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通用15篇

时间:2023-04-03 23:28:34 收藏本文
小班社会教案通用15篇

小班社会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社会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社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心动物,并学会关心自己的朋友家人。

2、并学习管理员对动物的照顾,能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得父母、家人或保姆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并能用言语或行动表示感谢。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大象、企鹅、长颈鹿和大猩猩的图片,幼儿人手一张爱心形状的'纸片;各种图形的印章。

2、操作材料1《动物宝宝照妈妈》。

3、教学CD《动物保姆》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导入活动。

——结合图片讲述《动物保姆》的故事。

——提问:动物们的保姆是谁?他们是怎样照顾小动物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管理员照顾小动物的故事?

2、幼儿围绕故事展开讨论。

——教师提问:如果没有管理员的悉心照顾,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倾听。

——请部分幼儿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梳理小结。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经验迁移。

——提问:日常生活中是谁在照顾小朋友的生活?你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想法。

4、在爱心形状的纸片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画,送给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的人。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儿年龄小,我们在给予他们关心照顾的同时还应该教育他们懂得接受和感谢。故事仅仅只是一种媒介,关键是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教育幼儿学会关心和照顾他人。

2、常生活中教育幼儿尊重自己的家人或保姆,懂得对他们的照顾心存感激之情。

3、提供操作材料1《动物宝宝找妈妈》,请幼儿用连线的方法,为图中的动物找妈妈。

4、建议家长和还在一起收集其它动物保姆的故事,鼓励孩子和同伴分享交流。

教学反思:

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小班社会教案2

活动目标

1、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2、了解爱护小动物的方法。

3、初步能判断对错,并说出原因。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小动物受伤的照片、电子大书及保护动物的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经验分享。

——师:你们家里有养小宠物吗?它是什么动物?叫什么名字?它帮你做什么?你是怎么照顾它的?

——教师请有养小宠物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宠物。

二、学习保护动物。

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受伤的照片,请幼儿说说小动物怎么了,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小动物。

3、教师出示电子大书和相关图片,引导幼儿学习爱护小动物的方法。

——当小动物饿了,我们要给小动物喂食。

——不可以虐待小动物,比如说:不能打它。

——小动物脏了,要给它洗澡。

——小动物生病了,要及时带它看兽医。

——除了爱护动物,还要保护环境,带小狗外出游玩时要拴狗绳,小狗拉的便便要及时清理。

三、判断对错。

1、教师举例说一些情景,请幼儿说一说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该怎么做?

——小狗脏了,明明觉得它难看了,把它丢在路边不要了。

——马路上有只小狗被车撞了,一个过路人看见了,赶紧把小狗送到医院救治。

——家里养的小金鱼好久没有换水了,小金鱼都生病了。

2、教师小结: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不管是家里的小宠物还是大自然中的小动物,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它们。

活动应变

教师在准备图片时要注意,不要太血腥的图片。

活动延伸

绘本阅读:《我想养只宠物》《宠物总动员》。

区角活动

1、娃娃家:投放小猫、小狗玩具,鼓励幼儿照顾小宠物。

2、养殖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养一些金鱼、乌龟或者小白兔,让幼儿学习给小动物喂食。

环境创设

张贴爱护小动物的方法的图片。

家园同步

家长给家里宠物洗澡时可以让幼儿适当参与,让幼儿也感受照顾小动物的快乐。

随机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幼儿要爱护动物,当然遇到凶猛的动物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相关链接

姚明等明星拍摄的慈善公益广告《没有卖卖就没有杀害》。和幼儿阅读绘本《我永远爱你》(赵映雪译[美]威尔罕绘),让幼儿了解如何面对和处理宠物的死亡,学习依循相同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伤痛。

活动反思

如何去保护动物这是一个必须落实到行动中的问题,只有让孩子做过了,他才能记忆深刻,只有让孩子乐于去做,自觉去做,并坚持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设计和孩子共同去探讨保护动物的方法,并且从孩子所能做的活动入手,因为形式多样,而且都是孩子所能身体力行容易操作的,所以,小朋友特别感兴趣,自己选择、自由分组,忙碌而又有序地进行着。第7篇、小班社会活动我爱我的幼儿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参观幼儿园环境,了解各设施作用,知道优美的环境需大家爱护。

2、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好参观幼儿园的路线。

2、玩具天线宝宝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你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今天天线宝宝带大家开着火车一起去参观我们美 ……此处隐藏6545个字……标:

1、了解所学内容的思想,能够明理。并指导日常行为。

2、通过学习,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引导幼儿有序的摆放衣物,尝试将衣物进行分类摆放。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定位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思,熟读经文;活动难点是掌握所学内容依据所学指导自己的行为。

四、活动准备:

1.设置情境、

2、VCR字卡、

3、、小动物头饰、让幼儿自备上衣、帽子、鞋子。

五、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观看VCR——问答讨论——游戏体验整个活动我将他分为四大环节。

序:设置情境请大班的小朋友客窜扮演小动物的角色说: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去邀请小熊出去玩,“小熊小熊咦小熊怎么不出来呀?”让我们去看看。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2导入课题,请幼儿观看VCR并提问:

大家看到小熊家乱七八糟。发现它有一些不高兴,询问:小熊,你怎么不高兴?我的衣服不见了没有衣服穿,不能出去玩。问:需要我们帮助吗?(自己平时乱丢东西,找不到要穿的衣服,不能出去玩了,谁能帮帮我呀?)提问:

(1)小熊为什么找不到衣服?

(2)小熊的衣服怎么这么脏?

通过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果。

(3)教师小结:脱下来的衣服和帽子,要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到处乱丢,以免把衣帽弄脏。

2、出示所要学习的句子。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重点识字:“定”“乱”

出示字卡,送字宝宝回家。来加深对这两字的认识。

请幼儿反复诵读。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3、小朋友帮助小熊收拾衣物:

淘气的小熊太糟糕了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的。衣物丢的满地都是,小朋友能不能帮帮小熊。

(1)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好办法

(2)幼儿整理小熊柜子将衣服、帽子、鞋子尝试有序的分类摆放。

提问:在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4、摆放衣服:请幼儿把整理好的衣服放到衣柜里,请小熊来看一看。小熊:这件上衣怎么去了别人的.家呀?它的家在哪里呀?

(小熊拿起那件衣服请大家帮忙)

5、给小衣柜贴标志:

6、小熊非常满意,感谢小朋友帮她把衣服分层整理,表扬小朋友摆放的东西整齐。

7、小熊知道以后按照衣柜标志摆放物品,养成好习惯。

分组操作按标志摆放自己的衣物。边摆放边说: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活动延伸:

活动后在班上设置生活区让幼儿自己整理摆放衣物。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中我遵循了儿童学习的心理过程,1运用情境导入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直观法:让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讨论谈话法:是让幼儿互相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游戏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的记忆效果就明显提高。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用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再加上教师亲切自然的激励性语言、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等,让幼儿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轻松、愉快、自觉的状态参与到活动中。孩子们将在情境导入法、直观法、谈话法、游戏体验法多种感官参与中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中去学习弟子规。

这是整个活动的最后一环节体现了趣味性,突破了难点,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按要求摆放衣物。给每个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展现活动的目的。

小班社会教案15

【活动目标】

1、在睡午觉时,能把脱下的衣裤鞋子,较整齐地放在固定处。并学习何钻被窝入睡,加强保暖。

2、逐步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睡午觉。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重点与难点】

1、让幼儿懂得怎样午睡好;学习一些正确的午睡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做到不大喊大叫。

【活动准备】

1、寝室环境布置“怎样午睡好”

2、布娃娃一个。

【活动流程】

一、情景感知:

1、情景表演,让幼儿形象地感知怎样午睡好。(演示娃娃的午睡)让幼儿在感知“娃娃”的午睡过程中,形象地理解以下两点:

(1)为了避免起床时不受冻,能赶快穿上自己的衣、裤、鞋、袜,就应该把这些东西整齐地放在固定处。

(2)为使在睡觉时不受凉,就要盖好小棉被,学习钻被窝入睡。

二、方法传受

1、边表演边念儿歌《午睡》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让幼儿边听边做,将脱下的衣物等放在固定处。

脱下鞋子和外衣,端端正正放整齐。

铺好被子上床去,小被暖和盖身体。

闭上眼睛手放好,不吵不闹睡午觉。

房间里面静悄悄,一觉醒来精神好。

2、教幼儿把小鞋子放整齐。教师边念儿歌《小船靠岸》边引导幼儿把鞋子放整齐。

小鞋小鞋像小船,离开小脚要靠岸。

快快划呀快快划,谁的小船先靠岸?

谁的小船靠得好。

3、启发幼儿将脱下来的衣服叠整齐,教师边念儿歌《折叠衣》边教孩子叠衣服。

放平衣服对整齐,先将“两袖”向前抱,

再把“腰儿”弯一弯,看看是否叠好了。

裤腰对裤腰,裤脚对裤脚,

中间折一折,裤子就折好。

找呀找,找呀找,袜头、袜口找朋友,找到朋友反跟斗。

4、学钻被,盖被。可让个别幼儿示范正确方法:掀开一侧被子,躺下后双脚伸直,将掀起的被子盖在身上,盖好被边、被角。教师念儿歌幼儿跟儿歌《钻被窝》做动作。

先开一扇门,躺下把脚伸,

小门关关紧,闭上小眼睛。

(以上这些活动,还可以结合幼儿午睡生活环节进行)。

三、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开展“赛一赛”的游戏(比一比,看谁叠得快。比一比,看谁摆得快。比一比,看谁钻得快)。并进行鼓励和表扬。

(2)在活动之余继续进行练习,让幼儿逐渐熟悉并巩固这些方法。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小百科:睡觉,一般是指人类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生理现象。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1/3的时间,它的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与否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的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

《小班社会教案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