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1教材分析:
第二框题:“挫折面前也从容”。包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两目,分别介绍了挫折能够增长才干和智慧以及正确应对挫折的一些有效方法。
第一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主要说明挫折能够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人们常常以为挫折只有消极作用,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其实不然。本目从两个战胜挫折的事例来说明挫折有助于我们的进步。一个是发生在我国的真实故事──化名小丹的残疾姑娘如何战胜一次次的挫折而走向成功的事例,另一个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多次经历挫折之后最终获得成功的事例。这两个事例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勇敢地战胜它,就会获得智慧和人生的成功。最后设计了“每人奉献一个通过战胜挫折后获得的智慧,存入班级智慧栏”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印证我们应当树立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第二目:“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主要介绍一些怎样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学生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多多少少有过战胜挫折的经验,所以本目一开始就让学生回顾并总结他们自己战胜挫折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本目才介绍四种正确应对挫折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地认识挫折、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学会自我疏导。对于每一种方法,课文都提供一个材料来加以说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认识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磨炼意志、增长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意志消沉;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磨砺坚强的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3、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分析挫折的能力;初步形成自我应对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战胜挫折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讲故事导入框题教学:
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我先请大家听两个故事:
1、《死里逃生的驴子》
一天,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农夫没办法将驴子救出,只得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驴子埋掉。一开始,驴子悲哀地鸣叫着,但很快就没有了声音。农夫过去一看,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每一铲土下去,驴子都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都垫到了脚下。很快,驴子便跑出了枯井。请问:听了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分析:对于身陷枯井的驴来说,如果它只是悲哀地等待,那么每一铲土都是埋没它的致命东西。但是,聪明的驴却及时地抖掉了每一铲土,甚至成功地利用了它们!一些挫折可能让人致命,却也可能成为成功的垫石!挫折带来的不同的后果完全取决于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2、《沙漠里的女人》
一个妇女随夫来到沙漠生活。在海边长大的她难于忍受沙漠截然不同的环境,于是她整天闷闷不乐,写信给他的父亲抱怨。父亲很快回了信,他说两个囚犯从窗往外看,一个看到了星星,一个看到了泥土。妇女深受启发,她开始改变生活态度,积极地与当地人交流,并研究当地的植物,很快,她乐在其中,并且成了闻名于世的人文生物学家。就像那位妇女那样,如果仅仅是悲哀,那么你会退缩,会自暴自弃;如果是勇敢面对,那么你会愈战愈勇,最终走出困境。
同学们,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高峰的人。”同学们知道这几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吗?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生难免有挫折,而人们在挫折面前的态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挫折面前我们应该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那么,对于我们来说,遭遇挫折一定是一件坏事吗?我们能不能将它变成一件好事呢?我们能不能战胜挫折呢?人们经常使用些什么方法战胜挫折呢?这就是我们第六课第二框题“挫折面前也从容”将要学习和讨论的主要内容。
展开教学:
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对于我们来说,遭遇挫折一定是一件坏事吗?我们能不能将它变成一件好事呢?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面对挫折呢?(怎样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挫折具有两面性: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会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遭遇挫折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关键是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
2、下面让我们先来阅读教材第65页和66页的两个战胜挫折的事例。一个是发生在我国的真实故事──化名小丹的残疾姑娘如何战胜一次次的挫折而走向成功的事例,另一个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多次经历挫折之后最终获得成功的事例。(2)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两个战胜挫折的事例说明:一个人遭受挫折的打击是不幸的,但是,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有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敢地战胜它,就可以战胜挫折、取得出色的成绩,就会获得智慧和成功。可见,挫折也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中国有句老话叫“蚌病成珠”,如果说珍珠是蚌在痛苦中艰难磨练的结晶,那么智慧就是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得到的最宝贵的礼物。让我们愉快的接受挫折给我们的馈赠吧。
3、怎样理解失败和挫折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
失败和挫折同世界上的许多事物一样,不仅有消极作用,而且也有积极作用,这就是挫折的两重性。挫折是坏事(它给人以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和压力,造成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给生活道路造成曲折);但是,一定条件下,坚强的人可把它变成好事(它使人经受考验,得到锻炼,积累经验教训,重新鼓起勇气再接再厉。变困难为顺利,变挫折为成功)在很多时候,失败和挫折恰恰是人们通向成功的途径。
4、挫折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挫折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首先,挫折能增长人的聪明才智:
挫折往往成为人体内部的“引发剂”。因为人们在遭遇挫折之后,总是要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探究导致失败的原因,寻示摆掊困境的办法。人们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思考、总结、探索、创造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增长才智,变得更加聪 ……此处隐藏8120个字……align:left;">失去了成长的必然过程。蝴蝶的成长必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翅膀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激发人的潜能,促使人奋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与困苦,帮助你走向成功。
怨天尤人:造成人的痛苦,磨损人的锐气,摧毁精神支柱
从不屈服:激发进取精神,磨练人的意志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你的态度如何!
某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作“精神补品”,因为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为下一次应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
“挫折处方单”
1) 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四人。
2) 每个学生在三张纸上写同样的内容:“我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挫折是:XXXXX
3) 然后传递给同组的另外三个同学,大家互相交流。
4) 每个同学在纸上给同组的三个同学写战胜挫折的良方。
5) 最后,把“处方单”交给原来的同学。
总结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人们战胜困难的常用方法主要有:
1.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 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3. 激情探索创新的热情
4. 自我疏导
1)要树立正确地人生目标:一个人一旦树里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屈服于各种挫折,而是以顽强毅力战胜挫折,不断前进。
2)要正确的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遭遇挫折时,我们要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就能找到有效的应对挫折的方法。
3)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是战胜困难和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
4)学会自我疏导:当我们在遭遇挫折时,往往会过多的自责:这些消极情绪对我们战胜挫折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不加以克服,就会丧失继续进取的勇气。如果善于自我调解、自我疏导,就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5)向他人求助:必要时求助于父母、老师或进行心理咨询。当人们遭遇到挫折不知所措时,不妨求助于父母、老师或者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医生会对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使你从“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教学反思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案5
课标要求
“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学情分析
现在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关爱,在学习上又得到过多的帮助。而且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较低,独立战胜挫折的经历也不够丰富。所以很难体会到挫折对磨练意志,增长智慧的积极作用,而且还可能夸大挫折的消极作用,不敢正视挫折。其次,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和对挫折的态度上有偏差,认为挫折是伟大的人物和成功人士所遇到的困难,中学生是平凡人,谈不上挫折,有的认为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是倒霉而已。最后,学生由于年龄及心理特点等原因,学生对战胜挫折的经验教训有所体验但缺乏归纳,难以形成经验总结,所以教师必须注意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四种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课前采集、案例探讨、经历分享、提升感悟、落实实践等活动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懂得挫折能够磨砺意志,增长智慧,知道战胜挫折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学习探讨和实践中学会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面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从挫折中领悟和探索智慧,学会用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在挫折中磨砺意志,增长智慧。
教学重点:
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辩证认识挫折,在生活中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采集生成教学、案例探究、小组合作法、生活实践等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珠海海华小学苏晓莹荣膺全国美德少年称号”的新闻视频。
引入课题:挫折面前也从容。
l看视频,了解新闻内容。
l思考问题:
1、苏晓莹在她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哪些困难挫折?
2、苏晓莹以何种生活态度面对挫折的?
以珠海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深刻思考,初步学会面对挫折选择坚强面对,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引入本节课课题。
讲授新课