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纽扣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纽扣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纽扣教案1活动名称:
纽扣分类
活动目标:
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
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
二、观察多样的纽扣。
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
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
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
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
三、纽扣拼画。
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
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纽扣教案2活动目标:
1、在帮妈妈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2、能够遵守操作规则,正确使用操作材料,清楚讲述操作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教学材料:妈妈图片一张 标记等若干幼儿操作材料: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纽扣若干,上面有4——8不等的纽孔,上面有标记的小筐人手一个、固体胶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活动,引发兴趣——妈妈做了许多的衣服,想开一个服装店,但是她一个人还来不及完成,想和你们合作完成,愿意吗?
(二)帮妈妈找纽扣(按两个特征标记分类)
1、巩固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
——先来找找看,妈妈做的衣服上面还缺什么?(纽扣)——真的,衣服上还没有纽扣呢!各种各样的纽扣混在一起,妈妈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出示红色和圆形标志):不过,妈妈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谁能看懂妈妈要找什么样的纽扣?红色的什么形状的纽扣?这个可以吗?为什么?
——:对!看到这两个标志就是要找红色的圆形的纽扣,两个特征要求都找对才能放进去。
2、第一次操作:按两个特征找纽扣。
——等会,请你先拿起你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说说“妈妈让你帮忙找怎样的纽扣?”然后轻轻再边找边说:“我找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纽扣?”最后数一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妈妈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我们不要吵到妈妈哦!)——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边操作边讲述。
——幼儿将小盆子拿好放到椅子下面,然后开始集中交流:你找到了几颗什么样的纽扣?怎样找才不会错不会遗漏?(仔细地看看……)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
(三)第二次操作:按量的多少进行正逆排序。
1、手口一致点数。
——咦!你们的纽扣上有什么?(圆点)——哎呀!看得真仔细,这圆点是纽扣穿线的洞洞,拿一颗出来数数上面有几个洞洞啊?
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拿最少的让我看看?
2、帮妈妈钉纽扣(正逆排序)。
——你们帮妈妈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从哪里开始钉?怎样订纽扣呢?妈妈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
中班纽扣教案3目标:
1、观察、想象述说图片的内容。
2、学习运用形容词来赞美小纽扣。
3、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准备:图片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的内容。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生活中那些东西是圆圆的吗?
幼:…….
圆圆的东西可真多,今天老师我也带来了一样圆圆的'东西,看看,是什么?
幼:……….
它是快乐的小纽扣,它特喜欢换帮助别人,瞧,今天小纽扣要去旅行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在旅行途中发生了怎么样的事情
二、观察图片(一)师:看,小纽扣在旅行遇见了谁?
幼:小老鼠师:小老鼠在干什么?它的车子怎么了?
幼:车少了一个轮子。
师:小老鼠的车子少了轮子,猜猜纽扣看了会怎么帮助它呢?
幼儿:………师:那我们看看小纽扣到底怎么帮助小老鼠的。
师:小纽扣变成了一个轮子,小老鼠可喜欢了,它会对小纽扣说什么呢?
幼:……..
师:小老鼠不仅说了谢谢还说一句夸夸纽扣的话呢?小老鼠这样说的:"多么好的纽扣轮子啊,大家也一起说来说说看。
幼儿:………师:来听了这么说赞美的话,小纽扣高兴地说:"只要你快乐就是我快乐。
三、观察图片(二)1、师:小纽扣帮助了小老鼠后,继续往前走,又遇到了谁?
幼儿:......
师:那小纽扣现在变成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兔子带着好看的项链它会对纽扣说什么呢?夸一夸。
2、师:①大部分小朋友都觉得小纽扣变成了项链帮助小兔子,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四、观察,想像讲述 ……此处隐藏7787个字……p>
师:我们到了,你看到了什么,这些都是什么变的呀?
幼儿:纽扣。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神奇的纽扣王国!(白板播放脚步声)听,这是什么声音?谁来了?(白板:淡入功能出示大龙的形象。)
师:他的样子好凶啊!是谁呢?是纽扣王国的国王——大龙,它最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纽扣了,在纽扣王国里,不管是谁捡到了纽扣,都会献给国王。神奇的纽扣王国里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听了下面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环节自评:纽扣是孩子熟悉的物品,纽扣王国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大龙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孩子心中充满好奇。用白板的特殊功能,让孩子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中,自然产生探究规律排序的欲望,对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提升。)
二、故事铺陈,发现规律
师:纽扣王国里还住着青蛙兄弟,(白板音效:hello,我是老大。呱呱呱呱呱,我是老二。)
师:今天他们可帅气了,穿了一件特别的衣服,谁看出来他们的衣服哪里特别吗?
幼儿:纽扣很特别。
师:纽扣有什么特别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老大的。
老大的纽扣是什么样子的?(放大)
老大的纽扣是按照圆形——星星——星星——圆形——星星——星星排列的。
老二的纽扣呢?(放大)
师:老二呢?按照蓝、绿、黄、蓝、绿、黄排列的。
(利用白板,用放大、拖动等功能,让幼儿观察、讨论。)
(环节自评:用故事情境和故事里的角色来引入观察,幼儿兴趣浓厚,规律的变化能吸引幼儿保持注意力,仔细观察。白板的放大功能对于显现重点部分有帮助,也让幼儿在感受神奇中,体会规律排序的妙趣。)
三、规律初现,动作表示
师:青蛙兄弟的纽扣这么特别,纽扣王国的其他人都很羡慕他们。老大高兴极了,看着自己的纽扣唱起了歌。听!(叮咚咚叮咚咚)你们会唱吗?我们跟着一起唱。
(幼儿跟着节奏.唱出ABB规律的唱词:叮咚咚叮咚咚……)
(环节自评:幼儿唱唱玩玩,体会韵律活动中也有规律,体味规律排序与韵律活动结合的独特美。此为2个一组的规律排序。)
师:老二对着自己的蓝、绿、黄、蓝、绿、黄的.纽扣,跳起了《拍拍》舞。看!(白板功能:纽扣跳舞)
(幼儿发现规律:蓝绿黄,蓝绿黄……)
师:看出来了吗?三种纽扣拍了三个不同的地方。蓝纽扣拍了哪里?绿色和黄色的呢?你们想不想也来跳一个不一样的《拍拍舞》呢?蓝纽扣你想拍哪里呢?绿纽扣、黄纽扣呢?自己先想一想!
(幼儿自由讨论,想出可以拍头、拍肩、拍腿等。)
孩子们。你们想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拍拍看。开始,蓝、绿、黄(师根据幼儿的情况调整速度)
(白板运用:点击播放音效、放大缩小老大的纽扣、老二纽扣环轴反向。)
(环节自评:加大难度,幼儿在动作表现中感受三个一组的规律排序。幼儿在辨别规律、做出动作的过程中,逐渐内化对规律排序的认识。)
四、总结规律,辨别纽扣
师:青蛙兄弟唱啊跳啊有点累了,它们回去休息了。瞧!它们睡得多香啊!(打呼咱音效)
师:咦!(一觉醒来)发生了什么事?什么东西不见了?
幼:纽扣。
师:青蛙兄弟每个人的身上都少了一粒纽扣,肯定是唱歌跳舞的时候弄丢了。老大、老二分别少了哪一颗呢?
(幼儿根据规律找出遗失的纽扣特征。)
师:怎么办?找谁来帮助我们呢?纽扣王国里谁的纽扣最多呢?(大龙)
(白板运用:点击播放音频、聚光灯寻找纽扣。)
(环节自评:游戏的情境,设疑的情节,幼儿的兴趣不断被激发。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充满神秘感,幼儿在存疑——寻找——揭秘的过程中,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五、找寻纽扣,认识提升
1.来到城堡,初识国王
师:青蛙兄弟决定一起去寻找纽扣,他们来到城堡。
(播放青蛙兄弟音效):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的纽扣不见了,您知道在哪里吗?
国王:你们丢失了什么纽扣?
师:小朋友们,快告诉国王,老大缺了哪颗纽扣?老二呢?
(白板运用:页面记录对象移动、放大缩小。)
2.出示任务卡
国王(出示任务卡):想要找到纽扣,需要完成任务卡上的内容。
(白板运用:点击播放声音、卡片飞入、组合、放大。)
3.听一听,排一排
(播放国王音频):第一个任务,老大老二,请你们听我唱歌排纽扣!
师:什么任务?唱歌排纽扣,这可把青蛙兄弟难住了。怎么办?要不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
师:国王的歌是怎么唱的呢?我们先来听听。(国王:咕咕呱呱咕咕呱呱咕咕呱呱。)
师:你们试试看,看谁能排出和国王的唱歌匹配的顺序。
(幼儿分组操作尝试,教师提示幼儿可以边唱边摆。)
4.说一说,唱一唱
师:纽扣排好了吗?快拿到前面来唱给国王听。
5.拿回纽扣
国王:你们的任务完成得不错,纽扣就在我的身上,找到了就还给你们。
师:快!我们一起帮忙找一找。
(白板运用:放大镜、放大和缩小、对象飞入。)
(环节自评:用任务卡的形式,吸引幼儿的兴趣,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任务意识,他们在看一看、听一听、排一排中,感受规律排序的妙趣。)
六、结束任务,体验快乐
师: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青蛙兄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纽扣,他们开心极了。帮助了别人,你们开心吗?我们眺个欢乐舞庆祝一下。
专家点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引下的活动,强调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争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这次活动中,教师以幼儿熟悉的纽扣为载体,以幼儿喜爱的动物形象为串接,巧妙运用音乐元素,为幼儿营造了特别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愉快的体验中感受规律排序的存在和美感。
一、故事串接,层层递进
活动中,执教老师用幼儿熟悉喜爱的角色形象引入,用生动的故事串接活动始终,幼儿沉浸在故事情节中,随着故事的发展线索,一步步进入游戏情境。活动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由易到难,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都能有自己的体验并且获得成功感。
二、操作主导,自主学习
活动中,执教老师创设了丰富的操作环境,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建构。孩子们在操作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唱玩规律,在听听、看看、说说、唱唱跳跳中充分感知、讨论、交流,辫弃了教师主导、幼儿模仿以及过于强调单纯训练的传统活动模式,鼓励幼几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学习经验,并相互交流,分享学习过程。
三、多元拓展,体验乐趣
巧妙运用音乐元素,让幼儿在听听、唱唱、跳跳中感知规律排序的韵律美,活动中,动儿聆听音乐、创作有规律的节奏,形象生动的学习方式让幼儿饶有兴趣,在游戏情境中自然体味规律的妙趣。体验到成功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