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三篇

时间:2023-04-06 00:09:13 收藏本文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三篇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三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了解潜水艇下沉,上浮的原因,乐于探究其中的奥秘。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主动参与实验探索潜水艇。

技能目标:

1、通过潜水艇的制作过程,锻炼幼儿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动脑思考的能力

3、通过反复的实验了解潜水艇上沉与下浮的过程以及简单的原理。

采用的科学方法:

提问法、探索发现法、动手实践法、比较法。

准备材料:

幼儿材料:塑料瓶、医用注射器、胶皮管、重量铁杆

教师材料:潜水艇图片

实验步骤

1、将瓶盖拧下

2、用胶皮管连接瓶盖

3、用胶皮管连接注射器

4、将重量铁杆放入瓶中

5、将瓶盖拧紧

6、备水

7、将注射器活塞拔出,使瓶内注满水,两孔冲下

8、推动活塞,观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出示潜水艇图片。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潜水艇)

2、谁知道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能浮在海上,还可以潜入海底)

3、让幼儿想像一下鱼在水中沉浮时的样子,他们是利用什么来完成浮与沉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鱼鳔并让幼儿了解鱼鳔的用处:鱼是因为有了鱼鳔就能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是鱼鳔控制着小鱼的沉与浮,当鱼鳔里充满空气时,鱼就能上浮;小鱼想下沉时就将鱼鳔里的空气排出来。看,小鱼就像小潜水艇一样,在水中自由上下,简直就是“活的潜水艇”。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1)首先请幼儿探索材料的名称和特征(即材料的名字、材质、形状、颜色等,并请幼儿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可以见到)

(2)接着请幼儿探索材料的关系和作用:潜水艇模型是做什么用的?医用注射器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实验中是做什么做的呢?塑胶管是安装在哪里的?铁杆有什么作用?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1)将重量铁杆放入潜水艇模型中

(2)将罐子沉入水中将潜水艇模型中的气体排出

(3)塑胶管一头接上注射器,另一头插入瓶盖上的孔中

(4)注意:注射器一定要处于拉开的`状态,为了把空气打进去。

3、总结:在实验中,潜水艇中注满水时,潜入水下,当拉动注射器时,水被排出,重量减小,所以潜水艇上浮。

(三)互动课堂

小朋友们,下面有两个水盆,第一个水盆里放浮在水面上的物品,第二个盆里放沉在水底的物品,将物品序号写在水盆里。

浮:A小盘 C 纸花D铅笔 G乒乓球 沉:B铁钉 E橡皮泥F曲别针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在实验中,潜水艇中注满水时,潜入水下,当拉动注射器时,水被排出,重量减小,所以潜水艇上浮。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评:谁的潜水艇可以自由的上下?

(五)总结延伸

回家后,自己寻找材料,自己重新制作一个潜水艇。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教师巧妙的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

小百科:大型潜艇多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设立一个垂直结构(舰桥),早期称为“指挥塔/指挥台”,内有通讯、感应器、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等。如今的深海潜艇或专业潜艇常已无此设计。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种子的生长过程,探索最适合种子的生长环境。

2、学会简单的观察记录方法。

3、体验探索、观察种子生长发育过程的奇妙。

活动准备:

1、只有一头破碎的鸡蛋壳人手一个。

2、水、泥土、沙子、小石子

3、各种种子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探索欲望

——将准备好的材料出示,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2、幼儿操作

——幼儿自主选择不同的培育种子的'方法,将种子种在鸡蛋壳里。

——给种子贴上标签,摆放在自然角观察。

3、师幼一同设计观察记录表

——设计一张简单的观察记录表,记录不同材质里的不同的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4、活动延续

——将幼儿制作的记录表及种好的种子摆放在自然角供幼儿后续观察。教师指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工作。并在一个月后。选出最适合种子生长发育的环境。并了解不同种子发芽的周期!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方法探究配制彩泥的秘密。

2、尝试做简单的实验记录。

3、乐意参加科学活动,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各种水彩颜料、面粉、水、葱、芝麻、豆类等配方材料以及毛巾、盘子、笔、两张事先画好配方的表格、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问题导入法: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团彩泥)

这团彩泥是我自己配方后制成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用多种方法配制彩泥

1)幼儿实验前教师先介绍配方表格记录纸

表格上画有许多材料(同文字相配),你用了什么材料,用了多少,请在表格的相应位置打“∨”。

2)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方法开始配制彩泥。教师巡回指导,观察每个幼儿配制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请每个小朋友把配方完整记录。

4)幼儿相互交流自制彩泥的心得,并交流配方:

(1)幼儿介绍配制成功的`配方(展示成功记录表)

(2)幼儿介绍配制失败的配方(展示成功记录表)

(3)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成功和失败的表格进行比较)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用各种方法配制彩泥

1、每个幼儿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重新配制彩泥。教师巡回指导,观察每个幼儿配制情况,并在第二张记录纸上做好记录。

2、实验结束,请每个小朋友把配方完整记录。

3、展示彩泥配制成功的记录表2,彩泥配制失败的记录表2。

4、幼儿对记录表进行比较交流。

四、延伸教学

1、彩泥配制成功的幼儿进行手工活动创作。

2、个别创作失败的幼儿允许他们再次尝试,从种感受配方的秘密。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