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语文教案范文汇总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讲述”、“枯萎”、“抚摩”、“芬芳”、“偎依”等同语的意思,会用“不仅......还......”、“勉励”写句子。
2、初步学会用一句或几句话简要、明白地说出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要热心帮助残疾人,做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学会用一句或几句话简明他说段意。
理解海迪教育妹妹的有关语句。体会海迪对妹妹健廉成长的关心。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子,理解部分词语,会用“不仅......还.........”造句。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3.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题。
(1)板书:张海迪(教学“迪”字,简介张海迪事迹。)
(2)补全课题,读题,说说本文将主要介绍什么。
2.自学课文。
(1)听录音,划出文中生字新词,给自然段编上序号。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义,《作业本》第1题。
(3)读通课文,质疑问难。
3.检查反馈。
(1)连词认读生字。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不假思索、怒不可遏”等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读各自然段。学生评价是否达到读通标准。
(4)提出疑问。
4、指导分段,学习第一段。
(1)课文着重写了张海迪和妹妹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分别在哪些自然段里?
(2)课文第1自然段写什么?出示“姐姐不仅......,还......”句,哪些语句写海迪“顽强哦学习、生活”?“时时关心着妹妹海燕的健康成长”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3)独立分段。用”?“将课文分成三段。
(指导分段时,也可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文中一个与全文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句子:“不仅......还......”,从句子入手理清结构。)
5.巩固练习。
(1)《作业本》2、3题。
(2)用“不仅......还......”说写句子。
(3)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人物言行语句的方法,感受小说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2.能对文中意义含蓄,难以理解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出自己的理解。
3.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感受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重点分析船长的形象
课前准备:
1.查字典扫除生字词,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搜查一些海难的故事,能向同学们简要介绍。
学时安排:1学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一个关于海难的故事。
2)教师讲述:在灾难发生时,总有一些人露出自私可悲的嘴脸,也总有一些人抒写出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一篇有关海难的文章——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二、学习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的方式比较新奇,采取模拟“事故调查组”和“追悼会”的形式展开本课的学习。学习的质量高低取决于“事故调查组”成员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取决于参加“追悼会”成员的诚挚的追念之情。所以,今天务必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只有在充分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才能做好“事故调查”,才能开好“追悼会”。(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学习,同时对另种方式做好评点准备。)
方式一:海事局事故调查组(事故分析报告书)
“分析报告书”必须涉及以下内容:
此次海难的客观原因、人为因素、事故损失、责任判定、事故教训。
要求:“分析报告书”分析必须有理有据,叙述条理清晰;做出客观公正报告的同时,能很好地做出安全警示,让人们吸取教训。
方式二:哈尔威船长追悼会(悼词)
请你以下面的.其中一个身份来参加追悼会,宣读悼词。
身份选择:获救儿童、“玛丽”号船长、奥克勒福大副、见习水手克莱芒、哈尔威船长故乡的镇长。
悼词要求:内容重点倾向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要结合文章内容);情感真挚自然,要符合身份;能激起人们对哈尔威船长无限的崇敬之情。
活动经过:确定学习方式,自读课文,根据学习方式边读边做好阅读批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事故分析报告书”或“悼词”——全班交流(先听事故报告再开追悼会),做好互评交流工作——教师小结(对同学们的学习效果的肯定;海难原因的总结;哈尔威船长形象的总结)
三、拓展迁移
请你以文章中目睹海难全过程的一个人物或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四、作业布置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要求:分析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能有一定自己的理解。
引文来源“诺曼底”号遇难记·示范教案
语文教案 篇3【作者及背景】
作者韩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他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背景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话中可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这种不怕时人耻笑,敢于反抗流俗不良风气,批驳错误观点,建立新的师道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关于题目】
“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是议论体裁的一种。
“师说”——即“说师”,解释为“说说(议议)有关老师的问题”。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 ……此处隐藏6080个字……
二、结构分析:
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桂林山水,揭示它不同于其他名胜的特点。第二部分(第4~15段):描写沿江景色及船家讲述的种种传说。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4、5段):江山如诗如画的景色。
第二层(第6~15段):在船家的指点下,了解了这一带山岩的名称和有关的传说。
第三部分(第16、17段):对比过去,畅想未来。
三、整体感知:
(一)、赏读1-3段
1.齐读1-3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
明确:(1)清奇峭拔;(2)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像。
2.“吟哦讽诵”第二段文字,读出作者的'情感。思考: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明确:
第一句:盛赞桂林山水。
第二句:先写水,用重叠,用比喻,写出水之绿。
第三句:写怪石奇峰,用比喻,写出峰石姿态万千。
第四句:用反问,突出桂林山水无人能写出画出的天然美妙。
3.赏读句子,并仿写一句。
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只有桂林山水。
明确:
这句话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和互文的两种修辞方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自然美与劳动人民智慧情感的结合。
(二)赏读4-5两段文字
1.作者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两幅优美的画面,请你为每幅画取一个题目。
明确:(1).漓江水色图
(2).鱼鹰捕鱼图
明确:恰当的修饰词、恰当的动词,可使画面更美,更具体,更丰富。
2.请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表达。
(1)两幅画中,你更喜欢哪一幅?说说理由。
(2)两段文字中,哪些字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说说理由。
四、写作特点总结:
1、作者巧于选材。桂林景区的幅员广阔,可以写的美景很多,作者仅写了从桂林到阳朔漓江上所见的景色和听到的传说。在景色描写中,又相当有节制,如水色只写了不多的几句。山石是重点写的,但是,也只挑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写。
2、文章工于构思。杨朔动笔写散文时,“总是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后写成文章”。他是把散文当做诗来写的。本文入题引了一句用得很滥的诗,似乎落入俗套,但由于提出自己的理解,翻出新意,一下子切人中心。虽然是顺着往下写的,但是,由于作者有意设置小的波澜,显得宛曲有致。如从看鱼鹰捕鱼到听船家讲关于山岩的传说,结尾对过去时代的传说的理解等。给人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
3、本文创造的诗的意境非同一般。作者的人生思考和热烈的诗情融为一体,杨朔总是用自己的眼光去打量客观世界,尽可能按自己的理解去赋予生活以一定的意义,让人回味。
4、 杨朔散文的语言使用很考究。本文中对于风景物象总是致力描绘,刻镂得很细致。如第12段对寡妇桥的描写,用了三句话,第一句是提示,是船家提醒你注意观察;第二句是释说,讲山岩为什么称为桥;第三句是进一步释说.讲山岩由来的神话传说的依据——“岩上长满绿盈盈的桉树、杉树、风尾竹,清风一吹,萧萧瑟瑟的,想是刘三姐留下的袅袅的歌音吧”。先要你看.再要你细看,比较,再要你细听,激起你的思考.再要你接受他的释说。
作业设计:
1、《初中语文建构式生态课堂学习指导》“达标导测”10到13题。
2、收集有关家乡某处景物的传说,将写景与故事相结合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总写——清奇峭拔
沿途景色和传说——诗情画意
牢记过去,畅想未来——人生理想
语文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通过读书、口语交际、写话等教学活动充分体验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3.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词、句的积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有这样一首歌你听过吗?
[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歌曲开始后教师鼓励学生:会唱的同学一起来!
师: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快乐的节日”。[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自读,圈字。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节日。打开书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圈出来。
学生读课文,圈生字。
2.反馈。
师:有哪个同学全认识?[教师做举手的动作,同时观察没举手的学生。]
师:快帮帮你身边有困难的同学。
小组学习。
3.字卡反馈。
师:你们学习真认真。都会了吗?我考考你们![全班开火车]
师:男生和女生开个比赛好吗?男女生各推荐一名代表。[用字卡进行抢读比赛,优胜得分]
三、探究合作,体验感悟
师:生字都认识了,相信在他们的帮助下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棒!
师: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写这首小诗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学生读书体会]
师:谁愿意说一说?[指名说]
师:你是从哪句话里读出来的?[随机进行扩词练习]
师:还有哪些词可以表示数量多?[指名让学生说,出示课件,推荐有关词语。]
师:这么多快乐都在课文里,你最喜欢哪句,用笔划下来,给你组里的小伙伴读一读。[小组活动]
师:谁能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全班同学听?[指名读,进行师生、生生评价]
师:我们欢乐的气氛引来了小鸟和花儿,看,它们也来向我们祝贺。[出示课件,进行扩编课文的练习。]
师:有这么多朋友为我们祝福,高兴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读一遍课文吧!你愿意站起来也可以。[齐读课文]
四、发现生活,分享快乐
师:听出来了,也看出来了,你们现在的心情一定很愉快。老朋友丁丁和冬冬也有快乐的事情和我们分享呢![出示课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
师:可爱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当我们感到快乐时,别忘记身边亲爱的小伙伴。回忆一下,班里哪位同学还有烦恼没解决,还有困难等待你的帮助,你愿意对他说什么?是祝福,是鼓励?写在这张美丽的卡片上,加上你的一颗爱心送给他。相信这小小的卡片也会为他带去快乐![学生活动,写一句话,送卡片。]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指名读卡片上的话。]
五、写字练习
师:当你的心中充满爱,充满阳光时,你的字也会写得更漂亮。[指导书写]
六、结束语:在快乐的节日里,百花盛开,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这正像你们,亲爱的孩子们,老师真心的祝愿你们:健康、快乐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