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关于安塞腰鼓教案集锦5篇

时间:2023-04-07 00:09:23 收藏本文
关于安塞腰鼓教案集锦5篇

关于安塞腰鼓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塞腰鼓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塞腰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知气势;品味语言。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3.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4.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1.腰鼓表演的片断。

2.课文朗读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3. 理清课文结构,引导寻美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同学们,安塞,位于陕北高原,那里的腰鼓历史悠久,具有20xx年以上的历史。人们在欢度节日、庆祝丰收的时候都要演出腰鼓助兴。腰鼓手们由青年农民组成,在表演时,穿着古代将士的便服,或黄或红包头,素色衣服,显得整齐壮观。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可由几人或几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特别是1992年北京亚运会上一展风采,便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今天,你们想不想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它的魅力?

2.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段后,学生谈感受。引入刘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检查预习。

预习生字词情况,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这些词语。

三、朗读、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用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内容。

(明确: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就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2.师生合作读课文。

3.划分结构:(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14)安静的腰鼓。

二(512)激昂的腰鼓。

三(2830)静寂的腰鼓。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①(513)宏伟的场面。

②(1417)雄壮的声响。

③(1822)击鼓的后生。

④(2327)奇丽的舞姿。

4.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

①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②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有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article/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③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

⑤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四.朗读、品味。

1、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①让学生齐读第6段。

②教师示读(将大家刚读的内容改成另一种文学式样诗)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③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的内容。

愈捶愈烈

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

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

痛苦和欢乐

生活和梦幻

摆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交织!

旋转!

凝聚!

奔突!

辐射!

翻飞!

升华!

④分小组反复替换朗读。

2、评点式朗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师: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挣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合谐。我们重点品读一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气势来与所要歌颂的生命力量相辅相成的。

①划出文中明确提示安塞腰鼓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的一句话。

明确: 容不得一股劲。

②从句式特点和思想内涵两方面品评这句话。

句式特点:排比,一气呵成,气势磅礴,表现安塞腰鼓冲破一切障碍的强大力量。

前后呼应,挣脱冲破撞开力量急速递增,使人联想到爆发生命力、排山倒海的社会变革。

思想内涵:这里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性格特征是粗犷、豪放的。

安塞腰鼓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2、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本文中的作用。

二、课型设计:品读课

三、预习要求

1、落实字词,会读会写。2、上网了解作者和安塞腰鼓的情况。

四、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成都的现代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 ……此处隐藏7039个字……者、背景、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1.我需要认识的生字和解词。提示:生字、生词、易误读误写的字词。

2.我想要掌握的作者和背景。提示:可借助资料。了解一些西北地区的文化艺术样式。

3.我能够分析的层次或思路。

提示:抓住作者创作构思时设计的点线分析: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研讨。

主体物: 辐射物:

联想:

情感:

【精品诵读感悟谈:】重点分析感悟漫谈

1.我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或分析文中喜欢的句段。

提示:结合层次梳理的关键几个点,然后去整合;也可以集中于段落内容的概括。

2.我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对主旨分析。

提示:可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文章主旨,然后结合现实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看法、感受或情感熏陶等。同学们可以从文题、情感、关键句段、写作背景、主要写法等方面入手分析。

【学习效果当堂验】

《安塞腰鼓》第一课时测试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6分)

(1)亢奋( ) (2)羁绊( ) (3)冗杂( )

(4)辐射( ) (5)蓦然( ) (6)戛然而止( )

2.根据拼音填汉字。(5分)

(1)亢奋:

(2)羁绊:

(3)冗杂:

(4)戛然而止:

(5)叹为观止: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10分)

(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2)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

(3)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

(4)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

(5)“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4. 体会“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的作用?(4分)

5.下列各句中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句话赞颂了安塞腰鼓充满着活跃、强盛的生命力,这句话中运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中赞颂了安塞腰鼓的壮阔场面、豪放情感和火烈的气氛。

C.“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柔美风情的赞美。

D.“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采用了以动写静的方法,突出安塞腰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安塞腰鼓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从中领悟中华儿女的英武精神。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即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安塞腰鼓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学生欣赏)

1、提问:看完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你知道安塞腰鼓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吗?

2、交流查阅的有关资料;安塞腰鼓的资料。附资料: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今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表演片断,听全文朗读(配乐,配画面)。注意朗读者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2、思考问题:

⑴安塞腰鼓总体上给你什么感受?它有什么特点?

壮阔,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宣泄生命力量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热烈的舞姿,有巨大的力量,有沉重的鼓声,有深厚的土壤。

⑵这篇文章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你觉得有何效果?

排比,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有句子的排比,有段落的排比。这些排比使文章气势恢弘,语气连贯,节奏明快,感情强烈。

三、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有气势的朗读

1、过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伟大,粗犷,豪迈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和谐。我们重点朗读读其中一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海的气势 ,来与所要歌颂的生命的力量相辅相承的。

2、以第五节来示范朗读:

⑴播放范读片断(配乐,配画面)。注意听清朗读者处理的语音轻重,语调的抑扬,语速的快慢。

你觉得他读的怎样?哪些语句读的好?指导朗读,读准重音,读出节奏,气势: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增强气势)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节奏感强,渲染动感形象)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⑵小结:本文段使用排比,将安塞腰鼓的力与美推到极致。

⑶配合音乐,画面齐声朗读。

⑷小结: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再现“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现在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其他部分,读出节奏,气势,品味精彩语句,说说自己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四、学生品读,体验感悟

1、学生选择自己认为精彩的语段进行散读并作点评。

2、小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3、抽读,结合语境谈理解与感受。

五、总结文章主题

通过刚才大家的品读,你觉得本文除了赞美安塞腰鼓的壮阔,豪迈和火烈,还赞美了什么?

六、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民间大型舞蹈形式(舞龙,舞狮,滚灯,扭秧歌等)

七、布置作业

1、自由选择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读,背诵。

2、选你最喜欢的两个句子抄下来,模仿它们的表达方式。

《关于安塞腰鼓教案集锦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