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母鸡教案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母鸡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鸡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认识15个生字,学写3个生字。能用“愿意”口头说一句话。
2.熟读《小母鸡种稻子》,分角色表演,懂得劳动最光荣。
3.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熟读《小母鸡种稻子》。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动物头像、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小母鸡在邀请你们呢!(出示小母鸡头像,录音:小朋友们,我是小母鸡,春天我种下一些稻子,到了秋天,就收获了许多稻子,做成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饭,你们愿意来我家做客,尝尝我的劳动成果吗?可是,小鸭、小猫、小猪却不好意思来,这是为什么呢?)(贴小动物的头像)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原因就藏在书里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划出不认识的字。
自主学习: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听老师、同桌读,看拼音读生字,问别人,猜一猜生字。)
(点评: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已掌握了识字的.几种方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知道自己喜欢用哪种方法。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学习。这里加入了猜生字的方式,更体现出随文识字的优势。)
过渡:小母鸡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了那么多稻子,你们通过辛勤的劳动,能把这些字都认识吗?
(三)指名三位学生与老师分别读四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手指课文听。(听读识字)
过渡:小母鸡见你们学的这么好,她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录音:到我家来做客,我可有个条件:这节课,你们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会这15个生字,还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也来学会。你愿意帮助小伙伴吗?)
(点评:用学生喜欢的小母鸡来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学生乐于接受,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同桌互读,(一人指读,一人听,再轮换。)
提示:听出错误怎么办?(快把正确读音读给他听一听)学会的字打“√”,课后写在采集本上。
(点评:怎么帮助别人,只有美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老师应及时提出帮助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五)以小组(同桌为一组)为单位比赛,读课文,读后说说你帮他认识了哪个字。
师:读得多好呀!你们真会合作,帮助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小母鸡也想和小伙伴一起劳动,她是怎么跟小鸭、小猫、小猪说的呢?
三、细读课文,巩固所学字词
(一)用直线画出小母鸡的话,幻灯出示。
你愿意和我一起种稻子吗?
你愿意和我一起锄草吗?
你愿意和我一起收稻子吗?
1.自由练习读句子,想一想应该怎么读。
听师范读,体会小母鸡非常有礼貌。
你愿意帮助同学读好这几句话吗? 同桌互读。
指名读,学生评议。(教育学生说话要有礼貌。)
2..课件放大“愿意”两字,认真观察“愿意”,你发现了什么?(从心里愿意,所以是“心”字底,刚才同学们从心里很愿意帮助小伙伴。)
3.谁愿意再读读这三个句子?你能邀请你的同桌一起来读吗?
(二)小动物们是怎么回答的呢?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小动物的话。(.课件出示)
种稻子太辛苦,我怕弯腰!
锄草太辛苦,我怕手起泡!
收稻子太辛苦,
我怕弄得满身土!
1.自由练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学生评读(注意“太”字的语气,体会劳动不能怕脏、怕累)
3..课件放大“怕”字,你怎么记?(从心里怕,所以是“竖心”旁。)
4.三句连起来读,你发现了什么?(要想做成又香又甜的白米饭,就要经过种稻子、锄草、收稻子三个阶段,真是太辛苦了!)
种稻子太辛苦,我怕弯腰!
锄 草太辛苦,我怕手起泡!
收稻子太辛苦,我怕弄得满身土!
(出示三幅劳动的场景)
5.四人一小组,分角色表演,自由选择角色。
过渡:这篇课文的生字太多了,我真怕你们记不住,你们记住了吗?下面我们来一个“眼力大比拼!”
(三)复习巩固生字(游戏)
1.看谁读得快!.课件随机出示生词(自由选择对手比赛)。
2.看谁认得准!字宝宝也跑出来让我们认一认。(两人把字卡分别放在背后,裁判数一、二、三,出示字卡,谁先读出对方的字卡谁赢。)
3.看谁有发现!观察:
猫 和
猪 种
通过观察发现字的规律,找到记字方法。对比“禾”与禾木旁的区别。为写字打好基础。
4.看谁写得好1(快找一找哪个字不好写,让电脑小博士来帮助我们。)
认真观察,电脑演示“明、种、她”的笔顺;同学说说怎么写好这个字;书空后试写两个,通过幻灯同学评议自己写的字。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你们不仅自己学到了许多知识,还帮助同学学会了生字。哈! 小母鸡把香喷喷的米饭端上来了。(出示图)
(一)仔细观察图,想一想,小母鸡在想什么呢?
(体会小母鸡收获后的自豪与喜悦;体会劳动带给人的快乐)
(二)小母鸡会对同学们说什么呢?小母鸡对三只小动物说了什么?(通过读句子体会小猫、小猪、小鸭为自己的行为不好意思)
(三)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要忽视小猫、小猪、小鸭,他们知错就改,也十分可爱。)
(点评:一图多用,通过图让同学们发散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看事情要全面。)
五、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后来,小猫、小猪、小鸭是怎么做的,你能编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2.帮妈妈做一次家务,体会劳动的快乐,写下你的感受。
3.在童话故事中还有哪些小动物热爱劳动,找出来读一读。
母鸡教案 篇2【学材简析】
《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善怕恶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 ……此处隐藏3672个字……愿意——
……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师生共同学习“小母鸡找小鸭帮忙种稻子”一部分。
(1)指名读。
(2)学生汇报知道了什么,先板贴小母鸡种稻子图,后板书:(种、怕、弯腰)
(3)学生质疑。
(4)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5)表演。
(6)总结学法:读、说、问、演
2、学生自由学习其它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2)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汇报。(根据学生自己选择的方式学习。)
读:采用多种形式,读后评议;
说:读后知道了什么?贴小母鸡锄草图、收稻子图,板书(手起泡、怕脏)。
问: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如果学生没问,可由教师问)(通过讨论,板书:种锄草收)
不怕弯腰→不怕手起泡→不怕脏、苦
演:让学生戴着头饰表演,其它学生评议。
3、创造性表演:
又过了一年,这时小母鸡又要种稻子,她又找小鸭、小猫、小猪帮助她,你想会发生什么事呢小组内续编故事。并和小组同学演一演。
二、、小结:
1、学生小结:结合板书从内容、思想、学习方法来说。
2、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劳动果实是靠辛苦的劳动换来的,劳动是光荣的,我们以后要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三、布置作业:
发下卡纸,让学生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一起订《劳动公约》。
母鸡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
2、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舍笔下的猫犹如一个淘气又可爱的孩子,那么他眼中的母鸡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又一篇文章《母鸡》。
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新授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首先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其他同学思考:这只母鸡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抽生说)
2、请你们找出课文中描写作者对母鸡情感态度的两句话,找到后在它下面划上横线,读一读。
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板书:讨厌
不敢讨厌)
3、大家看,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了巨大的变化,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请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4、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呢?同学们,请你们认真的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个答案,再和你的同桌讨论商量一下。
5、作者刚开始对母鸡的态度非常讨厌,从课文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他的这种讨厌之情,能具体地说说看吗?
⑴1自然段:理解“如泣如诉”(板书:无病呻吟)
⑵2自然段:(板书:欺软怕硬)
⑶3自然段:(板书:拼命炫耀)
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把自己的这种讨厌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感受老舍对母鸡的这种讨厌之情。
6、那后来作者为什么不讨厌母鸡了呢?我们来继续交流。
板书:这是一只(
)的母鸡。
预设:⑴
警戒、预备作战、警告……
⑵
鸡雏的肚子像装了汤圆,自己却消瘦许多……
⑶
别的鸡来抢食……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⑷
教鸡雏,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半蹲、一声不哼……
⑸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
提示: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无私、无所畏惧、日夜操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辞辛苦……)
7、是的,有了鸡雏后的母鸡变得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同学们,再读一读4—10自然段,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谁来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抽读)
8、为什么作者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而不用“不讨厌母鸡了”呢?(抽生回答)
9、是呀,此时作者被母鸡所表现出的母爱震撼了,他已不是简单的喜欢了,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的、神圣的尊敬了。(板书:尊敬)正如作者所说,(引读)他伟大,因为――
10、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学习了《母鸡》这篇课文,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上一篇课文《猫》。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都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吧!
提示: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是对小动物的喜爱,《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表现小动物特点时,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注:以上特点,由学生比较、归纳,顺学而导,不必强求答完整。
四、拓展延伸
作者仅仅是在描写母鸡吗?(板书:母爱伟大)
同学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反馈交流。
小结: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话都在这一一说出来,放学回家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踏进家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写的那句话,记住: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板书:
母鸡
讨厌
不敢讨厌
无病呻吟
勇敢
负责
欺软怕硬
慈爱
辛苦
拼命炫耀
尊敬
母爱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