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时间:2023-04-03 23:14:37 收藏本文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

一、教材简说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和第17课《酸的和甜的》一样,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因此,建议老师们采取图、文、字结合的办法呈现生字。可以制作下面描述的课件(或者复合投影片)呈现生字。

第一段:画面右边是文中插图,左边是课文。课文中致、勃、农、技加注音,农、技两个生字为红色,其余的字为黑色。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农、技两个生字,当学生认识后,教师点击生字,使之变成黑色。

其余自然段与之相同。

2.写字。

建议把指导重点放在绞丝的书写上(纺、织)。写好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平行的概念不要给学生讲,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二)朗读感悟

本课有些句子比较长,教师要加强指导。注意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由于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是难点。本课词语较多,还有许多专业术语,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引导学生查成语词典自学,也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2)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个成语,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几个专业术语可以不讲。如果学生提问,可作简单回答。如,杂交水稻:一种产量特别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种庄稼的土地。湿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阳光的照射。吐絮:(看书上插图,再出示一只棉桃──图画、实物、课件均可)这里是指棉桃刚刚张开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帮学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

(三)实践活动

参观当地的科技展览馆,回校后交流参观所得。农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冬季作物种植或在大棚中栽种的农作物。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角色学习,自读自悟

(一)范读(或听录音),感知课文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2.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3.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书自己明白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挂图,请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四)小组互助,自学生字

(五)积累词语

请学生在每段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并模仿课文中的句子造句。然后重点读读记记课后列出的四字词语。

五、资料袋

1.彩色棉花

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经过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出红、绿、黄、蓝等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药,只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因而又叫有机棉或生态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消毒和染色的残留物质,且生产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纺部门的青睐。

2.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农、技”等14个生字,会写“厂、产”等8个生字。

2、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农业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识字教学朗读文章,了解身边科学知识。

三、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四、当前准备

收集有关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项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了有关农业变化的有关知识,现在谁来介绍介绍?

3、学生介绍农业的变化。

是啊,农业的变化真大,都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4课。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

4、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认读。

三、学习课文,了解农业的变化。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二)学生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水稻之父——袁隆平

2、袁隆平爷爷立了什么大功?

3、你还知道袁隆平爷爷的哪些事迹?

4、指导朗读第2节(夸奖、自豪的语气)。

(四)自学第3-5自然 ……此处隐藏11604个字……兴趣。

2.读懂课题。请学生说说农业的变化。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范读 学生仔细听生字的发音,把不懂的.词语划出来。

2.学生自学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对全文

重点指导:“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

线,织出五彩布 。”

(三)根据认字情况,进行字词教学

1.读生字卡片。(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自读,同桌读、小组读。)

2.猜字谜。 军帽在衣上――农 春风吹又生――茁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

4.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农业的哪些变化?

5.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四生字,读读――找找朋友

2.学生仔细看,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3.哪些字可以自己连写,学生描红,练习。

4.教师重点指导 纺 织

写好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

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 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5.评议学生的字。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5

学情分析:

本课以我参观农业科技成就展为线索,记叙了我在展览馆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先进科学技术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文采用了连环画的编排形式,语言浅显,内容生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技术,接受语言训练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课词语较多,大部分能结合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意思,但也有许多专业术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应采取冷处理,不特意提出,如有学生问起,只做简单回答。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向长辈了解农业的变化 ;

2、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介、农、科、技、纺、织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 揭题,激发兴趣

1、 师板书课题后生读题。(板书农时,边板书边说笔顺,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2、 谈谈课前了解到的农业的变化。

3、 师述: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呢?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读课文,结合图,想想课文的意思。

2、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试读,指名读,及时正音。(重点知道读好产的前鼻音,棚的后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说说自己已认识或刚认识的生字,怎么认识的?提出比较难识记的字共同讨论。

(3)选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请大家读读。(随机指导读好2个长句子的停顿)

a、我们用/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b、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4)分节抽读课文,及时正音。

(5)谈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 写字指导

1、师范写6个生字(农的第3笔撇和绞丝旁重点指导)

2、生仿写,师要求第2个字比第1个写得好。

3、组织评议。

四、课后实践

搜集农业的新科技成果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大棚种植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会写厂、产2个生字。

2、积累四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

1、教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读并组词,看谁反应最快。(对于难识记的字要多出现几次)

2、看教师嘴形,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寻找并读出来。

二、图文对照,精读课文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具体介绍了(杂交水稻良种、大棚种植、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看到农业的这些变化,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兴奋、激动、好奇)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 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变化,对照图,练习朗读。

2、 交流朗读

(1) 第2自然段结合朗读,理解引人注目。

(2) 第3自然段让学生闭目想象,朗读好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3) 第4自然段重点读好好奇感。

(4) 第5自然段看图理解十分茁壮。

3、 师述:了解了这么多,你最想说什么?(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句子: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4、小结: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其实,农业的变化远不只这些。。

三、争当小讲解员活动

1、把自己课前搜集的农业科技成果拿出来,试着在小组内当讲解员介绍。

2、推荐优秀者上台介绍(教师把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

3、小结。

四、积累词语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2、出示读读记记中四字词,选其中的词语说话,并说说类似的词语。

五、写字指导

1、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注意要点。

2、学生纺写,师要求学生第2个超过第1个。

3、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大棚种植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先进的科学技术)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