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烧云》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火烧云》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火烧云》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和特色。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云的图片和有关文字材料。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1、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
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火烧云很美。
生:火烧云的形状很多。
生:火烧云的颜色很漂亮。
生:火烧云的变化很快。
生:……
2、课前小知识:火烧云的形成——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层里行走没有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
师:那文章是如何把你们的这些感受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的呢?打开课本《火烧云》一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以课件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火烧云变化万千的同时,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同时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勾划生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人们为什么将这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
(第一段第2节)
课件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同学们互相讨论一分钟,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好,现在我们就把全文梳理一下,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吗?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请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下去了(7)
四、导学第一段:
小组比赛朗读,然后完成下面题目:
(1)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
(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 ),大白狗变成——( ),红公鸡变成——( ),黑母鸡变成——( ),小白猪变成了——( ),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
(3)出示课后题3:
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师: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教师指明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4)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
(5)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读文。
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试着把火烧云的过程复述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
师: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题:(分组学习)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②,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
3.独立完成: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
(二)大组交流:
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出示课后题1/②)
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师生配 ……此处隐藏24995个字……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指导。
板书设计
天空
(1~2)上来了(静态)
地上
火烧云
颜色多快美
(3~6)变化(动态)
形状多快奇
(7)下去了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
在组长处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选做【创造实践】:
继续查阅有关火烧云的资料。
《火烧云》教案15一、导语激情,复习引入
师:天空中的彩虹是美丽的,大自然这位大魔术师带来的火烧云这一景象又使多少人陶醉其中。这节课我们跟着女作家萧红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那火烧云的瑰丽情景。(板书:火烧云)
1.什么叫“火烧云” 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生: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学生朗读这句话。
师:评价小结: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3.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
“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什么是恍恍惚惚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烧”让学生想象景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为展现火烧云美丽的景色奠定了基础。)
二、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师: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看火烧云的人们会恍恍惚惚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的第二段,边读边思考。
1.学生自由朗读三~六自然段。
2.学生交流。(板书:颜色、形状 多快)
3.学习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师:请你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快?
都有哪些颜色?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 一样的___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我们能不能把这些颜色进行归类?(三类)
师:火烧云就课文中这几种颜色吗?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师: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4.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师:是呀,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而快,形状同样如此。请你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快?(自由读)
学生交流。
作者在描写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说的很精彩。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小结: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四~六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不过这次读老师有个要求,我们班很多同学的朗读非常好,我想请同学当配音演员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
学生配音。全体配音(请大家深刻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师: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吗?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师: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师: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请同学来欣赏。(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
师: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你能不能也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学生练笔。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愿意先发言?
生1.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雄伟、壮观。可一眨眼的工夫,就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
2.这时又跑来了一只大花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我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点点。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娇,想让人抱一抱它。
3.快看啊,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跳来跳去,仿佛运动员在认真地跳鞍马。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变成了一只小兔……
师: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说的真棒!
(设计意图:通过看、读、想、说、写。抓住火烧云颜色的变化,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并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
三、学习“火烧云下去了”
小结:因为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所以作者说“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就在人们揉揉眼睛,恍恍惚惚中火烧云下去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找出火烧云的强烈,变化之快,存在时间之短。)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设计意图:用赞美火烧云的话来检验对本课的掌握情况,学习把想法完整的说出来,培养学生的敏捷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拓展作业,妙在延伸
师: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给我们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呢?通过说使学生懂得只有像本文作者那样,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么形象生动、语言流畅、景色优美的好文章来。今天的作业是仿照火烧云的方法写一下秋天的早晨。
(设计意图:语文具有工具性,应该让学生学以致用,此设计让学生趁有热情,进行写作练笔,对作文教学 有很大的帮助。)
板书设计
颜色多、快
13、火烧云 变化
形状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