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时间:2023-04-03 23:14:36 收藏本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研读课文,充分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通过资料拓展,对《本草纲目》有一定的了解,更深层次的让学生感受李时珍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为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了解李时珍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初读课文感知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老师简介李时珍

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引导写好“珍、宿”

4、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解决刚才的问题。

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破败、断垣残壁、行囊、呃逆、涎滑、无涎”等词语,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自己对词的理解。

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

  三、再读课文

1、 学生再次读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能体现全文的句子。(出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能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就更好了。(生读文)

2、学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特点读出他们的艰辛。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厚厚的蜘蛛网。”

对比感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古寺。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

学生交流,师点拨:(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抓住“断垣残壁”一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说看到“断垣残壁”这个词,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

引导理解环境的苦:理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3、 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前面课文,找原因。引出:

“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哪个好,为什么?联系生活用“一心”说句话。“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4、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鸟儿都飞回到树林中,他们怎样?引导读句子,读出他们的焦急心情。

小结:原来,为了察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5、你认为当时李时珍在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表情?引导从“就”字,你读出“随便、毫不犹豫”)

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他吃的是一点点苦吗?从中你看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自学课文,思考: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下节课交流。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顺流利朗读课文,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涎滑”等词语的意思。

2、理清文章脉络,为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做准备。

3、初步体会通过环境描写表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顺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为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做准备。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通过环境描写表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微课《本草纲目》、SMART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今天刚刚认识。初次见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微课播放《一个人和一部书》。

一、微课导课:

1、导课:见到这份礼物,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想说的?

2、揭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去看一看这样的鸿篇巨制是如何而成的呢?板书课题,教学“宿”。

引读过渡: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在此过程中会生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自读要求:

1、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自然段序号。

2、思:划出一天内时间变化的语句,思考在这些时间段内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分别在文章的那几个自然段?

检查初读情况: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

皎洁月光、断垣残壁、笔墨砚台

师徒俩、舀来泉水、垒成桌子

忍冬草、刀豆子、胭脂草、鸡肠草、鹅肠草

(1)请同学读,一个同学读一组词语,相机正音。

(2)找最后一组词语特点,指导有节奏地读词串。

(3)读本草纲目里记载的难读的句子。相机正音。

(白板出示:“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3)理解不理解的词语。(相机总结方法:拆分法、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

(4)理清文脉:小组讨论自读要求第二项。全班交流。 ……此处隐藏20902个字……>

4.懂读好李时珍的话,抓住就字体会住的苦。

三、寺中谈苦

1.师徒俩决定住在古寺中了,夜幕渐渐降临启读第五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

2.交流吃的也很苦。画出重点词语,品读感悟。

3.第一第二句话可以用哪个词语概括。(饥餐渴饮)

4.这一切在李时珍看来苦不苦?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出从师徒的对话中看出来的)

5.从哪句里听出来的?相机出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抓住重点字值体会他们的生活实际上是苦的,但他觉得值!

6.庞宪觉得苦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你是怎样体会庞宪的话的?

7.分角色朗读。

四、月下记录

1.看图,你想怎么形容当时的天气。(大好月色)请同学们自读8至13自然段,看看他们在这大好月色下做些什么?

2.把打动你的地方找出来,边读边做记号,教师巡视指导。

A连夜记录

从第8第13自然段体会李时珍白天寻访药材,到了晚上还不休息,夜以继日的工作。

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

如果你是李时珍,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引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抓住重点字值体会他们的生活实际上是苦的,但他觉得值!

B边读边写部分

出示李时珍读的内容,仔细品读。

齐读第9自然段第一句话,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生活苦)

但是引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抓住重点字值体会他们的生活实际上是苦的,但他觉得值!

C区别药性部分

自读第12自然段,画出关键的动词。和同桌交流表演,进行体会。

表演区别药性的部分,抓住重点词语。

你敢这样做吗?为什么?

李时珍为什么敢呢?

引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抓住重点字值体会他们的生活实际上是苦的,但他觉得值!

注意两个省略号的运用。

五、情感升华

1.小结,多媒体出示李时珍修订《本草》的资料。

2.配乐,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些什么?

3.齐读板书形成的小诗。

4.有感情地齐读李时珍这个名字。

中国医学史册上永远记载着这个名字李时珍;

世界医学史册上永远记载着这个名字李时珍;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为为民造福而不怕吃苦,不怕危险,严谨认真的医学家李时珍;

让我们永远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六、作业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李时珍)

1.讲述《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个故事

2.认识一些中药,了解它们的药效,举行一个中药交流会。

板书设计一:16、李时珍

夜宿古寺不觉苦,

饮餐渴饮修订本草万民福。甘愿吃苦

晓行夜宿月下认真做记录,甘愿冒险

极端负责称楷模

板书设计二: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破败)

喝水、啃干粮

边忆边写

端详、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15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习生字新词,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李时珍的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3、精读课文的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李时珍夜宿古寺”,读了课题,你有收获吗?知道了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呀?

关于李时珍,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介绍介绍吗?

《本草纲目》是一部药学宝典,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前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特别是对一些药物的正确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造福老百姓,不畏艰辛,登高山,探陷谷,遍寻百草,甚至亲自试验。

3、课文写的就是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的事情。读了课题,你能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呢?(学生理解课题)

看,你们的眼睛多么雪亮!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的文章题目,如《九寨沟》,就直接告诉我们他要写的对象……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了解,李时珍为什么会夜宿古寺的'?他会在这里度过怎样的一个夜晚?

二、初读课文: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老师要来看看,谁预习的收获最大!学生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你从课文体会到了李时珍怎样的精神!

真是不错,课文读得很流利了!文中有一些词语,你能读正确了吗?理解这些词语,有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2、出示词语:

察访 行囊 呃逆 涎滑 无涎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1)请一位同学准确读一遍。

(2)能不能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从并列式结构的词语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此语意思)

(3)有没有发现,下面的这些词语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4)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

(开天辟地、桃红柳绿、山崩地裂、山清水秀、风平浪静、山穷水尽、波峰浪谷、欢天喜地、天昏地暗、顶天立地)

(5)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词语仔细领会。

(6)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谁来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让你敬佩?(学生交流)

板书: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民

2、那么,大家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点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圈画画,找到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

3、学生自由朗读、圈画。

四、研读课文:

1、能不能根据课文的先后顺序来交流呢?课文的第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了他什么精神?

地方多:安徽、河南、湖北、等

路途长:好几个月

条件差: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工作细: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实地调查

访:走访许许多多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3、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一定还有很多,下一街课我们继续交流!

五、作业:

写《习字册》

读《补充阅读》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