路,选择走哪条路?为什么?

2.小组讨论,派代表讲述。

3.集体检验。

三,开启大门

1.小组共同破解密码。

2.填上密码开启大门

四,拼图找宝

1.小组协作拼图

2.老师祝贺寻宝成功。

活动反思:

游戏中后面的小朋友都是仿照前面小朋友的方法,自己没有开动脑筋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游戏本身也有局限性,因为我们准备的玩具都是可以浮在水面的。如果再上这一课,我会再增加一些沉在水底的玩具。增加一些难度,同时也增加一些游戏方式。多制造些问题,让小朋友们去想,去解决。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9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理解故事的内涵,知道关心、孝顺老人;

2、能大胆地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1、故事《老爷爷和小孙子》;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欣赏幼儿用书《老爷爷和小孙子》画面;

欣赏图一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老爷爷为什么在灶边吃饭?

欣赏图二提问:你们看小孙子在什么?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爸爸妈妈的表情怎样?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儿?

2、听故事;

幼儿倾听故事录音,熟悉故事;

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大家说;

你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对待爷爷奶奶的?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

你喜欢你的爷爷吗?你将来会怎么对待你的父母?

小结:提炼幼儿的讨论结果,引导幼儿懂得要孝顺父母和长辈。

活动评析

故事中的小孙子是一个聪明、善良、孝顺的好孩子,他机智的劝父母对爷爷要好些。实习老师通过与幼儿一起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激发了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能够大胆的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幼儿在本次的活动中,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人都要关心、孝敬老人。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对于幼儿来说,语言能力至关重要,这是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的重要手段,对于老师来说,该怎样教好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是一个非常值得钻研的事情。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10

【活动目标】

1、大胆猜测故事情节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

2、懂得好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PPT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故事的封面上有什么?(请两到三名幼儿回答)。

2、小绵羊生气是什么样子?(皱眉毛,嘴巴向下弯)

3、那你们有没有生气的时候?为什么会生气呢?(请两到三名幼儿回答)。

4、小绵羊也生气了,我们的故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感受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内容1-2页并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帮助莫莫摘下树上的苹果?

2、莫莫是怎么做的呢?它吃到上的苹果了吗?(讲述故事内容3-6页)。

3、小朋友们,如果你喜欢的东西被别人吃了你会怎么办?(请2-3名幼儿来回答)

4、莫莫也生气了,(讲述7-9页)提问幼儿莫莫生气的长出了什么?

5、小朋友们快看莫莫变成了什么样子?你喜不喜欢莫莫大喊大叫的样子?

6、教师讲述13-14故事内容,小朋友们你们说莫莫这样子的行为对不对?

7、教师总结:莫莫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生了很大的气,做了许多可怕的事情,可它最不应该的就是去伤害别人。

8、如果你是莫莫你会这样做吗?我们生气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自己不生气呢?(可以听音乐、做运动、一个人安静一会、看看书、打打电话、看看电视。)

9、教师讲述15-17页故事内容,莫莫因为太生气掉到了地底下,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莫莫掉到了洞里,它的心情会怎样?害不害怕?孤不孤单?

10、教师讲述18-21茉莉拿着苹果来找莫莫了,它还是愿意和莫莫做好朋友,莫莫和茉莉又开开心心的回到了草地上。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有自己的情绪,可以生气,但不能做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的事情,不生气的办法有好多,我们都可以试一试,小朋友们一定要和睦相处、学会原谅别人才能结交更过的好朋友!

三、完整欣赏故事。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