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实用的水教案模板锦集6篇

时间:2023-04-10 14:07:18 收藏本文
实用的水教案模板锦集6篇

实用的水教案模板锦集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玩水的快乐。

2、激发幼儿的合作和创造意识。

3、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水的特征。

活动准备

塑料水盆若干;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玩水材料:空矿泉水瓶、毛巾、塑料袋、小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今天,我和水妈妈一起带着水宝宝来到了这里,可是看样子水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们一起问问她好吗?“水妈妈,您为什么不高兴呀?”录音:“我的孩子水宝宝不见了,我很伤心。”我们一起把水宝宝找出来好不好?

2、每个小朋友跟前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办法把水宝宝找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4、提问:你怎么知道这里面藏的是水宝宝?你是怎么找出来的?谁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

5、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

6、请小朋友告诉水宝宝以后不要再调皮了,并把水宝宝送到水妈妈的身边。

7、现在老师要送给水宝宝一个小礼物,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睁开眼看看是什么?(小花)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水是透明的。

二、帮水宝宝搬家

1、老师:水宝宝都找到了,水妈妈怎么好象还有心事,我们再一起问问她:“水妈妈您怎么还是不高兴?”录音:我的一些孩子要搬家,我又没办法帮他们,怎么办呢?老师:我们来帮水宝宝搬家好不好?录音:那太好了,你们若帮水宝宝搬完家,我就告诉你们一些水宝宝的秘密。

2、教师介绍材料:出示各种材料,幼儿说出其名称。要求孩子帮水宝宝搬家时,可以用这些材料,也可不用:如:用两手捧水等,看谁想的办法好,再帮水宝宝搬家时,还要注意观察、发现水宝宝的秘密。

3、幼儿操作,(先往小篮子里搬)教师巡回指导。

4、老师:拿起小篮子看看,里面有没有水宝宝?他们到哪里去了?(幼儿回答)教师:他不能住在这里,他会流出来的,那干脆我们就把水宝宝搬到这个小动物盆里吧,看那一组的小朋友最先搬完。

5、幼儿操作。

6、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帮水宝宝搬的家,你在帮水宝宝搬家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7、个别提问,问题同上。

8、小结:谁会流动。

三、水妈妈告诉幼儿水宝宝的`小秘密(小结)

水宝宝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是透明的,还会流动哪,你知道了吗?

老师:水妈妈刚才说的这些,其实我们早就知道了,小朋友真了不起,为自己鼓鼓掌。

四、游戏

快乐的小溪流,并提问有关水的特性的问题(复习巩固)。

水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透明容器装水前、后的影像变化。

2、注意幼儿安全的操作,培养实验的安全意识。

3、幼儿学习记录物体的影像变化。

二、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透明玻璃瓶,图片,毛巾,记录纸等。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瓶子,了解瓶子的形状,材料。

提问:“小朋友们看,这些都是什么?”“你们看这些瓶子都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注意引导幼儿从形状,大小,材料,等方面进行观察。)“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么你们看看这些瓶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注意引导幼儿说出瓶子的材料和透明的特点)

2、引导幼儿透过空的瓶子看物体,观察物体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1)幼儿透过瓶子看周围的'物体。

提问:“你们有没有试着用空瓶看东西?”“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瓶子去看一看周围的东西,看看他们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不一样?”(注意引导幼儿分批拿瓶子,以免过于拥挤)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提问:“你刚才是怎么看的?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变化?”

(3)幼儿透过瓶子看记录表上的图片并进行记录。

“刚才我们看了周围的东西,我们的记录纸上有漂亮的图片,你们可以找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仔细的看一看,可以想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看,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4)幼儿相互进行交流。

3、引导幼儿在瓶子里装上水,透过装水的瓶子看图片,并进行记录。

(1)猜想:“刚才我们用空的瓶子看东西,请你们想一想,如果在瓶子里装上水,看东西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操作验证:“刚才小朋友们猜得都不一样,到底谁说得对呢?让我们来试试好吗?装水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引导幼儿分批装水并帮助幼儿将盖子拧紧,将瓶子和手擦干)

(3)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第二张记录纸上。

(4)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评价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使所照成像变形。

水教案 篇3

为了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特制订参观小学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20xx年3月30号(星期一)

二、活动内容:参观中心小学,了解小学生生活。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带幼儿参观东关中心小学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消除陌生感,激发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的愿望。

2.提高幼儿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参加班级及人员分工:

1.参加班级:大一班 大二班 大三班 大四班

2.人员分工:

1)田、袁两位园长联系小学校长,安排参观事宜。

2)各班教师带好自己班级孩子。

五、活动过程安排:

1.幼儿到校时间及安排:8:00准时到园。到园后,以班级为单位进一步加强关于外出途中安全知识教育及再次强调参观注意事项。幼儿从幼儿园走到小学,教育幼儿要遵守纪律,过马路不东张西望,做个守纪律的好儿童。

2.幼儿进入小学,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

⑴在参观过程中要仔细看,不离开队伍。

⑵不能大声说话,影响小学生学习。

⑶爱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3.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

4. 参观一年级的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让幼儿对小学生该怎样学习有所了解,激发幼儿 ……此处隐藏1640个字…… 得 S =25 克

7. 大部分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有些随温度变化明显,如硝酸钾,对这种物质的结晶,

应用降温的方法;有些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如食盐,对这些物质结晶应采用蒸发溶剂。

有些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变小的,如熟石灰,对这些物质结晶应采用蒸发溶剂。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同时,气体溶解度也和压强有关,压强大,溶解度也大。(如饮料开后会有气泡产生)

9.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定量地表示某种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大,浓度大

a %= M质/M液

关键:分清溶质和溶液的质量

注意:在某些情况要考虑溶液是否已经过饱和,如果是,就要注意溶质的质量

饱和溶液没告知溶质,溶液的,可以根据溶解度计算。

a %= 溶解度/溶解度+100

第八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 晶体:A 规则的几何外形 B 有固定的熔点

结晶: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所以溶液析出晶体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2. 结晶方法: A 降温 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明显的 如硝酸钾

B 蒸发溶剂 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如食盐,或有些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变小的

第九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1. 水危机的原因:A 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少 B 人口太多 C 分布不均匀

D工业发展,水污染严重 E 浪费严重

2. 我们常用淡水资源: A 河流水 B 淡水湖泊水 C 浅层地下水

3. 水资源总量取决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四分之一

4.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空间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措施 南水北调

时间 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措施 兴建水库

5. 水的净化方法:

A 沉淀法 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将固体不溶物从液体中分离开

B 过滤法 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将固体不溶物从液体中除去。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土壤是天然的最好的过滤器

C 蒸馏法: 根据液体溶质与液体溶剂的沸点不同

优势: 最彻底,得到的是纯净的蒸馏水

6. 粗盐精制: 溶解 过滤 蒸发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 引流

水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注意水的颜色变化,并对此现象产生好奇。

2、尝试往水里滴颜料。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毛笔若干,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

2、一杯已变色的`水;六只洗净的透明玻璃杯,内装干净的水。

活动过程:

1、出示一杯已变色的水,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猜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幼儿自由猜测)

2、再出示一杯干净的水,进行变魔术。

(1)师:看看这又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那那杯水怎么会有颜色呢?(幼儿自由发言)

(2)师:王老师会变魔术,可以将这杯水也变成有颜色的,你们想不想看看啊?

(3)师“变魔术”,分别将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溶入水中。让幼儿边看边说水的变化。

3、出示第二杯清水,请个别幼儿上来变魔术。

师:刚刚这几位小朋友学的真棒啊!可以将透明的水变成有颜色的水,你们想不想变一变。

4、交代要求分成四组操作,并指定个别幼儿用毛笔蘸颜料,其他幼儿观看颜色变化。

5、将四组幼儿的成果放于讲台桌上,一起欣赏变色后的水。

师:好,小朋友真能干啊,透明的水都被你们变成有颜色的水了,我们来看看,你们都把水变成什么颜色了?

6、出活动室,观察水池里水的变化。

师:原来水会变颜色,那你们知道水池里的水会变颜色吗?让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吧!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多数都能参与到活动中,个别幼儿在活动中能协助教师完成活动, 有的幼儿能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使得整个活动很好的开展,以往不原意参加活动的现在能积极参加到活动中。

水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探索通过调节滑板来控制前进的方向,提高幼儿运用滑板的技能动作协调性。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激发幼儿对滑板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水、滑板、交通障碍物若干个、平衡木数条、大箩筐、录音机、音乐。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滑板吗?(喜欢)那我们先一起来做做热身运动吧!(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滑板你们可以玩一玩,但是老师有个要求:玩好之后要把你们的好办法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2.幼儿自由练习

请幼儿自由探索玩滑板的多种方法。

教师提出要求:活动时,同伴间要分开距离,保护自己小心碰撞。

教师有目的地观察幼儿,提醒幼儿进行适当的休息。

3.总结幼儿滑板经验,引出双腿跪滑

先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演示自己的.玩法请全体幼儿进行模仿。

由幼儿的示范引出双腿跪滑。

教师示范正确的姿势方法(边讲解边示范):双腿正前方放置,双腿并拢跪于滑板上,身体坐在小腿上,双手放在两侧地面,上体自然前倾,手掌同时向前或向后用力推地使滑板后退或前进,同时眼睛平视前方。

4.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指导观察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提醒幼儿进行适当休息。

纠正错误的滑板姿势,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

教师针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总结: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又学会了一种玩滑板的新方法。希望你们以后还能够想出更多玩滑板的方法。

5.游戏环节(运水)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种新的玩滑板方法叫双腿跪滑,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去完成一个任务帮老师去把马路对面的一些水去运过来放进箩筐里。

教师提出要求:1. 每人每次运一瓶水。

2..运水过程中必须饶过交通障碍物。

3.运用双腿跪滑的方式进行运水。

幼儿进行运水活动,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给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

运水比赛:把幼儿分成人数等同的四队,要求幼儿又快又稳地把水从对面送到终点,那组最快的一队就为获胜的队。

活动结束:

做放松运动,整理器材,组织幼儿进行擦汗喝水。

《实用的水教案模板锦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