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有关手指教案锦集八篇

时间:2023-04-05 12:06:16 收藏本文
有关手指教案锦集八篇

有关手指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手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手指教案 篇1

一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黄、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二 教学重点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里特点的。

三 教学难点

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得到启示的习惯。

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先组织学生通过回顾学习本组的几篇课文,交流了解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感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么样的启示。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互相检查读书情况,同时给出评价等级

读书的要求是: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流利、自然流畅、不重复。

[设计意图]: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养成就是在每课书的朗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学生的语感也与良好的朗读习惯有直接关系,而就文本解读这个角度,反复朗读,可以其义自见。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常见的基本形式,是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奠基的训练。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概括

要求用“先……接着……最后……”等表示连接作用的词语概括,找出对应文章的自然段。

[设计意图]自己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学生阅读能力最基础的一项,有条理地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概括主要内容,可以兼顾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谋篇的匠心所在,从阅读的`学习写作。

三 细读课文,了解手指特点,感悟蕴涵的道理。 阐明:团结就是力量

1.自由读课文,归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2.交流读书所得,喜欢哪根手指,就谈哪根手指。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出示五根手指的样子及其性格,能够更加一目了然,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更加清晰。事实上,只有学生首先理解了文本要表达的内容,才能够准确深刻地体会其内在作者要传达出来的情感与思想。

3.交流过程中随机指导朗读,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把朗读作为一个支点,拉动对课文形式的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写作,拉动语言的积累,从而提升语感,拉动思维的深入,从而受到人文的熏陶。

四.阅读连接

1.配乐朗读课后小诗《手》

2.推荐阅读丰子凯的资料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文的小天地,一定要开放学生的视野,巧妙链接。简介丰子凯,便于学生知人认世,全面了解作者和他的艺术成就,从而激起阅读其他作品的兴趣,而且能够埋下做人目标的种子,这就是“大语文”的魅力所在。

五.扩展延伸,模仿运用

小练笔

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请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写五官中一官的一个片断。

手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考虑,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 优点 缺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扮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同学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扮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扮演,教师根据扮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同学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五个手指的故事

“唉!又忙碌了一天,简直把我累死了!”大拇指伸了个懒腰,有气无力地说。

“难道我就不累吗?”大拇指的这句话被不服气的食指给听到了,“我的腰都累弯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小主人玲灵的手指在谈话!

它们的对话,被高个儿的中指,纤细的无名指和瘦弱的小拇指听到了,于是五兄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唉!”大拇指又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数最累的,那这冠军肯定就是我和食指老弟了。小主人上了高中后,学习压力大,作业繁多,每次小主人写作业,我俩都要用力地捏住笔头,跟着小主人不同的作业和要求旋转,有时是中文汉字,有时是英文字母,有时是数学符号,有时是美术风景……把我们俩转得头晕目眩,一工作就是好几个小时。瞧,我俩原先圆凸凸的外表,都被压扁了。”

“还不止呢,小主人的握姿又不够正确,总喜欢把你压在我的脸上,害得我都快喘不过气了。”食指气愤地补充道。

“咳!大拇指食指老兄,小主人写字,我必需弓着腰同你们二人合作,用脖子去支撑笔杆,看,这儿都磨 ……此处隐藏4090个字……,依次出现儿歌中实物的图片,让幼儿尝试用手指做成模仿动作,幼儿间互相比比看,谁做得最像,然后再出现课件中手指的模仿动作,并请幼儿说出象生词。

(观看课件)

(2)通过观看课件,帮助幼儿记忆儿歌,教师与幼儿将儿歌内容进行组合,完整的朗诵。鼓励幼儿可以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3)熟悉儿歌内容后,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朗诵儿歌。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朗诵。

4、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1)刚才我们用五个手指分别变出了毛毛虫、小白兔、小花猫、老鹰和大灰狼,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手指还可以变成什么?

(2)课件演示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仿编儿歌,并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同表演手指谣,并请幼儿欣赏手影表演,活动自然结束。

手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 优点 缺点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无名指

小 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设计:

1、照样子,写词语

随时随地 有声有色 掏掏耳朵 抹抹鼻涕

2、填写合适的字

( )算盘 ( )螺丝 ( )药末 ( )脂粉 ( )钢琴

板书设计:

手指

姿态不同

性格各异

团结一致握成有力的拳

手指教案 篇8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2、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在读课文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老奶奶的艰苦。

2、学生理解绿手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

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请伸出双手看手指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见没见过绿色的手指吗?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去认识被称为绿手指的人。

1、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

2、齐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3、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能称为好园丁?

(二)读课文感知整体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提问: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事情的发展必须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学习起因部分。

(1)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从文中找出。

(2)理解文中的两个反问句,从中理解:老奶奶有一种对陌生事物好奇的心情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5、学习经过部分。

(1)找出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方法。

(2)一年又一年指的是多少年?

(3)理解后两句话: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我们从中要理解到老奶奶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4)理解沮丧,注意读音。并用沮丧说一句话。

6、学习结果部分。

(1)二十年过去了,老奶奶终于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学生感知老奶奶当时的心情。

(2)理解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为什么说长达一年?在这学生感受老奶奶等待结果的急切心情。

(3)老奶奶把种子寄到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他没考虑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金的金盏花。从这里我们体会到老奶奶对事业的执著。

(4)当老奶奶接到园艺所长的电话后怎么说的?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我们从老奶奶回答的话语中去体会老奶奶心无杂念、全心全意培育金盏花的美好心情和高尚品质。

(三)总结

老奶奶从报上看到园艺所重金悬赏种出纯白金盏花这则启事想去试一试,老奶奶经过20年的辛苦终于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老奶奶这种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充满信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这样的园丁才是一为好园丁,在当地被称赞为绿手指。绿手指不仅指园丁技艺出众,更是因为精神可嘉。

(四)交流讨论

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

这也是老奶奶的一个心愿,让我们祝愿老奶奶心愿成真!!

(五)作业

细读课文,感受老奶奶20年培育金盏花的艰辛。

(六)板书设计

起因:重金悬赏培育纯白金盏花不怕困难

满怀信心绿手指经过: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对事业的执著

好园丁

结果:培育出纯白金盏花

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

《有关手指教案锦集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