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 借助插图,了解童话内容。
4、 学习通过神态、动作描述的方法。
5、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插图,了解童话内容。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难点:学习通过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童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我什么喜欢?
二、 识字写字。
1、 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
2、 借助拼音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3、 借助图片识字:学生观察图画,教师出示汉字。
4、 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识字汉字。
5、 教师检查识字情况。
6、 写字指导。
三、 出读课文,了解童话古事内容。
1、 自由读课文,借助图画,说说童话故事的内容。
2、 看图听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借助插图了解内容,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具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出示插图,指名逐段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
二、 小组任选自然段,练习朗读,体会童话 内容。
三、 小组展示:比赛读出语气。
四、 重点品读句子:比较有什么不同。
五、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五、六段,说说你的想法。
六、 思考: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七、 小组练习看图复述课文。
八、 小组合作,自编、自演童话剧。
九、 板书设计。
狐狸、小松鼠、小白兔:葡萄是酸的!
小猴子;葡萄是甜的! }应亲自尝试
十、 作业。 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会认“陨”等30个生字;会写“陨”等30个生字。
2.读懂课文,独立回答课后问题。
3.了解有关陨石的资料,对陨石有深入的认识。
4.有感情地背诵。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陨石的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
2.通过多种形成的朗读,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体会我们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学生收集到的陨石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同学们看,这就是来自天外的客人——陨石(板书课题:天外来客——陨石)
学生一起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这些问题,课文中给我们做了介绍,让我们一起去读课文,读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先解决。
2.解决学生不认识的生字、词。
3.分组读文检测。
看看,通过刚才的读文,你都了解了什么?(学生针对刚才课前提的问题,有目的.性的进行回答。)在里,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4.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分小组合作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陨石曾经是星星,它有自己的轨道,能够发光,它含有丰富的物质,落到地面上以后,它就熄灭了,变成了坚硬的石头,安静地沉睡着,使同学们在学习、谈论的过程激发起他们探索的积极性。
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同桌听,再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受,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多种形成的朗读,在朗读、讨论中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体会我们的愿望。
导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课文: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天外来客——陨石》
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课文呢?
学生读文。
二、交流资料,拓展知识:
1.对于陨石,你都了解什么?
把你了解到的知识或者有关信息,介绍给同学们听。
2.同学交流资料。扩展课外知识。
进一步加深对陨石的了解。
三、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练习进行词语扩充。
1.给“石”加个偏旁,可以成为新的字,试一试。
2.用“石”能组成多少个成语呀?
石
石
石
石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词语。
板书设计:
天外来客—陨石
航行在宇宙
穿过大气层会发光
星星 是由物质组成,含铁和镍(坚硬)
落到地上变石头
小学语文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方法:
读思结合,以读代讲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 ……此处隐藏4309个字……去叶,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充足的空间展开对话。]
总结:西门豹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
(这个故事发生在20xx多年前,当时的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们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劝说、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5、指名分角色读这部分。
6、表演送新娘这段故事。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
引读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补充题目:()的西门豹
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点评:将课堂教学内容加以延伸而又不脱离文本,将课外学习的知识运用于课堂学习之中,使学生充分地学以致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平等、民主对话,使学生直抒胸襟,真诚对话。]
五、作业布置
知识性作业: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趣味性作业: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
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点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兴趣,将作业分为知识性作业和趣味性作业,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巩固教学成果。]
小学语文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彩虹的美,初步培养爱美的情趣。
2.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雷雨后的景象。
3.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卡片上的字、词。
口头扩词。
(2)做《课堂作业)第2题:选字填空。·
(二)讲读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找出这段共有几句话?
(2)逐句理解,问:A.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指导朗读。
B.第二、三句话分别写什么?
C.为什么说山呀、树呀好像洗了个澡?为什么说稻子呀、玉米呀全都喝了个饱?
D.指导感情朗读第二、三句话。
(3)句式训练。
()啊,()啊,好像洗了个澡。
()啊,()啊,全都喝了个饱。
(三)讲读第二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共有几句话?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讨论、交流。评议。
(3)老师配乐朗读,学生想象,感受彩虹的美。
(4)说话练习: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想说什么?
(5)指导感情朗读第2段。
(四)感情朗读全文,教师
(1)说说雷雨过后的.美丽景象。
(2)齐读全文。
(五)背诵练习
(1)学生看着板书试背。
(2)轻声齐背,指名背诵,同桌对背。
(六)谈话
这课文描写了夏天雷雨后美丽的景象。你们想看看真的彩虹吗?现在正是夏季,常有雷雨,天空中也会有彩虹。请小朋友留心观察。
(七)作业
《课堂作业)第4、5、6题。
板书设计:
山树
大地上
夏天雷雨后稻子玉米
红橙黄绿青蓝紫
天空中彩虹
七彩的桥
小学语文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诗歌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给学生发放导学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老师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
(一)初读课文
1、组内检查读课文情况
2、边读边思考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这首儿童诗用拟人化的手法,把( )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 )的孩子游玩。
3、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1号领读“彤、陪”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
2号领读:“彤、霞、陪、趁”, 其他组员跟读,读错的组长教读三遍
3号4号交替领读词语“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4、交流识字方法。
三、班级展示
展示学习成果。
1、展示生字词,重点指导:彤、趁
2、展示读课文。
3、展示背诵课文。
4、质疑探究
5、自悟自得
四、完成练习
完成导学单中的一至三题。
第二课时
一、小组合作
(一)有感情背诵课文。
(二)交流以下问题
1、太阳都做了哪些好事?太阳还能做那些好事?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在一块来写?这第二小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太阳在其他国家都会干些什么呢?
4、“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什么?除了太阳是大家的`,还有什么是大家的?
5、你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二、班级展示
1、 太阳都做了哪些好事?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在一块来写?
3、太阳在其他国家都会干些什么呢?
4、“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什么?
5、你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三、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五、完成导学单中的 四至六题。
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