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内容
1.欣赏《阿细跳月》。
2.歌表演《莹火虫》。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
2.能积极参与集体歌舞表演。
3.能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
4.学会《莹火虫》的歌词和歌谱。
教学过程
(一)歌表演《萤火虫》
一位戴着莹火虫头饰、身背两叶翅膀的同学,手提点亮的红灯笼站在同学们的前面。
1.教师请同学猜那位同学的装扮。(提示是一种能在夏夜里发出亮光的昆虫)。
2.将歌曲《莹火虫》完整地放一遍,老师随音乐将舞蹈动作示范给同学们。
3.跟老师轻声学唱歌曲《莹火虫》,并学会几个舞蹈动作。
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歌表演。舞蹈组排成两行在中间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舞蹈,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成倒八字站两边,歌唱和敲击打击乐器。分组由学生们自愿选择,人数不限。
舞蹈队要求:
① 动作优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
② 能合上舞蹈音乐(三拍子)的节拍。
歌唱队要求:
① 大方、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② 节奏、音准正确。
打击乐队要求:
① 选择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② 几种打击乐器能协调配合。
③ 节奏准确、强弱分明。
5.同学们对三个组的`表现进行自评或互评,并能说出表演得好与不太好的原因。
6.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出来组成一个三人组
的表演队进行表演。
7.老师对歌表演进行总结性评价,尤其需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当众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
(二)听赏《阿细跳月》
1.教师展示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
2.教师将音乐完整地放一遍,让学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安静地欣赏。
3.教师讲解阿细人的″跳月″故事。
4.再听音乐一遍,老师带着学生随节奏拍手或老师随音乐舞蹈、同学们拍手伴奏。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歌表演,并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2.学生是否选择了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
3.学生是否会唱歌曲《莹火虫》的歌词和曲谱。
4.学生听赏音乐时,情绪是否投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第一单元复习
单元要点:
1领略祖国山水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情感,培养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默写指定的课文及段落。
4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诵读品味语言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提高表达能力、积累优美词句。
一、字词
洞庭 江南 玩赏 无瑕 扩散 攀登 泰山 骆驼 屏障 浙江 油桐 拥挤 孔隙 仰卧 臀部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蜒 依据 敬亭山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描写山的词语: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危峰兀立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ABB: 白皑皑 AABB: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多音字:卷[juàn][juǎǖ] 似[sì][shì]转[zhuàn][zhǎun]
重[chóng][zhòng]
二、 日积月累
1、 背诵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2、背诵第二课《桂林山水》全文;
3、 背诵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自己喜欢的段落。(建议选背课文第七自然段)
4、 背诵园地中描写祖国山水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三、课文重点内容
《古诗词三首》,
1、读古诗词,说说词与古诗的不同。默写古诗。注意“亭”与“庭”的区别,写好“庭”
2、注意个别字词的意思。厌?;闲?;和?潭面?谙?蓝?尽:完;胜:强过超过;如:如同;谣望:远看。
3.、说诗句的意思。课后三句。
4、体会作者的情感:
《独坐敬亭山》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当时因怀才不遇而孤独寂寞的心情,其中最能表现这份心情的诗句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尤其是尽、孤、独、闲。
《望洞庭》诗人用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秋月洞庭图,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的感情。“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的是君山。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洞庭山水秀美的诗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忆江南》是诗人对江南的赞美,“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怀念的感情。
运用:清晨,我来到洞庭湖,远远看到君山迷人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吟颂起刘禹锡的诗句: ;近看湖水被朝霞染得通红,又吟颂起白居易的诗句: 。
《桂林山水》,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为一体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的,还要学习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写方法,发现排比句式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对身边一二处景物的描述中。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谰、瑕、攀、泰、峦、绵”的写法,“红叶似火画卷倒映迷蒙”的读音
2、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突出漓江的水的特点静、清、绿;桂林的山的特点奇、秀、险,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文将大海、西湖与漓江水进行比较,将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的意思是天下第一。
3、桂林山水真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画卷中有山、水、竹筏小舟、云雾、绿树红花等景物,让产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与这句有前后照应的是“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仿照课文第二三段仿写,读读。
5、《课堂 ……此处隐藏1123个字……:
1、 孩子跟家长玩“摘苹果的游戏”。家长说苹果数让孩
子取,从而让孩子体验0的意义。
2、 通过找资料,了解“0”的发展史。
3、 让孩子在生活中找什么地方用到0,让孩子感受0不仅
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等不同的含义。
4、 统计数量,让孩子自己尝试书写0。
教学预案:
一、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几个数了,下面老师出示卡片,请看卡片上是几就拍几下手掌。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 初步感知“0”的含义。
师:昨天跟父母玩摘苹果游戏时,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请你自己想一个表示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 生:(鼓励多种表示方法,各抒己见。)
师:我请字体最漂亮的孩子展示你的统计图表,汇报你统计 的结果。
生:
师:在数学上,一个也没有我们用“0”这个数字来表示。
2、 丰富“0”的.含义。
师: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你在生活中还找到哪些地方遇见过0。
生:温度计上遇到了0。
师: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
生:气温是0度。
师:还有那些同学想汇报?
生:尺子上看到0刻度。
师:0表示开始,是起点。(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
3、 0的书写。
师:0有这么多用处,我们应该学好0,写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鸡蛋......
师:《写0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4、 “0”的发展史。
师:谁愿意分享你找的关于“0”的发展史?
生:
三、联系实际,运用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课本“小猫钓鱼”主题图,依次填写每只猫钓了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
2、一笔画。(从0出发。)
3、游戏:排一排。
(1)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2)小组汇报排名结果。
4、练习拓展。
做P9“练一练”。
四、总结课堂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5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升旗起正您敬礼”七个字,会写“升国红我们歌立礼”8个字。
能力: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韵文培养情感,能识字会写字。
教学难点:
注意区分形近字。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升国旗吗?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见过请你把见到的现象描述给同学们听,好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韵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相互评价
3、文中有几句话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涵
1、指名读,边听边思考,通过读文,你想到了什么?
2、自由读,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国旗?
3、引导讨论,小组之间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你喜欢国旗吗,应该怎样尊重和爱护国旗?
4、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
四、实践活动:
1、把你收集到的带有国旗的.图案拿出来,大家互相交流。
2、创建展示台,把你收集到的有关国旗的故事读给大家听。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重温课文
二、指名背诵
三、指导识字
1、带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
3、小组之间说一说识字的方法
4、汇报交流
5、同桌子用生字卡互考
四、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引导发现字型特点
2、师范写,引导学生看清楚每一笔的位置
3、学生练写
4、组织学生相互评价
五、积累词语
六、总结:
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升国旗》教案之三,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培养生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CAI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的景色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吧!
二、看图识字。
1.出示课件,课本插图。
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秋天来了,这句话说具体。
(根据学生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2.交流学生收集的画面。
(l)把你收集到的秋天的画面介绍给大家。
(2)指名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相机出示词语。
3.看图读词。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宜、层
这些生字你都会认吗?自由试读。
2、出示带拼音的字,自由试读。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
4、小组合作识字。(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5、组词练习:我会读。
6、袖卡片,认读词语。
四、朗读词语。
1、范读词语,读出词的'韵味。
2、自由练读词语,指名读。
3、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4、生自由选择词语想象说话。
(引导学生这样说:我读到瓜果飘香时好像看到果园里梨子黄澄澄的,苹果红通通的,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5、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宇和词语。
2.改动词语顺序,指名认读。课件出示: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