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王冕学画教案

时间:2023-04-03 23:37:29 收藏本文
王冕学画教案

王冕学画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冕学画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冕学画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会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什么”的句式写句子,会把荷花、荷叶美的样子说具体。

2.能正确、流利地朗渎课文。

3.体会王冕想学画的强烈愿望。懂得做事要有恒心,贵在天天坚持。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一)初读感知。

1.自由轻声读。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标上序号。

2.指名读。

(二)研读品味。

1.指名读第一句。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句式训练。做课后题4。

3.自由读2-4句。思考:王冕看到了什么?怎么做?

4.什么叫"满湖通红"?为什么会满湖通红?

5. 评读第2句。

6.雨后的'湖里的荷花到底有多美呢?用" ~~~~~ "划出来读一读。

按课文填空:

大雨过后,------阳光照得---------。湖里有十来枝--------,花瓣上--------,荷叶上-----------滚来滚去。

品读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王冕学画教案2

课题:第四课王冕学画

课时:第三

课型:新授

教具:挂图计算机

教学目的要求:

1、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王冕刻苦学习的精神。

2、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

一、朗读练习

注意指导学生读出合理的停顿。

二、分析课文

第一自然段讲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他一边给人家放牛,一边学习。因为“他”的父亲死得早,家里很穷,所以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王冕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表明他虽然不能进学校念书,但十分爱学习。

第二自然段讲王冕看到湖中荷花的`美丽景色,想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表达了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强烈愿望。先讲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忽然下了一阵大雨,再讲大雨过后湖中的景象。最后讲王冕想把美丽的荷花画下来。

第三自然段讲了王冕天天学画荷花,后来,他画的荷花像真的一样。先讲王冕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画笔和颜料,“找来了”一些纸,照着荷花画。接着讲开始画得不像,但他“不灰心,天天画”最后讲他画的荷花像真的一样。

三、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四、小结

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

4王冕学画

穷→放牛、学习

湖中荷花美→想画王冕学画

天天画→画得像真的一样

王冕学画教案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父、书、读、荷、更、想、美、丽、平、买、样”这11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二段。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在学习生字词时培养自学能力。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就能取得成绩。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启发式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难点:重点理解课文第二段,王冕小时候是怎样学画画的。

解决方法:在课上学习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课上采用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课文一,二段。

2.第二课时,理解第三段,朗读课文,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3.第三课时,朗读课文,指导完成课后作业。

(二)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

课文有3段,第一段讲了王冕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第二段描写雨后荷花的美丽景色,讲了王冕想画荷花的原因。第三段讲王冕怎样学画荷花,交待了学习结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读课题看看哪个字是课题的重点词?(学)。从课题这个重点词看,你能说出课文重点内容是哪方面的事吗?(怎样学画画的)。谁“学画”?(王冕)。王冕小时候是个“刻苦好学”的孩子。因为家里穷,只念了三年书,就给人家放牛去了,由于他不怕困难,勤奋刻苦,所以一边放牛,一边找来书念。后来,学画荷花,经过努力,终于画的和真荷花一样了,成了一位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获得这样好成绩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刻苦好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

4.教师范读课文,小组互相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学生用“√”标出读懂的,用“?”标出读不懂的,先小组解决,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然后一起解决问题。

(三)讲读第1段:

1.指名读第一段。

(1)出示图。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王冕是古时候的人?(指导观察王冕的穿着,打扮。)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家里很穷?用书上的话说说。(父亲死得早,给人家放牛。)

2.这段主要写王冕小时候在艰苦环境中找书读。

3.哪 ……此处隐藏9748个字……

范读,多让学生试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过渡。

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给别人放牛维持生活,他想学习,他爱学习,所以一边放牛,还一边找书看,那么他怎么成为画家的呢?

2.学习课文第2段。

(1)小声读第2自然段,标出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3)逐句理解。

①指名读第1~2句话,读后告诉大家,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夏天的傍晚(太阳刚落山)

地点:湖边。

事情:放牛时,天气变化,下雨了。

理解“乌云密布”。“乌云”黑色的云彩,“密布”布满了整个天空,正因为乌云密布,所以下起的是大雨。

指导朗读这两句:“忽然”一词要读得快,“大”重读,强调雨下得大。

②指名读第3~4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描写什么的?

为什么会“满湖通红”?太阳要落山,会出现晚霞,大雨过后,空气清新,一片晚霞照得满湖显现红色,美极了。

再读第四句话,画出什么,怎么样。

让学生读出你画的句子。指出描写颜色的词,“粉红”“碧绿”。

指导朗读:老师要先激励学生的情绪,然后范读,再让学生读。

同学们,一阵大雨过后,一片晚霞把满湖照得通红,湖里的荷花变美了,粉红色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呀,我们能把这美读出来吗?听老师读。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

③王冕看着这满湖美丽的景色,简直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法,他想什么呢?(指名读第5句话。)

理解“出了神”,看插图,王冕的表情。他两眼直盯着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联系生活实际,当你看得出了神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别人叫你,你也听不见,身边发生了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只是在那里看着。出示句子:

“要是能把美丽的荷花画下来,那多好哇!”

反复读这句话,提问:

王冕产生了什么想法?

这句话结尾为什么用叹号?

王冕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念头,从叹号说明,王冕急切想画荷花。

(4)理清全段句子之间的联系,为背诵打下基础。

①自己小声读第2段,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再想一想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句子能前后颠倒吗?

②第一句话告诉我们王冕在湖边放牛。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忽然下起大雨。第三、四句话是写雨后湖中美丽的景色。第五句是王冕看着这美景出了神,产生要画荷花的强烈愿望。

这几句话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的,句与句之间紧密相连,所以句子前后不能颠倒。

3.指导学生背诵第2段。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去背,背得快,记得牢。

(1)按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去背。这种背诵方法是背之前要认真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掌握这种联系再背。

(2)看板书背。

老师的板书一般都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线索,看板书背也比较快。

(3)学生自己试背。

(4)指名背诵,并让其介绍是用什么方法来背诵的。

(三)作业。

1.读熟课文。

2.继续背诵课文第2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完成课后作业。

三、教学难点

从王冕学画中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前节课讲的内容,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前两段。

2.小结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刚才读前两段课文,我们知道:王冕因为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只能给别人放牛,可是他渴望学习,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读。一个夏天的傍晚,当他在湖边放牛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过后,满湖显现出一幅美丽的景色。王冕面对这幅美景,他简直看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强烈愿望。那么他怎样成为一个画家的呢?今天继续学习课文第3段。

(二)学习课文第3段。

1.自己小声读第3段:边读边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并且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接读这段中的每一句话(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3.让学生逐句理解,读一句读一句的理解。

(1)指名读第一句,你抓住哪些词语,是怎样理解句意的?

“平时节省”,和前文照应,因为他家里很穷,他省吃俭用,才能省出钱来买画笔和颜料。“找”来一些纸,请学生体会,想象“找”会是怎么样地找。可能别人扔掉不用的纸,也可能是别人用过的他再用反面。这说明什么?说明了他想方设法画荷花。我们要学习他克服困难的精神。

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的学画用具是怎样来的。

(2)指名读第二句。

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是怎样画荷花的。

从“不灰心”,“天天画”你体会到什么?说明他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努力,坚持不懈。

(3)指名读第3句。

反复读一读“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这句话,体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

说明王冕成功了,成为画家了。正因为他勤学苦练,肯下功夫,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三)再读第3段,体会王冕是怎样学画的,他为什么会成功?

1.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去体会。

2.指名说一说。

3.谈一谈学习这段你有什么体会?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受到思想教育。

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

(四)处理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2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动手在书上填写。

(3)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写。

①根据课文内容,大雨过后,荷花开得更鲜艳了,比“很”还进一层的意思是“更”。

②王冕本来是应当读书的,可是只上三年学,就得去放牛维持生活。“才”是“开始”的意思。用“才”会让人误会他放牛已晚了,不合句意。

③王冕没有钱读书,没有钱买画笔、颜料,是靠他平时天长日久地去节省点钱去买的,所以写平时,而不能填“有时”。

(4)把填写好的句子读一读。

2.完成课后第3题;

(1)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读句子。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要突出重点词语。

(3)在反复读的情况下,再读一句抄写一句。

《王冕学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