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汇编15篇

时间:2023-04-03 23:10:28 收藏本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汇编15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现今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品质。为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目标中也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建立“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品质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中班幼儿在生活中萌发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仍可以经常听到幼儿在互相的争抢玩具,互相地取笑对方。要让他们真正了解合作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进一步体验和感受,基于此,我设计了“团结合作真快乐”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团结的重要性和合作成功的愉悦。

一、活动目的:

1、使幼儿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幼儿乐于与人合作的意识以及团结一致的精神。

2、初步掌握如何进行团结合作,培养合作能力。

3、体验合作过程,让幼儿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之情。

二、活动重点:

帮助幼儿树立团结合作的思想。

三、活动难点:

使幼儿亲身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活动准备:

1、有音乐背景的PPT10张。

2、四个身大口小的瓶子,16个系上绳子纸球。

3、泡沫垫子10块,海龟、鲨鱼头饰各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谈话

师:我是谁?(相互问好)

我是海龟妈妈,今天带你们去沙滩上去玩玩。PPT1(跟着妈妈在音乐中进入场地)

2、练习动作

师:跟着妈妈练习本领。(听着音乐做动作)

(二)体验游戏,学习合作。

1、谈话

师:本领学会了,妈妈带你们大海里去玩玩,你们看,大海海面上还有几座小岛,那是快乐岛。可是大海里还住着凶猛的大鲨鱼,如果大鲨鱼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2、游戏《快乐岛》PPT2—8

游戏若干次结束。

(三)实践活动,总结提高。

鲨鱼爸爸:海龟宝宝你们好!我是海龟爸爸,你们真是一群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好孩子。我遇到麻烦了,想请你们帮忙。我的海龟蛋宝宝被大鲨鱼拿走了,被放在瓶子里,请你们快想想办法救救它们。

设问:发生什么事了?那怎么办?

师:大鲨鱼在那儿呢,现在大鲨鱼不在我们赶紧去救它们吧。

2、游戏《纸球出瓶》PPT8

游戏第一次。

设问:你们是怎么救出蛋宝宝的?

你们为什么没有救出蛋宝宝?

(总结、分享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游戏第二、三次。

小结:我们相互团结,共同合作救出了蛋宝宝,真开心!

(四)结束活动。

师:海龟爸爸一定等着急了,我们赶快送蛋宝宝回家吧。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二、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四、活动流程: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3、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

(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

(3)为别人想一想

(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三)教师小结:

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

(五)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提问:

(1)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

(2)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青春期里的“想入非非”是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提前,受性激素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即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变化。

⑵、树立心理咨询意识,知道遇到心理问题时能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自我调节,减少烦恼。

2、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如表演、辩论等)认识“想入非非”不是错,了解自我,培养他们把握尺度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把握与异性交往的情感和行为尺度,使其获得积极、愉悦、健康的成长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想入非非”不是错,培养他们正确把握好尺度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树立对“性”的正确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文字卡片若干;心理医生一名;有关个案、资料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导语:最近我们班出现了不少新现象,细心的班委们把它们收集起来进行了加工,编成了一个小品短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吧!

(学生表演小品,小品内容大致为:一位男生球打得特别好,引来一位女生的倾慕;女生过分地打扮自己;同学们之间上课互相传纸条;男生 ……此处隐藏8926个字……掌握战胜拖延的方法,培养良好习惯,使同学们告别拖延这个生活中的老朋友,健康积极的生活、成长。

活动准备:

提前发动,布置有关事项,确定主题及节目,拍摄视频,排练小品。班会课地点:

教室

教学形式: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通过视频,小品,访谈、讨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学生正视拖延,培养良好习惯,告别拖延这个坏习惯,健康积极的生活、成长

教学过程:

一、辅导员开场:

在进入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之前,先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这是我们班级的同学自己拍摄的。(放视频)

我观察到刚才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心的笑了,应该是从视频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就是我们生活中老朋友:拖延。

拖延是现代人一个普遍的心理状态,它的取意是“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拖拉成为了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成为了生命的一部分,到了考试前一天才去背题目,到了期限前

几个小时才开始写论文,到了女朋友生日前一天才去买礼物,刷了信用卡过期被罚了才去还,都是小事,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拖延其实意味着我们的心理上有了一些小问题,长此以往,严重的甚至会患上一种心理疾病拖延症。

既然拖延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就要对症治疗。下面这个环节就请心理委员主持,请大家讨论一下,你认为拖延的原因是什么,再请心理委员为大家做一个小测试,看看你有没有拖延症。

二、访谈及测试环节

心理委员主持:访谈“说出你的拖延故事”

拖延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一个问题。早在明代诗人钱鹤弹就有这样一首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描写的就是拖延给人生带来的危害。网上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视频“拖延症之歌”唱出了拖延症患者的心声。今天我们就要在班里进行一个访谈,“说出你的拖延故事”,并请谈谈你觉得拖延的原因是什么?

访谈过程:请三到四名同学上台访谈。

谢谢刚才几位发言的同学,刚才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对拖延的看法及拖延的原因。说的很有代表性,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拖延是现代生活中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下面我就要用科学的方法为大家做一个测试,看看你有没有拖延症,如果有,你的拖延程度有多深?

放映测试题目

测试结束了,统计结果。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你为什么拖延

辅导员主持:谢谢心理委员。通过科学的测试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在5-11分,也就是中度拖延这个层次上。说明拖延确实是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拖延其实有很多危害,总结一下1、外在后果,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2、内在后果:内心的矛盾和煎熬。

那么拖延的原因是什么呢?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拖延的原因是懒惰,或者认为是自己没有掌握时间管理的正确方法。

这种认知看似非常有道理,但实际上并不正确。请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如果你正在做一件你非常感兴趣的事情,比如逛街、比如上网、比如游戏,你会拖延么?一般都不会。所以,拖延其实不是智力问题,不是道德问题,不是时间管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我试着给大家分析一下我们拖延的四大原因,大家思考一下是否有道理。

1、对取得成功信心不足

2、讨厌被人委派的任务

3、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

4、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

四、怎么战胜拖延

辅导员:我们分析了这么多,大家心中肯定有一个最大的疑问还没有解决:究竟该怎么战胜拖延?

我给大家一些建议。

1、制定一个靠谱的计划。靠谱计划四要素:一是可观察性。目标应该可以被观察,以某个行为来界定是否完成。举例。二是分成几个小步骤,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生活就会一帆风顺。举例。三是:给自己立下非常容易达成,但是会给你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最小目标。

2、正确的认识和利用时间

之一;练习判断时间提问: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之二:学习利用零碎时间举例

之三:找出自己的最佳时间

之四:享受你的自由时间

3、学会“拒绝”和“接受”

之一:拒绝没有意义的事

之二:接受自己,接受别人的监督

五、公开承诺

给自己制定一个最小的目标,并确立完成时间,公开这个承诺,请大家监督你是否能完成目标。

总结: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很好的认识了什么是拖延,分析了拖延的原因,分享了战胜拖延的一些办法,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对照自己的生活,和我们生活中这个不太好的老朋友说再见。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5

一、教学目的:

帮忙学生了解自我的注意特点、培养自我的注意本事。学会调节和控制自我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讲,教师讲相同的资料,为什么学习的效果不一样呢这除了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有关。下头我们学习一课与注意力有关的课文,题目是《学习要专注》。

(二)学礼貌理

(1)教师读一篇课文,然后让学生默读一遍。

(2)(分组讨论: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学习时为什么要专注)

(三)学生活动

1、说一说,讨论后,找代表发言。

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除了自我努力程度不够以外,更主要的是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边听边玩,经常走神儿,所以教师讲的知识他没有听到,作业当然就不会了。

帮忙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

A、要用眼,仔细看。

B、要用耳,仔细听。

C、要用脑,勤思考。

D、要动口,敢发言。

E、要动手,认真写。

请记住:课堂学习是我们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讲时要努力排除干扰,自觉听讲。

2、走迷宫

能够让同学们自我先走,看能不能走出,然后同组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

想想做做: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我的注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经过“想想做做”或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竞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3、做一做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和控制本事差的特点,经过行为规范进行训练,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力也就集中了。

训练时异常注意三点:A、坚持良好坐姿:趴在桌上听讲容易疲劳,也容易影响身体的发育。B、注意排除干扰:课桌上不要放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文具,当自我注意力分散时,心理就要暗示自我,写出明显的警示语提醒自我。C、怎样调节自我的课堂行为呢:人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刚上课时需要注意力转移,尽快转移到这节课上来。当我们听讲或思考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疲劳;当教师在抄板书的时候,我们能够放松一下;教师总结和归纳时,又要集中精力,把重点记住。

(四)总结全课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